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之不去的皮亞佐拉,探戈之父經典之作

2021-02-21 尚音愛樂


被譽為「探戈之父」及「阿根廷國寶」的作曲家皮亞佐拉是現代探戈音樂的奠基人,在他阿根廷血統裡流淌著的那種激情、憂鬱和眼花繚亂,使得他傾注到探戈音樂裡,除了騷情的節奏之外,增加了更多的人文情懷。他的音樂具有高度藝術性,並能表達深刻哲理的純音樂形式,並由此創立了「新探戈音樂」樂派,成為阿根廷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及南美音樂史上的重要人物。

本期為大家挑選了十首皮亞佐拉的經典之作,我們一起走進探戈之父的音樂世界。

《自由探戈》是皮亞佐拉為電影《探戈課》所作主題曲。作品將探戈風格與流行和古典的風格融為一體,並採用多元化的思維方式含蓄的表達出作者獨特的音樂理念,深深地吸引了熱愛探戈的人們。《自由探戈》的成功,不僅因為它是新探戈的代表作,而且它更改變了探戈在音樂藝術領域中的地位,並成功的擴展到全球範圍內,成為探戈發展史上的一座裡程碑。

視頻:自由探戈-馬友友 皮亞佐拉▲

此作品是皮亞佐拉紀念其亡父的作品。1959年的10月對於在美國的皮亞佐拉來說是他一生中最難忘的時刻,一封來自家鄉的電報帶來了他父親意外去世的消息,皮亞佐拉陷入萬分悲痛之中。這首樂曲的開始部分猶如離別前在回憶曾經有過的美好往事,中段情緒激動,帶有敘事性,隨後的結束部,儘管一切都歸於了平靜,但留給人的餘音卻是縈繞在腦海之中一縷揮之不去憂傷……

巴欽餐館的賣花小孩    Chiquilin De Bachin 

原作是一首歌曲,歌詞出自皮亞佐拉的老搭檔——烏拉圭詩人、劇作家Horacio Ferrer,講述的是一個小男孩在餐館賣花為媽媽治病的故事,充滿了對生命的悲憫和憂傷。因作品深受人們歡迎而被陸續改編為各類器樂曲。


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四季  Four Seasons Of Buenos Aires

皮亞佐拉有著紮實的古典音樂功底而又熱愛爵士音樂,他將這些特質都帶入了他的探戈音樂的創作。這部作品是與維瓦爾第的《四季》的應和之作,你會領略到探戈音樂的火熱、隨性,也會時常聽到維瓦爾第的存在。


此作品是皮亞佐拉流傳最廣、最著名的探戈作品之一,最初為電影《亨利四世》而寫的配樂曲,曾在1992年獲格萊美「最佳樂器作曲」獎項提名。樂曲舒緩而又凝重,在表面近似平靜矜持的格調下隱藏著內心的激動與幽怨。

視頻:遺忘  皮亞佐拉▲

探戈的歷史 Una Historia del Tango

此部作品是皮亞佐拉的最富代表性組曲之一,由四段音樂組成:風月場1900,咖啡館1930,夜總會1960,現代探戈,他們分別代表了探戈音樂在阿根廷發展的四個時期。

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瑪莉亞  Maria de Buenos Aires

這是皮亞佐拉唯一一部探戈歌劇,也是歷史上第一部探戈歌劇。劇本出自烏拉圭詩人、劇作家Horacio Ferrer,採用了南美洲特有的魔幻寫實及超現實主義手法,講述一位在酒店及妓院度過一生的女子瑪利亞,遭受貧病逝世之後在冥府徘徊,最後由一位同情她的幽靈將重生的瑪麗亞帶回人間的故事。瑪麗亞融合善與惡、愛與恨,象徵每一個人類的命運。皮亞佐拉加重了手風琴在這部劇中的使用,同時借瑪麗亞的一生,隱喻探戈這項藝術的誕生與衰滅。

