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麗場面應接不暇,但艾莎的故事更精採了嗎?

2021-02-08 澎湃新聞

曾於裡

註:本文有劇透


2013年推出的《冰雪奇緣》,是迪士尼史上最成功的動畫長片之一。電影的全球票房高達12.74億美元,一度是迪士尼最賣座的動畫片,直到今年被《獅子王》的16.55億美元打破(雖然有人認為「真獅版」《獅子王》不算是動畫片)。《冰雪奇緣》還一舉斬獲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第41屆安妮獎最佳動畫長片等多個重量級獎項。時隔6年,《冰雪奇緣2》也全球公映了。

《冰雪奇緣2》海報


有原有的積澱,再加上皮克斯與漫威的左臂右膀,迪士尼全球娛樂工業巨頭的寶座是相當穩固了。只是,迪士尼總不免被批評因為對娛樂性和大眾性的推崇,而將電影工業帶入「平庸化」時代。就比如,被迪士尼收購之前的皮克斯佳作不斷,被收購之後,皮克斯慢慢走下神壇,2010年之後庸作連連。批評者認為,迪士尼電影都很好看、很賺錢,但有時恰恰缺少某種「cinema瞬間」。這樣的批評短時間內不會停歇——時下「漫威電影是否是cinema」的論爭就是一例。


《冰雪奇緣2》在當下圍繞漫威電影的討論中,似乎也變得微妙起來,畢竟這是一部續集(系列電影)——而續集常常是創意枯竭的一種體現(當然並不絕對)。《冰雪奇緣2》能否繼續進化,還是只是平庸的續作?


登峰造極的動畫技術


回顧起來,《冰雪奇緣》的成功,不僅僅是一個動畫IP的成功,放在迪士尼動畫片發展史中去考量,《冰雪奇緣》之於迪士尼還有一個重要意義——幫助迪士尼動畫片從危機中步入第三個輝煌期,意味著迪士尼動畫技術與內容的雙重進化。《冰雪奇緣2》在技術與內容上是否有新的突破,將是本文重點探討的。


1994年推出的動畫片《獅子王》,是迪士尼最成功的手繪動畫之一,開啟了迪士尼的第二個繁榮期。電影曾創下全球9.87億美元的動畫電影票房記錄。然而,挑戰也很快到來。1995年皮克斯工作室製作的全球首部全CG(Computer Graphics,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視覺設計和生產)動畫影片《玩具總動員》上映,全球票房3.61億美元,差不多與迪士尼同一年推出的手繪動畫《風中奇緣》打了一個平手。《玩具總動員》的價值並不僅僅在它的票房成績上,更體現在它對動畫片模式的「顛覆」——動畫片正式進入了CG時代;動畫片也不再只是童話故事。迪士尼面臨著一個棘手的挑戰,是固守手繪動畫的傳統優勢,還是擁抱CG?

上圖為《玩具總動員》劇照,CG動畫;下圖為同一年上映的《風中奇緣》劇照,手繪動畫。可直觀看出畫風上的差異


手繪動畫自然有其獨有魅力,但也不得不承認,CG技術能繪製出許多用手繪無法實現的夢幻特效,這讓CG動畫迅速攻城略地。在之後的多年時間,當皮克斯與夢工廠推出了一部又一部叫好又叫座的CG動畫時,比如《蟲蟲特工隊》(1998,皮克斯,CG)、《玩具總動員2》(1999,皮克斯,CG)、《怪物史瑞克》(2001,夢工廠,CG)、《海底總動員》(2003,皮克斯,CG)、《怪物史瑞克2》(2004,夢工廠,CG)時,迪士尼依舊在手繪動畫上耕耘,只是這期間推出的諸如《亞特蘭蒂斯:失落的帝國》(2001)、《星際寶貝》(2002)、《星銀島》(2002)、《熊的傳說》(2003)等手繪動畫,其市場反響遠遜於皮克斯與夢工廠的CG動畫。尤其是《星銀島》,投資1.4億美元,全球票房僅1.1億美元,迪士尼一度陷入財政危急。而夢工廠2003年的手繪動畫《辛巴達七海傳奇》,票房更是跌到谷底。手繪動畫時代或許已是一去不回。迪士尼在2004年關閉了佛羅裡達手繪動畫工作室。


