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著《使徒行者》續作的招牌,看了《使徒行者2:諜影行動》。如果拿前作來比較,影片的整體表現中規中矩,既沒有砸了《使徒行者》的招牌,也沒有使其升華,而整體的口碑較前作略低。不過電影依舊延續了前作的臥底元素,並且以此來推動主線故事的發展。只不過這一次尋找臥底的主戰場是紀律部隊內部,而非壞人組織。所以這一次要尋找的臥底,是潛伏在紀律部隊內部的黑警。
故事以一場三十年前的兒童綁架案開始,並引出了兩個關鍵的少年角色,接著畫面一轉便跳回了現在的時間線。而當張家輝飾演的程滔,以及古天樂飾演的井進賢出現時,大家便立刻知道了兩個少年所呼應的角色,正是眼前的程滔和井進賢。只是此時尚不知究竟誰是奀仔,誰是Bee。因為一旦找到了奀仔,也就意味著這位潛伏在紀律部隊內部的黑警已經浮出水面了。
電影的前半段,基本上都圍繞著誰是黑警這條故事線向前推進的。直到吳鎮宇飾演的葉警官,與自己昔日的兩位搭檔對坐在圓桌前,三人呈現出鼎足之勢的時候,才算是將黑警這條線索推向了最精彩的時刻。而三大影帝在圓桌前的那場戲,堪稱電影最精彩的文戲場面。雖然較之前作,《使徒行者2:諜影行動》的文戲縮減了很多,但是三大影帝的同臺飆戲,卻一如既往的精彩。三個人舉手投足之間的每一個動作,甚至是每一個眼神,都能讓觀眾產生不同的情緒體驗。而文戲結束之後的混戰,更是讓這場三人對壘的文戲得到了升華。當然,至此究竟誰是黑警的故事線,已經戛然而止。而此後的故事便是正義與邪惡的對決,以及電影想要詮釋的兄弟情義。
單以電影的整體劇情而言,電影中並無太多突兀的成分。除了為了解釋程滔為什麼在緬甸行動中失蹤,並且以一個看似惡人的身份回歸時,用近乎「機械降神」的方式引入了一個秘密部門IFF,影片的其他關鍵劇情,都能在電影中找到前後呼應的前因後果。甚至於很多前期鋪墊的畫面,觀眾一眼就能看出端倪。比如出現在井進賢家裡的裝飾畫鏡頭,就會讓觀眾不由自主地聯想起經常在電影中出現的魔方,繼而知道這幅畫一定會在後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當然,影片的整體文戲偏弱,確實是電影的一大弊端,所幸這部續作在動作戲方面強於前作,多少也算是彌補了文戲的孱弱。
縱觀全篇的動作戲,發生在影片最後的追車戲,算是導演再一次為觀眾解鎖了追車戲的新拍法。畢竟在此之前,誰能想到狂奔的牛群,可以在一條道上與汽車同臺奔跑。當然,這場追車戲的收尾,確實不太喜人。而關於葉警官、程滔和井進賢的結局,同樣有些悲愴。倘若沒有前作的三位影帝,全部都以陣亡的結局收場,那麼這部續作的結局似乎也能夠接受。然而兩部電影的三大主角全部是如此結局,多少都會讓看過兩部電影的觀眾,產生一定審美疲勞。而兩部電影在結局這方面唯一的區別,可能就是這一次吳鎮宇飾演的葉警官,在故事劇情發展到中期的時候就已經殺青下線了。
以電影的整體質量而言,《使徒行者2:諜影行動》雖然不能成為經典佳作,但絕對是一部值得欣賞的電影。電影中的故事橋段雖然設計得中規中矩,卻也沒有太多的瑕疵,抵得上一張電影票錢。而電影放映到最後的一個小亮點,是那首片尾曲《Here We Are》的出現,幾乎一瞬間就讓觀眾聯想起了兩部電影。
關於《使徒行者2:諜影行動》的內容,先和大家聊到這裡,如果大家有什麼不同的看法,也可以告訴番茄君。
文/番茄聊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