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剛剛看完《我想吃掉你的胰臟》,兩個詞形容這部作品:
清新,治癒!
男主角是一個有溝通障礙的自閉男孩,在班裡他是沒有人注意的存在,他也不和任何人說話,他對別人不感興趣,別人也對他不感興趣。
他唯一的興趣是看書,書是他在這個世界上的唯一樂趣。
但是有一天,男主角在醫院拾到了一本書:與病共存。上面記載著日記主人不久於人世的消息。然後抬頭一看,日記本的主人竟然是自己的同班同學山內櫻良。
櫻良漂亮開朗,男孩子喜歡她,女孩子追隨她,她是班裡引人注目的存在。也許是好強,也許是不喜歡打擾別人,櫻良沒有把自己患上絕症的消息告訴任何人,但因為男主知曉了她的秘密,櫻良便要求他替他保密,也順勢要求他成為她生命最後一段時間的朋友。
因為抱著想好好度過生命中最後一個夏天的想法,櫻良和男主角混在了一起,他們一起在圖書館當義工,一起上下學,一起吃甜品店吃東西,一起成為同學們眼中的小情侶……
櫻良反覆在對男主說的一句玩笑話是「我想吃掉你的胰臟。」這句話聽起來有點可怕,實際上是來自於生活裡的食療「吃啥補啥」,因為大部分日本人相信人的哪個器官不好,就要多吃類似的食物,比如骨折要喝骨頭湯、皮膚長皺紋就吃豬皮……所以,她在自助烤肉時,吃了很多牛的胰臟,還開玩笑對男主角說想要吃了他的胰臟,這樣她就能好起來,或者讓他吃掉她的胰臟,這樣她的靈魂就能留在他的體內,雖然只是一種玩笑,但後面的意思卻是強烈的願望,「我多麼想要再活下去呀……」
這部電影最打動我的有兩個地方:
一是哪怕只剩一點點時間,櫻良也要主動把握自己的生命,她強調人主動選擇的重要。
二是她明白了活著的真義,活著不是生命的維繫,活得精彩才是生命的意義!
恰恰這又是人生最難的地方。
一方面我們需要盡力去主動掌控我們的人生,一方面我們又要勇敢地把自己交給別人,因為一切的一切都不是一個人說了算!
男主雖然看上去冷漠,其實內心卻非常羨慕櫻良的活力,羨慕櫻良可以去主動追求她想要的人生,可以欣賞他人,也被他人欣賞,能愛上他人,也能讓他人愛上。
電影的高潮是男主去讀櫻良死後留下的那本小冊子,在小冊子上他知道原來充滿活力的她其實也很害怕,怕被人拒絕,怕面對死亡!但是雖然如此,她也還是努力面對了死亡,選擇了自己要走的路,選擇在生命的最後階段,用自己去影響改變了另一個人。
這大概也是《我要吃掉你的胰臟》最感人的地方,它教會我們怎樣活!
活著,就要去創造自己的故事,就要去愛一些人,我們才能和這個世界建立某種獨特的不可思議的關係,無論是誰,都可以成為一個讓人感到幸福的人。
你是不是時常覺得自己活得像個行屍走肉,如果你也這樣覺得,我勸你去看看這部電影(如果怕吵或不喜歡聽日語的朋友不要去,因為女主的聲音是真的有點一驚一乍,我剛開始聽到女主的聲音,嚇了一跳...)
這是一部給失意人的溫暖情書!
或許我們曾經被親人漠視,被愛人拋棄,被朋友插刀,或者我們仍然不可避免地活得像個迷途羔羊,但我們仍然可以為自己哭,為自己笑,為自己鼓掌,給自己擁抱!
此生為人,既然來到了這個世界,就請努力且精彩的好好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