文/情卿
蘇岑說:「一套房子勝過一百個白馬王子,根本就是二十一世紀的愛情真理。」
比起童話裡的浪漫愛情,如今的愛情多了一分現實。還沒有開始戀愛或者結婚,要求清單就已經列好,如果符合條件,才算有了入場券。
俗話說:「有情飲水飽」,但只喝水是不會飽的,空談愛情也是無意義的。所以,設下門檻,提些基本要求是沒有錯的。
錯就錯在人們太依賴於「有錢便能萬事大吉」的慣性思維,當自己在腦子不斷更新設定要求時,也在扼殺真愛發生的可能性。
足夠有錢的確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不用擔心生活質量,有時間享受美好;也不害怕未知的難題,金錢就是應對風險的能力。
但愛情是沒有定數的,不一定什麼時候發生,如果在還沒有立業的時候就遇到了那個想相伴一生的人,又該怎麼辦呢?
然而這個問題是沒有答案的,每個人追求的東西本就不同,有些人死心塌地的覺得先立業才能成家,能堅決做出判斷,自然沒有什麼可爭論的。
只說是那些在這個問題上本就搖擺不定的人,選擇那個你日後回想起來不會後悔的決定。錢什麼時候都能賺,但有些人錯過了,便是一生。
到後來,我們也會慢慢明白,真正的愛情,其實本就不需要那麼多錢。
01 愛情是看真心,真心與錢無關
《小王子》裡小狐狸遇到小王子,想要和他交朋友時說過這樣一段話:
「對我來說,你還只是一個小男孩,就像其他千萬個小男孩一樣。我不需要你。你也同樣用不著我。但是,如果你馴服了我,我們就互相不可缺少了。 對我來說,你就是世界上唯一的了;我對你來說,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了。」
其實人與人之間產生聯繫,成為摯友的過程也是如此,最開始都是可有可無,是自己在這段關係上花費的時間和心血才讓這段感情變得如此重要。
而愛情與友情更不相同,愛情的的可貴之處,是把唯一的真心託付,捨得花費自己最重要的東西。
對於有錢的人來說,錢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時間,這時要看他是否願意把時間花在你身上;對於沒有那麼多錢的人來說,最重要的是金錢,這時要看他是否願意把錢花在你身上。
所以,當真的有了那麼多錢又能如何,愛情是具有唯一性的,是兩個人之間真心的默契,而這與是否足夠有錢無關。
正如蘇岑那句:「真正的愛,是給予彼此一些特別的東西。不是誰都有能力給予你最好的一切,但至少可以用一些與眾不同的東西,證明在彼此心裡的價值。」
倘若能夠深刻理解這個道理,也便懂得了為什麼三毛固執地說:「如果你給我的和給別人的一樣,那我也就不要了。」
愛情本來就是看真心與否,而這真心,從不是用錢衡量,愛情自然也不該因為金錢受限。
02愛情是會知足,知足才能常樂
社會學上有個很有意思的理論,隨著生物由簡單到複雜的進化,同時也產生了更多的基本需求。也許原本的基本需求僅僅是滿足生存和繁衍的需要,但到了後來,會發生質的變化。
而對於人類來說,除了基本的溫飽,同時還會需要歸屬與愛,權力,自由,快樂。
在這四種追求裡面,做一個簡單的分類會發現,愛情和金錢不衝突,只是看自己是否懂得滿足。
好的愛情可以讓人感受到歸屬與愛,自由,快樂,所以追求愛情也是進化的本能,無可厚非。
然而在這四種追求裡,唯獨愛情不能給的權力,金錢可以給。當人有了足夠的金錢,地位和權力也會隨之而來。
所以,當愛情和金錢如果發生碰撞,心理上的糾結自然便會產生。
但其實拋開金錢本身的社會偏見來說,我們會發現金錢本身並無好壞,是人的欲望給金錢定了性質。
如果一個人懂得知足,金錢可以帶來快樂,如果不懂得知足,再多的金錢也彌補不了內心的空虛。
所以,如果真的遇見了合適的愛情,學會知足才是上策。
兩個人相愛,無非就是在一起過日子,沒必要追求太多外在的浮華,重要的是內心的快樂。甚至同樣的生活,對於不同心態的人來說,也簡直是天壤之別。
而愛情正是讓我們在平淡中感受快樂,那種穩穩的幸福,與錢有關,但絕不完全依賴錢的多少。
所以,真正的愛情並不需要那麼多錢,知足者常樂,愛情也常幸福。
很喜歡茨維塔耶娃的這句情詩:
「我想和你一起生活,在某個小鎮。共享無盡的黃昏,和綿綿不絕的鐘聲。」
每每看到,畫面感也會油然而生,仿佛已經和心愛的人生活在了某個不知名的小鎮,過著舒適坦然的生活。
有人說,好的愛情可遇不可求,哪怕遇見了,最後也是在手邊溜走,倒不如從未遇見,也便沒了念想。
可換一種角度想,如果自己真的那麼堅定,或許就不會讓愛情錯過,很多時候都只是輸在了自己的猶豫不決。
而真正的愛情也不需要那麼多錢,有自然更好,是錦上添花;沒有也不必氣餒,先把握愛情,往後再多多努力。
最後願我們都能口袋有錢,佳人比肩。
----END----
今日話題:
你覺得愛情裡最重要的是金錢嗎?
歡迎留言,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