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講故事:《武技》,一個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故事

2020-12-24 會講故事的明月

先講故事,說在山東淄川縣有個姓李的富家公子,我們就叫他小李,這個小李從小喜歡練武,性情豪爽,愛結交武林中人。

一天,小李正在後院練武,家人來報說來了一個化緣的僧人,小李本來就是豪爽之人,又樂善好施,就讓家人把僧人請進家中,好吃好喝招待。僧人吃飽了很感激,見他院子裡放著兵器架子和石鎖等練武用具,便說:「看樣子公子是個愛習武之人,我曾在是少林寺呆過,有點武藝在身,願意教給你。」小李聽了非常高興,就請僧人住在家裡的,並給他供給豐盛的夥食,從此每日跟僧人學武。

學了三個月,小李自覺武功大增,不禁洋洋自得起來。一天僧人問他:「公子,你覺得武藝學得如何?」小李回答說:「行了!師傅,您的武藝,我已都學到手了!」僧人聽了,笑著讓他練練看。小李也不推辭便脫下外衣,練了一套少林長拳。只見他一會兒像跳躍的猿猴,一會又像飛舞的仙鶴。練完後,小李氣不長出,很驕傲地站在那裡。僧人看他練完笑笑說:「還不錯。你既然已全部學到了我的武功,就讓我們來比試比試,分個高低。」

這小李也早想與僧人較量一下。於是二人便拉開架勢,你一拳我一腳地打在了一起。誰知才交手幾合,小李就被僧人一腳踢得仰面朝天,跌在了一丈開外。僧人跳出圈外拍手大笑說:「公子你還並沒學到我的全部功夫啊!」小李趴在地上既慚愧,又沮喪,便請師傅繼續教他。僧人又教了十幾天,就告辭說少林寺有事要離開,臨走時叫小李自己在家安心習武,不要出去惹事,在外邊也不要提他這個師傅。

僧人走後,小李繼續每天按僧人的要求練武。此間小李和不少高手過招,都取勝了,方圓百裡之內很少能碰上對手。這讓小李不由沾沾自喜,覺得自己這武功也算天下無敵了。

轉年,小李去濟南辦事順便會幾個武林中的朋友。一天他和朋友在街上見一個帶發的少年尼姑正在擺場練武,四周擠滿了圍觀的人不時發出喝彩之聲。小尼姑練了一會,對眾人說:「我一人在這裡翻來復去地練,也太冷清了。有哪位行家,請不妨下場來一起切磋一下!」小尼姑一連招呼了三遍,大家面面相覷,始終沒一個下場的。小李在一邊看了,心想,不就是個小尼姑嗎?有何本領。於是他分開眾人來到場中。小尼姑見有人應招,很高興。兩人稍作謙讓便打在了一起。才交手幾回合,小尼姑忽然跳出圈外,拱手說:「公子你這是少林派的拳法。請問你師傅是誰?」小李開始不肯說,因為僧人臨走前叮囑過他。怎奈小尼姑再三詢問,小李只得把師傅說了出來。小尼姑聽後拱手說:「原來憨和尚是你師傅,既然這樣,我們不必較量了,我甘拜下風!」

小李見對方認輸有些不甘心,自己還沒展示武藝對方就認輸了,於是再三要求和她比試一下,而小尼姑堅決不肯。此時圍觀眾人也都在一邊慫恿二人比試一下,小尼姑無奈只好說:「你既然是憨和尚老師的弟子,那我們都算同門,那就點到為止,」小李見小尼姑一直示弱,心想你雖然也出自少林,但一個女流有什麼本領,看我如何打敗你。

於是,兩人重新打在了一起。可剛打幾合,小尼姑忽然又住手不打了。小李不解地詢問緣故,小尼姑只是笑著,也不說話。小李以為她膽怯了,非要和她比到底不可,小尼姑只好又動手。沒幾下,小李發現對方一個破綻,便飛起一腳向小尼姑踢去,哪知小尼姑並不躲閃而是併攏五指,手掌像利刃一樣,往下輕削小李的小腿。小李只覺膝蓋下一陣巨痛,像被刀斧砍中了一般,一下子摔倒在地,再也爬不起來。小尼姑見小李倒地,忙笑著說:「太冒犯公子了,請不要見怪!」而此時小李已經疼得滿頭大汗,腿也動彈不得。後來小李被朋友背了回去,養了一個多月能下床。傷好之後的小李銳氣全無,再也不敢輕易與人比武較量了,每日在家中閉門專心練武。