皮亞佐拉非常喜歡為自己樂團的演奏家「量身定做」室內樂作品,而有一次他想寫一首以小提琴為主的超級炫技五重奏作品獻給樂隊的小提琴手Fernando Suárez Paz。Paz將這首節奏感極強並頻繁更換節奏的8拍炫技作品演繹得出神入化,同時也成功得將這首Escualo演繹成了皮亞佐拉的傳世經典。

班多紐手風琴協奏曲 Concierto para bandoneón 

此部協奏曲的樂隊部分皮亞佐拉沒有用銅管樂器而由弦樂和鋼琴 、豎琴、打擊樂器組成。這樣的組合更類似皮亞佐拉探戈樂隊即興、零散的編制,與交響樂和室內樂有所不同。在阿根廷的音樂史上,這部協奏曲應該是一部西方作曲技法與民族意識進行深層次交融的代表作。

皮亞佐拉專門寫給雙吉他的這套《探戈組曲》,用兩把古典吉他演繹的皮亞佐拉氣質別有一番趣味。視頻中西班牙馬德裡的這兩位演奏家十二歲就開始一起學習,一起合作,之後他們一起深造,一起研究,最後組成了一對絕無僅有的雙吉他組合。

演奏家:

Roberto García(左)&Pablo González(右)▲

素材來源:星期廣播音樂會,在此基礎上有所拓展,特此感謝!

尚音愛樂|人生新境界

本公益平臺原創素材、以及部分來源於期刊和網絡已授權的素材,歡迎只為交流和學習的轉載,實現原文的文化增值,以達尚音愛樂,人生新境界。對原文作者我們一起深表謝意,如有版權異議,請告知我們!我們當及時處理。


尚音愛樂

shangyinaiyue

聆聽世界 感悟人生



△長按或輕點後右上角

「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

投稿&推薦 shangyinaiyue@163.com.