直到2005年,迪士尼動畫才推出第一部全CG動畫影片《雞仔總動員》。該片也是首部製作了3D版本的CG動畫片,全球票房3.14億美元,成績尚可,但口碑慘敗。這意味著迪士尼在從手繪過渡到CG仍不純熟,不僅僅是技術上與皮克斯仍有差距,更在於迪士尼在CG時代丟失了自身的傳統特色,沒有找到自己的內容定位。

《雞仔總動員》


2006年,迷失於CG時代的迪士尼斥巨資收購皮克斯,以期挽回品牌形象。這一年迪士尼沒有推出任何影片。2007年的迪士尼推出的手繪動畫《公主和青蛙》,固然在故事內核上有所創新,但2.67億美元的全球票房遠低於預期。2008年CG動畫《閃電狗》的成功,讓迪士尼徹底擁抱了CG動畫。《公主和青蛙》之後,迪士尼鮮有手繪動畫長片問世。


2010年上映的《魔發奇緣》,對於迪士尼意義重大。它成功地把迪士尼傳統基因(童話、王子、公主和歌舞)及手繪風格,與皮克斯的CG技術優勢,進行了很好地融合。影片以手繪為表現形式,有油畫般的視覺感受,卻是用CG動畫來實現,強化了畫面的深度和維度。

《魔發奇緣》是第一部CG製作的迪士尼公主電影


2013年橫空出世的《冰雪奇緣》,則意味著迪士尼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找到了最佳平衡點。它既保留了迪士尼手繪優勢和童話歌舞傳統,同時也充分彰顯了數位技術的魅力。


《冰雪奇緣》中,除了人的表情、髮絲、雪的細節清晰又清晰外,讓許多觀眾嘆為觀止的,是CG技術營造出來令人震撼的魔法場面,比如艾莎揮手一下,就是冰天雪地;《let it go》的主題音樂響起,艾莎肆意地載歌載舞,一座富麗堂皇的冰雪宮殿拔地而起;艾莎「真愛之吻」令安娜甦醒時,整個王國從冰封中恢復到生機……這應該是當時CG技術的極致體現了。從無到有,每一個細節都是用金錢、時間和精力,一點一點摳出來的。


到了《冰雪奇緣2》,迪士尼在技術上仍舊是登峰造極的。


《冰雪奇緣2》講述的是,艾莎聽到了神秘聲音的召喚,與安娜、克裡斯託夫、雪寶和漢斯一同深入神秘的魔法森林,探尋阿倫戴爾王國長久以來隱藏的黑暗秘密,以及艾莎魔法的來源。如果說《冰雪奇緣》是「我是誰」的故事,那麼《冰雪奇緣2》可以理解為「我從哪裡來」。在魔法森林裡,來無影去無蹤的風靈、暴躁野性到處肆虐的火靈、勢大力沉的地靈、化作馬的水靈都敵視著他們。


因此,《冰雪奇緣2》的主體情節是艾莎與風靈、火靈、地靈、水靈的各自對抗,而這些都是充分張揚技術魅力的瞬間。尤其讓人感到驚豔的是水靈的奇思妙想。電影將水靈的原體構思為一匹白馬,艾莎對水靈的對抗就變成了對白馬的馴服。白馬一開始只是在水裡,但當艾莎以魔法變出冰韁繩馴服了白馬後,白馬便從無形的水形進化成晶瑩剔透的冰馬,並可以在陸地上馳騁,這一瞬間的變幻令人嘆為觀止。據電影的特效總監披露,水靈的設計花費了團隊至少8個月的時間,其形象和設定取材自北歐神話中的水妖。慢工出細活,迪士尼的技術沒得說!

