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測量登山隊登頂成功,推薦幾部真人真事改編的體育題材電影

2020-12-24 湖海山川雨5J

珠穆朗瑪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這次登頂不僅是給珠峰測身高,根據專家介紹還要採集的各項數據用於科學研究,包括地球板塊運動,生態保護等方面,因此對數據的精確度要求非常高,尤其是珠峰高度,精確度達到釐米級別,而遙感衛星技術的誤差普遍在兩米左右,這是一次綜合的科學研究考察。所以體育搞不好還會影響科學研究,大家快鍛鍊起來吧!

01《攀登者》

《攀登者》,2019年9月30日在中國上映,由吳京、章子怡、張譯、胡歌等主演,成龍友情,影片以1960年與1975年中國登山隊兩次登頂珠峰的事跡為原型,講述方五洲、曲松林等中國攀登家攀登世界之巔——珠穆朗瑪峰的故事。

02《絕殺慕尼黑》

《絕殺慕尼黑》,俄羅斯影片,2019上映,根據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蘇聯籃球隊戰勝美國籃球隊奪冠事件改編,蘇聯籃球隊戲劇性絕殺美國籃球隊,看看這殺氣騰騰的電影海報。其間還發生了震驚世界的慕尼黑慘案,面對慘案有人著急扣帽子有人堅持比賽,像極了現在西方面對疫情瘋狂甩鍋的樣子,值得一看。

03《奪冠》

《奪冠》以中國女排為原型改編,原名《中國女排》。原定2020年1月上映,由於疫情推遲。中國女排屢敗強敵,經常奪冠,重點不在於得不得冠軍,也沒哪支球隊能一直得冠軍(除了中國桌球隊),而是你怎麼面對暫時的失敗,從中汲取勝利的力量。女排精神一直在激勵著一代代的中國人,等疫情過去,還是去電影院支持一下。

04《摔跤吧爸爸》

《摔跤吧爸爸》,2017年上映的印度電影,由印度國寶級演員阿米爾汗主演,真人真事改編。上映後反響熱烈。一個摔跤教練把女兒培養成摔跤運動員的故事,在男尊女卑還非常強烈甚至人們還把這當成天經地義的印度,能發生這種事還拍成電影真的不容易。插一句,印度電影經常一言不合就開跳,熱情奔放節奏強烈,光是唱歌跳舞就值回票價了。