將音樂推向更深更遠處,我的意義

感謝支持專業化、人文化的音樂學習和交流平臺

相關焦點

  • 皮亞佐拉《自由探戈》伊雷尼兄妹四人組 2150
    他創造性地把傳統古典音樂與爵士樂的風格融為一體,將探戈音樂從通俗流行的舞蹈伴奏音樂提升為可以單獨在舞臺上展示的具有高度藝術性,並能表達深刻哲理的純音樂形式,並由此創立了「新探戈音樂」樂派,成為阿根廷文化的代表人物。在阿根廷,皮亞佐拉被尊稱為「探戈之父」及「阿根廷國寶」。
  • 他倆把皮亞佐拉的「大探戈舞曲」演繹的太「騷」了
    1982年,皮亞佐拉(Astor Piazzolla, 1921 - 1992)聽到羅斯託洛波維奇的演奏而大受感動,創作這首「大探戈舞曲」(Le Grand Tango,有作「華麗的探戈」、「輝煌的探戈」者)呈獻給羅斯託洛波維奇。這是由大提琴與鋼琴演奏的樂曲,因此在皮亞佐拉的作品當中,屬於較偏向古典風格的音樂。
  • 40元起 | 探戈音樂界的巴赫《永遠的皮亞佐拉》專場音樂會5.27
    微店的所有售票都無法選座皮亞佐拉是阿根廷著名作曲家,創立了「新探戈音樂」樂派,被稱為「探戈音樂界的巴赫」、「阿根廷探戈之父」節目單《獻給克勞德的探戈》《春》《夏》《秋》《冬》《紐約探戈》《五重協奏曲》《天使米隆加》《安娜探戈》《天使之死》《角鯊》阿根廷是一個神秘熱情的國家
  • 皮亞佐拉《遺忘》大提琴曲 豪瑟 1886
    皮亞佐拉《遺忘》大提琴曲
  • ​如何演奏皮亞佐拉《四季》「夏」?
    巴赫的虔敬在這張專輯中得到了完美體現他是「探戈音樂界的巴赫、貝多芬」皮亞佐拉的《四季》比維瓦爾第更迷人沒去過阿根廷,還沒聽過皮亞佐拉嗎?從探戈音樂看皮亞佐拉的創作生平「向偉大的探戈之父——皮亞佐拉致敬!」聶魯達、馬友友,如何評價皮亞佐拉?
  • 張浩天上演「時空旅行者」,紀念皮亞佐拉與李斯特誕辰
    張浩天前往南極的旅程中,張浩天在阿根廷停留了兩天,路過當地最大的圖書館,「一走進去就看到皮亞佐拉的《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四季》,而那本樂譜背後就是皮亞佐拉老師阿爾伯託·希納斯特拉的作品集。」張浩天喜歡希納斯特拉的作品,在阿根廷與他們相遇,讓他感覺似乎是一種命運的指引。
  • 【雜文·小鎮記事】皮亞佐拉:贏得了世界,卻傷了阿根廷人的心
    皮亞佐拉在他的音樂中,不但沿用了這種節奏,而且還特別鮮明地浮現。探戈特有的4個節拍,在皮亞佐拉的音樂中是極為重要的因素。雖然節奏沿襲探戈節奏,然而其旋律與傳統的古典阿根廷探戈大相逕庭。阿根廷探戈主要以當時在歐洲流行的輕音樂為題材,當時的探戈是用來跳舞的,而不是作為純粹的音樂來欣賞的。
  • 【探戈傳奇】一代探戈舞王科佩斯,新冠病毒吞噬了他最後的探戈
    1955年庇隆倒臺,探戈黃金年代也走向消亡。卡納羅特別清楚的是,與其說是出訪歐洲巡演,倒不如說是流亡。歷史證明,歐洲一直是阿根廷探戈人的避難所,在這樣一個歷史節點,胡安以其獨有的舞團裝備,同時獲得探戈老人的提攜,看起來就註定了他的探戈人生必然輝煌,而歷史也證明了確實如此。科佩斯在舞蹈上的創新同樣獲得了另一位在音樂上大刀霍斧的傳奇巨星的認可,此人就是皮亞佐拉。
  • 周四秒殺 | 當東方越劇與西方提琴、探戈相遇,你的選擇是?
    阿根廷國寶作曲家探戈之父Astor Piazzolla 皮亞佐拉經典曲目《自由探戈》(Libertango)的成功,使得大眾得以有機會重新認識探戈音樂。皮亞佐拉筆下的探戈音樂中,除了激情悅動的節奏之外,更增添了人文情懷。他賦予本是「低俗音樂」以更高的藝術性,將簡單的旋律藝術發展為能夠表達深刻哲理的純音樂形式。(Four Seasons Of Buenos Aires)是皮亞佐拉對宜諾斯艾利斯的「告白」,對於他來說這裡是「新探戈」音樂的孕育之地。四季流轉,當地人的生活依舊,不同的是在這裡,音樂因城市而誕生,城市因音樂而飽含深情。