《冰雪奇緣2》,艾莎馴服水靈

美不勝收的視覺畫面應接不暇


從技術層面上,《冰雪奇緣2》有所進化,華麗場面應接不暇。只是,決定口碑上限的,還是得看劇本的深度。


沒有進步的「公主電影」


評價《冰雪奇緣2》的故事層面,有兩個坐標系。一個坐標系是,它在迪士尼公主電影中的位置,另外一個坐標系是,《冰雪奇緣2》自身劇本的自洽程度與深廣度。


先從公主電影這一坐標系說起。在收購皮克斯動畫之前,迪士尼動畫的傳統,是公主歌舞片。1937年迪士尼推出了影史上第一部動畫長片《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開啟了迪士尼動畫的公主時代。從那個時候開始,迪士尼動畫中出現了10多位公主,比如《仙履奇緣》(1950)中的灰姑娘,《睡美人》(1959)中的愛洛公主,《小美人魚》(1989)中的愛麗兒公主,《美女與野獸》(1991)中的貝兒公主,《阿拉丁》(1992)中的茉莉公主,《風中奇緣》(1995)中的寶嘉康蒂公主,《花木蘭》(1998)中的花木蘭,《公主和青蛙》(2009)中的蒂亞娜公主,《魔發奇緣》(2010)中的樂佩公主,《勇敢傳說》(2012)中的梅莉達公主,《冰雪奇緣》(2013)中的安娜和艾莎公主,《海洋奇緣》(2016)中的莫阿娜公主。


只是,雖然都是公主故事,但不同時代的公主故事卻有著不同的講法。在1959年之前,包括《睡美人》在內的三部公主電影,公主的形象更近乎傳統男權社會對女性的定義:美、楚楚可憐、會做家務、等待男性拯救。這樣的公主故事與那個時代的女性處境是對應的:女性得成為好女人、好妻子,才能擁有幸福生活。

愛做家務的白雪公主


時隔30年後,1989年迪士尼才再次推出公主電影。從《小美人魚》到2010年的《魔發奇緣》,因為整個社會女性地位的提高,公主電影中的公主的女性意識也甦醒了,她們自主、獨立、堅強,從被動的等愛者成為主動的追求者。公主形象也更為多元化,比如《風中奇緣》《花木蘭》中的公主就帶有強烈的東方審美色彩,《公主和青蛙》出現了首個黑人公主。不過,這個時期的公主大多仍有婚姻問題的束縛,「女大當嫁」,她們得為如意郎君問題發愁;「王子與公主」仍舊是公主電影中的固定搭配。


2012年的公主電影《勇敢傳說》中,想讓梅莉達公主結婚?門都沒有。相較於「王子與公主」的婚姻模板,狂野奔放的梅莉達更想擁有的是自由自在的生活。梅莉達公主也是近10年來女性思潮的一個反映:女性首先是她們自己,比尋找王子更重要的是女性自己的價值——她們想要什麼,她們想成為什麼。

梅莉達公主逃婚


接著就是2013年的《冰雪奇緣》了。之所以說《冰雪奇緣》是迪士尼第三個輝煌期的標誌,不僅在於它在技術上讓迪士尼與皮克斯完美融合,也在於故事層面上,它是迪士尼公主電影的一個重大突破。


這是公主電影中首次同步塑造兩位公主形象,她們倆才是故事的主人公,王子只是配角;「王子和公主」不僅不再是標配,甚至王子首次成了大反派,天真浪漫的安娜公主與腹黑野心家漢斯王子一見鍾情,第一次見面就互許終生,這遭到姐姐艾莎公主的反對,「你不能嫁給一個剛認識的人」,艾莎的反對也是迪士尼對以往公主電影的一種自我檢視;「女性情誼」也首次在公主電影中被強化與凸顯,女性之間的互幫、互助、相互理解與支持,是對抗異己力量的強大動力,當安娜被下了詛咒需要「真愛之吻」才能喚醒,不是王子吻醒了她,是姐姐艾莎的「真愛之吻」救了她,血濃於水的姐妹情誼高於衝動的愛情;電影的主題延續著《勇敢傳說》繼續深化,不局限於愛情,依舊是女性的自我認知:女性只有認同自己、解放自己,才能釋放出力量……

《冰雪奇緣》中凸顯出了「姐妹情誼」


以往的迪士尼公主常會招致一些批評,比如讓小女孩陷溺於粉紅色的公主夢中,將「王子與公主」當做人生的終極追求,那麼,《冰雪奇緣》則是「正確不過」了。但這種「正確」的尺度又把握得剛剛好,往前一步就可能是過猶不及的「政治正確」,但《冰雪奇緣》在凸顯女性的價值的同時,也沒有刻意忽略或貶斥男性的力量(雖然以往公主電影中的反派大多是「女巫婆」,這下都變成男性了)。天真浪漫的安娜公主雖然踢掉了漢斯王子,但她也收穫了做冰塊生意的普通人克裡斯託夫的真愛。


女性追求自我、女性珍視「女性情誼」,絕非意味著女性應該隔絕於男性,或者應該從以往的「男尊女卑」變成「女尊男卑」;女性依舊可以擁抱愛情、嚮往愛情,只不過是她們比以往多了一種選擇,她們可以更主動,她們可以不依賴。


男性觀眾也不會覺得被《冰雪奇緣》冒犯到了。以往的公主電影,公主都是嫁給白馬王子,《冰雪奇緣》裡,公主最終反倒是傾心於普通的販冰人,女性解放的同時,男性也解放了。


那麼,《冰雪奇緣2》如何在故事上進一步創新?


