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澳大利亞的關係發展,似乎進展得不太順利,這些主要還是與澳大利亞政府的行為有很大的關係。疫情暴發之初,一些國家就藉由疫情攻擊中國,對中國抹黑,澳大利亞也是其中之一。這些國家對中國的指控毫無根據,沒有任何依據。澳大利亞政府的行為,已經影響到了兩國關係的正常發展。
中澳農產品貿易發展嚴重受挫
兩國在多領域的合作,也因為兩國關係的發展受到阻礙。經貿發展就是其中之一,澳大利亞農產品出口到中國,一些企業因不符合中國進口標準,因此付出了一定的經濟代價。據英國《每日郵報》消息,中國從澳大利亞進口的小麥數量不斷減少,而2020年11月,中國從澳大利亞進口的小麥還不到900噸,這是自2011年以來的最低紀錄。
中國市場的潛力還是很大的,澳大利亞失去了中國市場,為了彌補經濟損失,澳大利亞政府想要開拓印度市場,但是印度市場真的能完全替代中國市場嗎?問題恐怕沒有這麼簡單。印度一直都推行自力更生,保護本國的民族產業,所以印度更想要出口到澳大利亞。
中國市場對澳大利亞來說還是很龐大的,在2019年對中國的出口額就達到了1034.35億美元,佔到總出口額的38.09%,同一年對印度的出口額僅僅只有98.43億美元。所以想要用印度市場代替中國市場恐怕還有一定的難度。即使在後疫情時代,印度經濟實現高速發展,逐步擴大從澳大利亞進口,也只是杯水車薪。
中國留學生離澳對澳大利亞教育行業打擊不小
不僅如此,在澳大利亞留學的中國學生也不斷減少,這主要和兩國的關係發展以及當前的疫情有關係。而澳大利亞大學體系,因此遭到了巨大重創,知名學校的科研資金大幅度減少,直接影響到了澳大利亞大學在全球的排名。
在疫情和中澳關係雙方因素的影響下,一些中國留學生放棄了去澳大利亞留學。如果大量中國留學生離澳,那麼澳大利亞的經濟損失是不可預估的。中國留學生給澳大利亞經濟和就業都帶來好處,疫情之下,澳大利亞已經不是留學生的首選國家了,澳大利亞失去了留學的優勢地位,對於澳大利亞經濟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衝擊。
免責聲明:本文由海峽資訊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信息參考來源:鄭州新聞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