  • 牛年央視春晚為阿根廷探戈溯源正名
    央視春晚作為中國關注度最高的電視節目,以探戈的呈現紀念皮亞佐拉的百年誕辰,不僅是對皮亞佐拉的致敬,也是中國和阿根廷民心互通最有力的體現。對於中國廣大觀眾來說,探戈並非是廣為熟知的藝術,但西方各類歌劇並不陌生,特別是西方歌劇中的經典唱段更是耳熟能詳。所以,選擇一種又能代表阿根廷國粹,又是中國觀眾熟悉的劇中來呈現,皮亞佐拉這部享譽全球的探戈歌劇不應該在中國缺席。
  • 央視春晚上的阿根廷男男探戈,你看懂了嗎?
    央視春晚作為中國關注度最高的電視節目,以探戈的呈現紀念皮亞佐拉的百年誕辰,不僅是對皮亞佐拉的致敬,也是中國和阿根廷民心互通最有力的體現。 對於中國廣大觀眾來說,探戈並非是廣為熟知的藝術,但西方各類歌劇並不陌生,特別是西方歌劇中的經典唱段更是耳熟能詳。
  • 145|皮亞佐拉、法雅等人的《民謠》之旅
    《Cantilena》專輯選擇了法雅格拉納多斯、阿爾貝尼斯、卡薩爾斯、維拉·羅伯斯皮亞佐拉和蒙薩爾瓦茨這7位音樂家的作品有我們熟悉的皮亞佐拉探戈維拉羅伯斯巴西的巴赫風格曲和大量我們並不熟悉的如格拉納多斯的12首古風短歌集法雅的7首歌曲這張專輯帶著我們進行了一次旅行
  • 新片《民謠》,皮亞佐拉、法雅好聽的都在這裡
    《Cantilena》專輯選擇了法雅格拉納多斯、阿爾貝尼斯、卡薩爾斯、維拉·羅伯斯皮亞皮亞佐拉和蒙薩爾瓦茨這7位音樂家的作品有我們熟悉的皮亞佐拉探戈維拉羅伯斯巴西的巴赫風格曲和大量我們並不熟悉的如格拉納多斯的12首古風短歌集法雅的7首歌曲
  • 線上觀演 | 影視劇目中那些讓人迷醉的探戈舞曲
    探戈似乎總是與愛情緊緊纏繞在一起,最古老的探戈,其實是兩個男舞者跳的,表達的正是刺探和刀戈相向的場景。後來改為男女對舞,但這種硝煙瀰漫的感覺還在。在諸多的影視作品中,更是為主人公的愛情增色不少,成功推進劇情進展······最為著名的一部當屬阿爾帕西諾主演的電影《聞香識女人》,阿爾帕西諾飾演的雙目失明的退休上校弗蘭克與高中生查理在一家高級餐廳中,憑藉靈敏的鼻子識別出一位初到此地的單純姑娘Donna,並與之跳起一首探戈,而此刻奏響的舞曲正是無冕之王卡洛斯·葛戴爾作曲,亞法多·勒佩拉作詞完成的著名探戈舞曲《一步之遙》。
  • 南鑼影音交流會 | 《最後的探戈》
    》由傑門·克拉爾執導,講述了阿根廷最著名的探戈舞者瑪利亞(Maria Nieves Rego)和胡安(Juan Carlos Copes)的生平和愛情故事。他們的故事傳遞給一群來自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年輕探戈舞者和編舞者,二人之間的激情、憎惡、背叛、隱瞞、共情,最終化為令人難忘的探戈編舞。影迷點評:laneddy夜場的舞輕佻,青年的舞熱情,中年的舞糾結後是堅定,老年的舞努力保留尊嚴,在布宜諾斯艾利斯,愛不算什麼,魅力來自於恨。
  • 從阿根廷的探戈到中國的茉莉花,一場浪漫的時空旅行帶你神遊異國
    說到阿根廷的音樂,有兩個關鍵詞是無論如何也躲不過的,那就是「探戈」和「皮亞佐拉」。
  • 鋼琴曲《自由探戈》賞析,帶你感受樂器的魅力
    指尖上的《自由探戈》,大師級鋼琴演繹,別具魅力!Anderson 與 Roe Piano Duo鋼琴演奏皮亞佐拉《自由探戈》
  • 探戈,孤獨者的三分鐘愛情
    正如阿根廷著名詩人博爾赫斯,在生平最後一首詩中寫下:「探戈,是孤獨者的三分鐘愛情。」對於探戈的最初印象,應該是王家衛導演的《春光乍洩》。何寶榮雙手包著紗布,不耐煩地要黎耀輝自己練好探戈舞步,盯著他笨拙的練習,又受不了站起來教他。「一,二,然後這是三,要轉過來」,像極了棋逢對手的二人,一面調情又一面暗自較量,分不清究竟是誰先俘獲了對方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