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探戈之父」及「阿根廷國寶」的作曲家皮亞佐拉是現代探戈音樂的奠基人,在他阿根廷血統裡流淌著的那種激情、憂鬱和眼花繚亂,使得他傾注到探戈音樂裡,除了騷情的節奏之外,增加了更多的人文情懷。他的音樂具有高度藝術性,並能表達深刻哲理的純音樂形式,並由此創立了「新探戈音樂」樂派,成為阿根廷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及南美音樂史上的重要人物。
本期為大家挑選了十首皮亞佐拉的經典之作,我們一起走進探戈之父的音樂世界。
《自由探戈》是皮亞佐拉為電影《探戈課》所作主題曲。作品將探戈風格與流行和古典的風格融為一體,並採用多元化的思維方式含蓄的表達出作者獨特的音樂理念,深深地吸引了熱愛探戈的人們。《自由探戈》的成功,不僅因為它是新探戈的代表作,而且它更改變了探戈在音樂藝術領域中的地位,並成功的擴展到全球範圍內,成為探戈發展史上的一座裡程碑。
視頻:自由探戈-馬友友 皮亞佐拉▲
此作品是皮亞佐拉紀念其亡父的作品。1959年的10月對於在美國的皮亞佐拉來說是他一生中最難忘的時刻,一封來自家鄉的電報帶來了他父親意外去世的消息,皮亞佐拉陷入萬分悲痛之中。這首樂曲的開始部分猶如離別前在回憶曾經有過的美好往事,中段情緒激動,帶有敘事性,隨後的結束部,儘管一切都歸於了平靜,但留給人的餘音卻是縈繞在腦海之中一縷揮之不去憂傷……
巴欽餐館的賣花小孩 Chiquilin De Bachin原作是一首歌曲,歌詞出自皮亞佐拉的老搭檔——烏拉圭詩人、劇作家Horacio Ferrer,講述的是一個小男孩在餐館賣花為媽媽治病的故事,充滿了對生命的悲憫和憂傷。因作品深受人們歡迎而被陸續改編為各類器樂曲。
皮亞佐拉有著紮實的古典音樂功底而又熱愛爵士音樂,他將這些特質都帶入了他的探戈音樂的創作。這部作品是與維瓦爾第的《四季》的應和之作,你會領略到探戈音樂的火熱、隨性,也會時常聽到維瓦爾第的存在。
此作品是皮亞佐拉流傳最廣、最著名的探戈作品之一,最初為電影《亨利四世》而寫的配樂曲,曾在1992年獲格萊美「最佳樂器作曲」獎項提名。樂曲舒緩而又凝重,在表面近似平靜矜持的格調下隱藏著內心的激動與幽怨。
視頻:遺忘 皮亞佐拉▲
探戈的歷史 Una Historia del Tango此部作品是皮亞佐拉的最富代表性組曲之一,由四段音樂組成:風月場1900,咖啡館1930,夜總會1960,現代探戈,他們分別代表了探戈音樂在阿根廷發展的四個時期。
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瑪莉亞 Maria de Buenos Aires這是皮亞佐拉唯一一部探戈歌劇,也是歷史上第一部探戈歌劇。劇本出自烏拉圭詩人、劇作家Horacio Ferrer,採用了南美洲特有的魔幻寫實及超現實主義手法,講述一位在酒店及妓院度過一生的女子瑪利亞,遭受貧病逝世之後在冥府徘徊,最後由一位同情她的幽靈將重生的瑪麗亞帶回人間的故事。瑪麗亞融合善與惡、愛與恨,象徵每一個人類的命運。皮亞佐拉加重了手風琴在這部劇中的使用,同時借瑪麗亞的一生,隱喻探戈這項藝術的誕生與衰滅。
皮亞佐拉非常喜歡為自己樂團的演奏家「量身定做」室內樂作品,而有一次他想寫一首以小提琴為主的超級炫技五重奏作品獻給樂隊的小提琴手Fernando Suárez Paz。Paz將這首節奏感極強並頻繁更換節奏的8拍炫技作品演繹得出神入化,同時也成功得將這首Escualo演繹成了皮亞佐拉的傳世經典。
班多紐手風琴協奏曲 Concierto para bandoneón此部協奏曲的樂隊部分皮亞佐拉沒有用銅管樂器而由弦樂和鋼琴 、豎琴、打擊樂器組成。這樣的組合更類似皮亞佐拉探戈樂隊即興、零散的編制,與交響樂和室內樂有所不同。在阿根廷的音樂史上,這部協奏曲應該是一部西方作曲技法與民族意識進行深層次交融的代表作。
皮亞佐拉專門寫給雙吉他的這套《探戈組曲》,用兩把古典吉他演繹的皮亞佐拉氣質別有一番趣味。視頻中西班牙馬德裡的這兩位演奏家十二歲就開始一起學習,一起合作,之後他們一起深造,一起研究,最後組成了一對絕無僅有的雙吉他組合。
演奏家:
Roberto García(左)&Pablo González(右)▲
素材來源:星期廣播音樂會,在此基礎上有所拓展,特此感謝!
尚音愛樂|人生新境界
本公益平臺原創素材、以及部分來源於期刊和網絡已授權的素材,歡迎只為交流和學習的轉載,實現原文的文化增值,以達尚音愛樂,人生新境界。對原文作者我們一起深表謝意,如有版權異議,請告知我們!我們當及時處理。
尚音愛樂
shangyinaiyue
聆聽世界 感悟人生
△長按或輕點後右上角
「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
投稿&推薦 shangyinaiyue@163.com.
將音樂推向更深更遠處,我的意義
感謝支持專業化、人文化的音樂學習和交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