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早前外網上有傳聞,艾莎公主將經歷一場百合戀情,如此她會是迪士尼首位女同公主。毫無疑問,這是一個非常冒險的選擇。姑且不論保守主義者的反對,如果迪士尼只是在性別議題上打轉,可能也會招致過分迎合「政治正確」的批評。在《冰雪奇緣2》中,證明了外網的說法是謠言。


遺憾的是,《冰雪奇緣2》似乎也找不到公主電影的新的突破口,相反,與《冰雪奇緣》相比,其角色刻畫、性別觀點卻是倒退了。在第一部中,安娜的角色有鮮明的成長線索,安娜與克裡斯託夫的情愫恰到好處。在《冰雪奇緣2》中,安娜雖然變得成熟勇敢了,但當艾莎足踏暗海時,她未能發揮什麼作用,開頭她是什麼樣的,末尾她還是什麼樣的。而第一部的克裡斯託夫是單純勇敢的冒險少年,在第二部中,他只帶著一個「戀愛腦」,化身為男版「傻白甜」,殫精竭慮只想著如何向安娜求婚。只是好多次,因為克裡斯託夫「口笨」的直男屬性,都陰差陽錯地錯過了——電影以此來製造笑點。

安娜的形象不及前作飽滿

化身為傻白甜的克裡斯託夫


其中有一場求婚,因為克裡斯託夫不懂表達,安娜誤會克裡斯託夫是不是還和別的女孩來過這風景優美的迷霧森林。這個安娜,又讓人仿佛看到了以往白雪公主、灰姑娘的形象,一個在戀愛中嬌滴滴、敏感、脆弱的女生。此外,電影的片長就104分鐘,但安娜與克裡斯託夫「霸道女王與男版傻白甜」的戀愛戲碼實在佔據太多篇幅,與主線節奏不太協調,影響了主線的展開。


《冰雪奇緣2》真正體現出成長內涵的,是艾莎。第一部中她認同自我、釋放自我,第二部中她聽從召喚、真正找到她內心的歸屬。但「突破束縛、歷經艱辛、最終成長」也是迪士尼動畫片的成長套路了,因此也不值得過度褒獎。


故事更複雜卻沒有更深刻


《冰雪奇緣2》揭示了阿倫戴爾的黑暗秘密。原來帝國的繁榮是建立在損人利己基礎上的。曾幾何時,除了阿倫戴爾外,還有一個原始部落北地。艾莎與安娜的祖父老國王,打著與北地人建交的旗號,幫北地修了一座大壩。實際上,老國王恐懼於北地人的魔法,修大壩是為了遏制北地的靈脈,他知道這會引起自然之靈的憤怒,讓北地陷入危機。老國王陰謀得逞,自然之靈震怒,魔法森林被封鎖,不見天日。

被詛咒的魔法森林


但當時還稚嫩的王子,與北地貴族部落的女孩相識相戀了,這就是艾莎與安娜的爸爸媽媽。愛與和平戰勝了仇恨,魔法在他們的後代身上延續,這是艾莎天生會魔法的原因。當艾莎聽到遙遠歌聲召喚,喚醒自然之靈,來到回憶之河看到了黑暗的往事後,重任降落到她的肩上,她必須糾正錯誤。為了解除魔法森林的詛咒,她必須弄垮大壩,但代價是處於下遊的阿倫戴爾王國被毀滅……艾莎會如何選擇?