又過一年,一天忽然師傅來家中看他,小李便向師傅講述了這件往事。師傅聽了大驚說:「你也太魯莽了!惹她幹什麼!這尼姑是少林高手,長的年輕實際與我我相仿,輩分比我還高。幸虧你先把我的名字告訴了她,不然,你的腿早就斷了!連我也要讓她三分。小李聽罷驚出一身冷汗,羞愧的無地自容,心說:「人不可貌相,真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呀」。

從此小李便又把僧人留在家中,每日與僧人研習武藝。轉年小李變賣了家產和僧人一起外出雲遊尋訪武林高手,後來便隨僧人在少林修行習武,經過幾十年苦練,小李最終成為武林高手。

明月點評:上面這個《武技》的故事出自蒲松齡的《聊齋志異》,講述一個愛好習武的青年與少林高僧學藝不久就自認天下無敵,結果被另外一位少林高手輕易擊敗的故事。而故事結尾關於青年悔悟繼續修行成為武林高手的部分則是明月為了故事更完整更有意義而加的。其實這也應該是蒲松齡先生要表達的意思即:學無止境,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只有勤學苦練才能有所成就。

而故事中這個年輕的習武者小李自認為跟師傅學了幾個月就得到了少林真傳,在沒遇到高手時覺的無人能敵,那知在真正高手面前變得不堪一擊。好在後來能悔悟也算虧沒有白吃。雖然小李是書中人物,但現實中這樣的小李又有多少呢?