相關焦點

  • 珠峰測量登山隊闢謠:成功登頂與安徽酒廠無關
    5月27日11點,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隨後,安徽金種子酒業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微博祝賀登山隊登頂,並附有登山隊員手持該酒廠廣告橫幅的照片;阜陽市委宣傳部官方微信「阜陽發布」也發表了前述廣告圖片。
  • 為珠峰「量身高」 中國珠峰測量登山隊出徵!
    5月6日,由中國登山隊和國測一大隊共同組成的2020珠峰測量登山隊從海拔5200米的大本營向更高海拔出發,開啟珠峰衝頂測量。    此次珠峰高程測量的核心是精確測定珠峰高度,如果成功,將是中國專業測繪人員首次登頂珠峰測高。
  • 丈量珠峰新高度 中國2020珠穆朗瑪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
    5月27日11點整,2020年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8名攻頂隊員全部登頂成功。這意味著,再經過2至3個月的周密計算,我們就可以知道珠峰的最新「身高」了。 在藏語中,「珠穆」代表「女神」,「朗瑪」代表「母象」,珠穆朗瑪則是「大地之母」的意思。確實,作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被喻為世界第三極,是亞洲的水塔,也是許多人心中的聖地。
  • 圖集丨中國登山隊60年來登頂珠峰瞬間
    1988年5月,中國、日本和尼泊爾三國登山家攜手挑戰珠峰,從南北兩側會師頂峰、雙向跨越珠峰成功。新華社發1999年5月,西藏登山隊隊員仁那和吉吉同時登上珠峰頂峰,並成功點燃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聖火。仁那和吉吉是中國第一對同時登上珠峰的夫妻。
  • 福特攀登者與中國國家登山隊攜手挑戰再次登頂精神圖騰珠峰
    福特攀登者與中國國家登山隊攜手挑戰再次登頂精神圖騰珠峰時間:2020-04-09 15:26   來源:搜狐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福特攀登者與中國國家登山隊攜手挑戰再次登頂精神圖騰珠峰 電影《攀登者》以1960年、1975年中國登山隊兩次從北坡登頂珠峰,測量珠峰的中國高度為題材,成功塑造了為國登頂永不放棄的方五洲
  • 1975年珠峰登山隊成員桑珠 分享當年成功登頂的真實史實
    本組稿件採寫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薛維睿 陳甘露 劉健 雷遠東 柴楓桔  10月10日上午,中國登山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勇峰,電影《攀登者》原型人物、1975年珠峰登山隊的成員桑珠,西藏登山隊隊員多吉做客封面新聞,分享中國登山隊勇攀珠峰的艱險過程與真實史實。  正值電影《攀登者》熱映,上映11天攬下8.69億票房。
  • 2020登頂珠峰成功意義精神 登頂珠穆朗瑪峰思考感悟分享
    2020登頂珠峰成功意義精神 登頂珠穆朗瑪峰思考感悟分享  新華社北京5月27日電 27日上午11時,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中國登山協會主席李致新在第一時間接受了新華社記者專訪,他為登山隊員們不畏艱辛、永不放棄的登山精神喝彩,更為登山運動和我國高程測量科考工作的緊密結合而驕傲。
  • 獨家照片: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隊員在峰頂開展測量工作(圖)
    5月27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隊員在峰頂開展測量工作。新華社特約記者 扎西次仁 攝5月27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他們將在峰頂豎立覘標,安裝GNSS天線,開展各項峰頂測量工作。45年前的今天,中國人首次將覘標帶至珠峰峰頂。
  • 珠峰高程測量隊成功登頂 功能飲料樂虎見證重要歷史時刻
    2020年5月27日11時03分,中國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在全世界的注目下,珠峰「身高」也將迎來歷史性更新。
  • COLMO空調賀中國登山隊2020年成功再登頂珠峰,世界之巔新高度將...
    (原標題:COLMO空調賀中國登山隊2020年成功再登頂珠峰,世界之巔新高度將乘勝而來)
  • 《中國登山隊登頂珠峰六十周年》紀念郵票首發
    《中國登山隊登頂珠峰六十周年》紀念郵票首發 2020-05-25 17:01:33 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西藏自治區分公司 供圖   中新網拉薩5月25日電 (張偉)5月25日,在有「珠峰(珠穆朗瑪峰)故鄉」之稱的西藏日喀則市,《中國登山隊登頂珠峰六十周年》紀念郵票首次發行,一套1枚,全套面值1.20元人民幣,計劃發行數量740萬套。
  • 登頂珠峰測量「身高」分幾步?為何一定要人登頂測量?一文了解
    原標題:登頂珠峰測量「身高」分幾步?為何一定要人登頂測量?一文了解6日下午,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伍從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出發,踏上登頂之路。6日19點,測量登山隊到達第一站,海拔5800米的過渡營地進行休整。
  • 撼路者旗幟珠峰登頂 見證中國登山隊再攀世界之巔
    2020年5月27日11點,藉助於發達的網絡科技技術,無數人見證了中國國家登山隊珠峰登頂這一重大歷史時刻。跟著登山隊員到達珠峰峰頂的,還有福特撼路者旗幟。在1960年之前,中國一側的珠峰北坡路線更是從未有人登頂成功。1960年5月25日,中國登山隊隊員王富洲、屈銀華和貢布克服重重困難、成功登頂,開創了人類首次從北坡登頂珠峰的歷史。今年是中國登山隊首次從北坡登頂珠峰60周年,60年間,一代代攀登者在山的洗禮中,留下了時代的腳印和榮耀。
  • 登頂珠峰,牽手國家登山隊,明月鏡片太硬核了!
    登頂珠峰,牽手國家登山隊,明月鏡片太硬核了!明月鏡片應邀成為中國登山隊官方贊助商、中國登山協會合作夥伴、中國登山隊官方供應商,未來雙方將在多方面展開合作。明月鏡片與中國登山協會戰略合作籤約明月鏡片與中國登山隊的攜手,最為人所知的是在今年五月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登頂珠峰。
  • 榮耀助中國登山隊攀登珠峰 5G成功登頂
    5月27日消息,榮耀手機業務部總裁趙明發微博祝賀中國登山隊成功登頂珠峰,並向一眾攀登者致敬。這也是榮耀在5月7日宣布成為中國登山隊紀念首登珠穆朗瑪峰60周年活動唯一指定手機後,與中國登山隊員完成的5G珠峰連線活動。據悉,本次中國登山隊員登頂使用的是榮耀在近期推出的榮耀X10。
  • 登頂珠峰,12位地大人參與其中
    5月27日11時整,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他們將在峰頂豎立覘標,安裝GNSS天線,開展各項峰頂測量工作。45年前的今天,中國人首次將覘標帶至珠峰峰頂。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次落和袁復棟分別作為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隊長、攀登隊隊長登上珠穆朗瑪峰。
  • 電影推薦丨為國登頂,精神傳承
    5月27日,中國登山隊登上珠峰峰頂,並對珠峰高度進行再次測量,珠峰新身高出爐在即。今天風霆迅數娛推薦的電影《攀登者》則真實紀錄了百廢待興之後,中國登山隊兩次登頂的艱難旅程。這種偉大的使命感和堅忍不拔精神的傳承,意義超越登山運動本身。
  • 新聞分析:珠峰高程測量登頂推遲 到底什麼才是登頂的好時機?
    新華社珠峰大本營5月9日電 題:新聞分析:珠峰高程測量登頂推遲 到底什麼才是登頂的好時機?新華社記者9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發布消息稱,受攀登路線上積雪的影響,登頂測量日期將比原計劃推後。據了解,登山隊原計劃選擇5月12日的天氣窗口登頂作業,故選擇5日從大本營出發向上行進。
  • 紀錄片《登珠峰的人》 2020中國珠峰高程測量全紀錄
    與時間賽跑,與壓力抗爭,經過兩個多月的艱苦拼搏,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隊員成功登頂測量,標誌著2020珠峰高程測量取得關鍵性勝利。 一群頑強、樂觀、奉獻的勇士,以堅韌不拔的意志、拼搏到底的勇氣,戰高寒、克缺氧、鬥風雪,不登頂,誓不休。
  • 人類首次登頂珠峰60周年之際,中國再次測量珠穆朗瑪峰,測出新高
    在2020年,距離我國首次精準測量珠穆朗瑪峰高程並向世界公布的第45周年的時候,中國測量登山隊再次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測量。而王少勇,作為中國自然資源報社的首席記者,也跟隨著測量登山隊在珠穆朗瑪峰經歷了一段刻骨銘心的時間。於是便有了現在眼前的這本《珠穆朗瑪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