跟《冰雪奇緣》相比,《冰雪奇緣2》的故事更「複雜」了,對於低幼孩童來說,也許並不那麼好懂。只是,複雜與深刻之間並沒有等號,很多時候,簡潔、簡單也是一種深刻。就比如流傳千年的那些童話故事,三言兩語中卻有著關於真善美最樸素的定義,構築了一代又一代孩子最初的世界想像。沒有人會懷疑安徒生童話的雋永。也因此,我們會發現幼兒向的動畫片都帶有不同程度的童話色彩,訴說的主題無外乎是善良、正義、勇敢、成長,等等。


這些故事或許老套,卻也不能說它們是淺薄的。如同孩子熱愛童話,長大後的成年人也會熱愛謳歌英雄的商業類型大片,因為真善美是人類內心中永恆的追求。只是在影評圈始終有這樣一個迷思,認為寫惡比寫善,更深刻。所以《小丑》被誇上了天,但不少影評人看不上迪士尼公主電影;影評人熱愛馬丁·斯科塞斯,但瞧不上漫威。


需要破除這樣的迷思了。書寫人性之惡、反思社會之弊,的確需要創作者更具主觀性、創造性的表達,但這並不代表著像童話故事一般簡單、簡潔卻擊中人心的爆米花電影是淺薄的,因為真善美才是人類得以永居的精神家園。就如同有影評人認為迪士尼公主電影老套、沒新意、翻來覆去的勇敢主題云云,但它們卻在潛移默化中塑造了無數女孩的世界觀,勇敢的艾莎成了她們的精神楷模。所以,故事線索簡潔、清晰的《冰雪奇緣》是經典之作。

艾莎影響了許多小女孩


相較之下,《冰雪奇緣2》世界觀更宏大更複雜,但它頗為粗淺,因為都是梗概式帶過——沒有鋪墊、沒有反轉、沒有有效的危機和複雜的人物困境。當劇本耽溺於複雜的世界觀設定,也拖累了人物刻畫與主題設定。安娜沒啥功能,克裡斯託夫成傻白甜,主題較為分散。複雜的混沌,遠不如簡單的深刻那樣直抵人心。


最終,《冰雪奇緣2》還真有點像「在主題公園看的影像」,技術已是完美,故事有點一鍋燉了。

《冰雪奇緣2》Metacritic評分只有64分,並不理想

本期編輯  邢潭

推薦閱讀

相關焦點

  • 迪士尼公主:愛情故事固然美好,但是更美好的是瑪琳菲森和艾莎
    話說回來,言歸正傳本期小九姐姐帶著大家一起去看看,曾經那些檸檬精最愛幻想的話題——王子和公主幸福的在一起了,說起這個,瞬間就有一種套路的感覺,感覺每一部《迪士尼公主》系列都逃不過這個套路,但是如今王子和公主的故事已經不流行了,而是公主和……咳咳,我們先賣個關子,簡單的說一下本期的重點動漫,它們分別是:《沉睡魔咒》、《冰雪奇緣
  • 冰雪奇緣2:安娜還在玩過家家的時候,你注意到艾莎的反應了嗎?
    ,她們的劇情主線從開頭就是以往公主系列的妹妹安娜與王子的相遇,但之後的故事卻是被網友在迪士尼史上首個稱為「冰雪女王」的誕生故事。《冰雪奇緣》中的艾莎天生具有呼風喚雪的本領,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強,因為曾經傷害過妹妹安娜,所以作為童年陰影一直無法自由掌握能力,於是就逃進了深山用魔法構建了屬於自己的冰雪城堡,而艾莎華麗變身的那個場景也成了迪士尼一代名場面,「冰雪女王」就此誕生!那麼說艾莎是從那時候才顯示出女王感覺的嗎?其實並不是,這一點我們從《冰雪奇緣2》中就能了解到了。
  • 女王艾莎在線卸妝,安娜:這還是我姐嗎?
    導讀:《冰雪奇緣》兩部曲,作為迪士尼公司最成功的動漫作品,以高成本打造童話中獨一無二的冰雪女王,在過去的迪士尼公主童話故事作品中,從來沒試過的事情。這次迪士尼公司所打造的女性角色,並不簡單,不是公主級別的人物,也不是公主和王子的浪漫故事。
  • 《冰雪奇緣2》時隔六年回歸,帶著愛與冒險,艾莎身世之謎被揭曉!
    導讀:時隔六年時間,動畫電影《冰雪奇緣2》重新登錄內地,艾莎與安娜姐妹情深的情節仍在繼續,並且在國內引起了觀眾們巨大的反響和熱議。而且在第二部動畫電影《冰雪奇緣2》中,主要講述了艾莎魔法身世起源,以及艾莎、安娜父母出海遇難的真相!
  • 冰雪奇緣:當艾莎換上披肩長發,艾莎更顯自由與親和
    當艾莎換上披肩長發,卻給我們營造了另外一種驚喜,艾莎整體形象更顯自由與親和。休閒戰士服和披散頭髮的碰撞在《冰雪奇緣2》的預告中,艾莎亮相了最新的造型,艾莎身著的是一套休閒戰士服,將頭髮隨意披散在肩上,沒有了頭髮紮起時的緊張嚴肅,更多的是溫柔體貼,如果是身著戰士服扎著頭髮是御姐女王,那麼將頭髮散開來時的艾莎,無疑是溫柔的。
  • 迪士尼公主集體變胖,艾莎變成一個「球」,你還會愛她們嗎?
    你還會繼續愛她們嗎?安娜公主是《冰雪奇緣》中的真男主,她和艾莎超越「親情」的那種感情著實讓人羨慕。動畫中的安娜開朗、勇敢又有點小性子。橘黃色的長髮綁著兩條馬尾辮,看起來非常的平易近人,一點都沒有公主的架子。而當她變胖後,著實驚到了我,這雙下巴讓卡密娘望而卻步。白雪公主號稱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邪惡的王后為此不惜僱傭獵人殺害她。
  • 童話鎮艾莎是哪一集 童話鎮艾莎在哪一集出現
    《童話鎮》中艾莎的扮演者是喬治娜·海格,那你知道童話鎮艾莎是哪一集出現的嗎?下面就來看看童話鎮艾莎在哪一集出現吧!  《童話鎮》系列電視劇中,艾莎在《童話鎮》第三季的最後一集有出現,而《童話鎮》第四季的前部分主要講述的就是艾莎的故事。
  • 艾莎女王「卸妝」現場,大眼睛讓人實名羨慕,這才叫做天生麗質!
    《冰雪奇緣》這部作品自第一部在2013年上映之後就給觀眾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不管是鮮活的人物形象,還是優美的配樂,或者華麗的服飾還有精緻的畫面都受到了粉絲們的一致好評,也讓我們再一次看到了迪士尼的實力,所以在《冰雪奇緣2》還沒有上映時就已經備受矚目。
  • 《冰雪奇緣2》這是一個更黑暗、更成熟的故事
    全新的劇情故事,同時加入新的的動畫角色共同陪伴公主探尋體內魔法奧秘及背後的神秘力量!此次《冰雪奇緣2》走出阿倫黛爾,帶領觀眾見證更廣闊的天地。不少觀眾稱讚本片呈現了「比第一部更宏大的世界觀、更震撼的魔法場面」;更有影評人表示,「當你還停留在艾莎揮手一下就是冰天雪地的記憶中,第二部艾莎女王已經足踏暗海,駕馭冰馬,馳騁冰川之間」;「多處場面壯觀得像真人史詩大片,魔法森林的奇觀和艾莎的冰雪魔法,一定要在大銀幕上欣賞!」
  • 迪士尼公主最炫「和服」風,個個顏值升華,白雪和艾莎誰更美呢?
    動畫中迪士尼公主不僅穿著一身華麗的西洋風舞裙,她們更是代表著不同國家的民俗風情,但在諸多公主裡面卻唯獨缺少了代表日本的公主。而當迪士尼公主們穿上「和服」這種充滿日式風情的服飾後,她們會有多美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個個顏值升華,最炫「和服」風的迪士尼公主吧。
  • 迪士尼公主漢服亮相,木蘭英姿颯爽,茉莉成為俠女,艾莎變身祥瑞
    迪士尼公主樂園的關鍵詞是夢幻般的華麗、絢爛而瑰麗。在這樣的品牌形象下,大家自然對迪斯尼公主的服裝也非常期待。 因此,在迪士尼作品的正篇內容中,迪士尼公主們拋棄了自己過往的固有印象,換裝的頻率越來越高之外,但是很多創作者們仍然對這種固定風格的衣服感到不滿意,選擇了使用更多樣、更華麗、更有特色的服裝來裝飾迪士尼的公主們。
  • 冰雪奇緣2 | 艾莎傾倒眾生的魅力到底源自哪裡?
    艾莎高唱Let it go華麗變身的那一段,簡直看一萬遍都不夠,只有在那一刻,艾莎才變成了真正的女王。而這次的第二部主要講的是「找到自己」:艾莎回到艾倫戴爾後和家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但是她總覺得自己不屬於這裡,總覺得遠方有聲音不停呼喚自己,直到有一天,她下決心進入未知領域冒險,並最終找到了自己真正的歸屬之地。
  • 《冰雪奇緣》中的安娜和艾莎原本不是姐妹嗎?揭秘艾莎最初的設定
    我們一起來看看在《冰雪奇緣》的原始情節中,安娜和艾莎是不是姐妹?這裡面有很多你不知道的事情以及幕後小故事,別忘了關注哦。 在《娛樂周刊》的一次採訪中,該片製片人彼得·德爾·維奇解釋了他們對這部電影的最初計劃:「剛開始的時候,安娜和艾莎並不是姐妹。他們甚至都不是皇室成員。所以安娜不是公主。艾莎自稱是白雪皇后,但她是個惡棍,是個十足的壞蛋——這更像安徒生的童話。
  • 敖丙×艾莎跨國組成「雪餅」CP,7成網友贊成,你喜歡嗎
    (圖源網絡,侵刪致歉) 只要細心觀察就會發現,在大多文藝作品中都離不開「愛情」這個主題,而人們對於愛的追求也是亙古不變的,從多年之前的《紅樓夢》再到現在的《狐妖小紅娘》,不管是不是主打愛情故事的二次元作品,總會加入愛情成分。
  • 冰雪奇緣2:艾莎女王一鍵換裝,觀眾被美到落淚!這畫面A爆了!
    也相信很多人都看過迪士尼的公主系列,不過當看到《無敵破壞王2》,眾公主登場的時候,才發現艾莎跟一貫的公主是真的不同。要知道她可是女王啊,也是唯一一個靠自己就可以反殺的公主。在《冰雪奇緣》中,也沒有男人出來拖艾莎的後退,全靠艾莎自己撐起一片天。
  • 看完《冰雪奇緣2》家長都陷入了被艾莎支配的恐懼
    這個冬天,所有家長都陷入了被艾莎支配的恐懼。「艾莎」兩個字在家長耳邊360 度全天候無死角循環: 「我要聽艾莎的歌」「我要穿艾莎的裙子」「我的英文名叫Elsa」更有一個班15 個女生叫艾莎的盛況,喊一聲艾莎,跑過來一群。家長表示:我30多歲已婚猛男猛女,竟然砸在了這個小妞手裡。
  • 冰雪奇緣2丨艾莎能力之謎背後還有一個特戳淚點的彩蛋
    盼星星盼月亮地盼了六年《冰雪奇緣2》終於上映啦~全面升級的史詩續集終於華麗歸來
  • 冰雪奇緣:拍真人版電影你會看嗎?特效雖華麗,情節有點低齡化
    迪士尼公司最近開始翻拍以往的迪士尼童話故事,而且取得了不錯的口碑。以最近的《阿拉丁》真人版電影,以一種唱跳的方式來重新演繹真人阿拉丁童話故事,的確令人耳目一新。迪士尼公司製作的這麼多童話故事電影,最經典最成功的要數《冰雪奇緣》了,冰雪奇緣拋棄了以往童話公主王子的愛情故事,主打姐妹深情,成為了一部經典之作。而且《冰雪奇緣2》還在未來幾個月將會播出。
  • 迪士尼公主變成「反派」,艾莎很很粗魯,小美人魚黑化太可怕!
    小美人魚從小無憂無慮的小美人魚,自從遇到王子,腦子裡就只剩下了「愛」這個詞。如此單純善良的愛麗兒,有時會成為反派嗎?是的,當王子背叛她的時候,你看到牆上釘著一把匕首的王子的照片了嗎?整個愛麗兒人都在黑化,甚至他身邊的比目魚也跟著黑化,和小美人魚一起開始了狩獵。
  • 冰雪奇緣從第一季到第二季,艾莎的所有形象
    艾莎的一生猶如一首的優雅的樂曲,曲折的經歷如同此起彼伏的樂章,引人入勝;而艾莎善良與不屈的性格,更是賦予樂譜以靈魂,始於外貌,忠於人品,這點在艾莎身上同樣適用。冰雪奇緣之所以經典,不僅是它所創造的魔法世界,更是因為每次重新觀看冰雪奇緣,都會產生不同的感受,見到艾莎的成長,我們會或感動、或欣喜。在充滿童趣的年齡,艾莎也與所有小朋友一樣,喜歡遊戲與玩鬧。此時的艾莎是一位調皮的小搗蛋,金色的頭髮與靈動的眼神,賦予了她與生俱來的高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