相關焦點

  • 佛教:一個小故事,詮釋何謂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很多人也許會好奇,自己也想低調啊,可偏偏卻控制不住自己,那麼今天就用這樣一個小故事,向大家詮釋何謂人外有人,天外有天。02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南北小禪師在李當心禪師門下學習了3年佛經禪道,自認為學有所成,道行高深,不免心生驕傲之心。
  • 丁真接受採訪否認自己帥,明確表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丁真謙虛地說他並不覺得自己外貌上有優勢,並沒有網友所說的那麼帥,而且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別的地方肯定有其他好看的男孩子。丁真的話在情商上確實很高。儘管他沒有看過書,但他非得的謙虛低調很容易就拉好感。當天丁真仍然穿著傳統的藏族服飾。儘管他的臉頰很黑,但他仍然可以看到他的五官非常英俊。
  •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要忘記低下頭,保持謙卑的態度,踏實做事,反而讓別人更高地看重你!
    自此,呂成就變了一個人,工作兢兢業業,謙虛謹慎,對別人尊敬有加,趕車的時候頭也不昂得那麼高了。晏嬰很快地發現他的車夫呂成的變化,就詢問緣由。晏嬰得知實情之後,對呂成看高一籌。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晏嬰覺得呂成的品質、才能已經能獨當一面了,便推舉呂成成了大副,就相當於現在的文職高官。自此,呂成從一位駕車的人變成了一位坐車的人。
  • 講故事勝於講道理,人人都會聽故事,但講故事卻少有人會
    俗話說:聽故事勝於聽道理;講故事也勝於講道理。故事,本身有其巨大的魅力。可是,人人都會聽故事,但講故事卻少有人會。那麼,我們究竟該如何講好一個故事呢?簡單來說,故事應該講述發生的事情是如何影響某個人,而這個人正力圖實現一個困難的目標,最終這個人是如何變化的。也就是說一個故事包括某個人、發生什麼事、遇見什麼困難、有何變化和作者的觀點這五個方面。
  • 陳德森《一個人的武林》,聽「有故事的人」講故事
    聽一個有故事的人,講故事給我們。陳德森導演最新作品《一個人的武林》院線上映中點擊閱讀原文,查看精選文字版,快速了解,不費流量第一講: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其實我今天講的命題是個人的一個遭遇,其實我連帶想和大家講,如果大家要進入這個行業,如果要證明自己沒有錯,你的想法是對的時候,你一定要堅持。
  • 聽,風在講故事:明月聽風
    明月聽風女,晉江文學網駐站作家。已創作《寵妻江湖路》《逢魔時刻》《融巖》《三嫁》《喂,別亂來》《跟你扯不清》《尋郎》等作品。寫作風格以輕鬆路線居多。聽風是個喜歡講故事的嘮叨鬼秉承三不三有原則:不虐不NP不悲劇!有感情有激情有劇情!
  • 明月幾時有?月亮的故事,夢幻又有趣
    古往今來,天空中的那輪明月,實在是吸引了太多人的目光。詩仙李白淺白的詩詞孩子們耳熟能詳:「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蘇軾發出問題傳唱至今「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更有詩人一個人喝酒,感嘆「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 【聽故事】謙虛胡蘿蔔:魯班收徒弟
    故事演播:魔法兔大禮帽 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珞珈山小學:謝羽彤就像魔法兔大禮帽要給你講的這個故事《魯班收徒弟》,故事裡的張靈就是從不謙虛到謙虛,讓自己有了不少長進呢。我們來聽聽吧。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就像故事裡告訴我們的,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一個人再優秀,也總會有比他更優秀的人。張靈雖然心靈手巧,但魯班的技藝確實比他優秀,張靈意識到這一點後,謙虛地拜魯班為師,學到了更多高超的技藝,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了。
  • 一家咖啡書店,如果有人講故事,就肯定有人在聽
    一家咖啡書店如果有人講故事就肯定有人在聽
  • 美芳法官講故事 | 線內線外
    美芳法官講故事 | 線內線外 2020-03-03 15: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融合朝堂之高與江湖之遠,《秦時麗人明月心》好好講故事勝過一切
    傳媒內參導讀:《秦時麗人明月心》巧妙地將朝堂之高與江湖之遠融合,嬴政身居朝堂高位,韓申、荊軻出自江湖,三人因麗姬產生交集,擴展了格局,創造了更多故事的可能性。 在筆者看來,這部劇能夠取得開門紅,好好講故事的創作思路是主因。電視劇本質上比拼的就是故事講述能力,內容、人物、製作三方面缺一不可,這也正是一部好劇成立的基本要素,《秦時麗人明月心》確實做到了。
  • 贈書 | 李靜睿《北方大道》:故事依然會有人講下去
    很久沒看中生代這批作家的小說集,去年一整年都在看些稀奇古怪的書,日本的妖怪或者南美的巫術,中產的生活離我很遠,李靜睿寫起來駕輕就熟,這本來也是她的生活,從南京大學法律系畢業後,做了八年法律記者,在自貢、北京、紐約和東京都有或長或短地停留過,丈夫是有名的」公知「,她在微博上很活躍,發書評或者貓的照片,有人讚美也有人不那麼喜歡。
  • 《天涯明月刀》評測:講了太多文創故事 卻始終沒能做好一款遊戲
    《天涯明月刀》評測:講了太多文創故事 卻始終沒能做好一款遊戲
  • 《琵琶記》的故事: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大家好,我是明月長照!最近寫的都是戲曲,越寫越發覺得中華民族的瑰寶是多麼璀璨。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琵琶記》的故事《琵琶記》是元代著名的戲曲之一,出自著名戲劇家高明。高明字則誠,號菜根道人,元未明初人,四十歲左右中了進士,曾在杭州等地作過小官。
  • 「凱叔講故事」:故事講太好, 孩子睡不著
    《長恨歌》下崗了,王凱就開始講故事。普通小孩都喜歡反覆聽同一個故事,聽到背得下來才高興。可噹噹偏不,她記性好,又不聽重複的故事,王凱只能每天講三四個睡前故事,變著花樣來。大女兒噹噹和小女兒小米是幸運的,爸爸是講故事的好手。王凱聲音好,經驗豐富,還會從女兒的呼吸變化中觀察故事的效果,並隨時作出調整,聽過他故事的孩子都離不開他的聲音。
  • 吳念真講的故事
    (一) 重逢——吳念真 一個人做生意失敗了,只好去開計程車有一次他突然發現上車的乘客是他的前女友,而且是他最得意的時候拋棄的前女友,那當然是不好意思相認了嗎?
  • 電影《明月幾時有》背後的歷史故事
    上周日一個人去看了一場電影《明月幾時有》。
  • 明月曾照江東寒講什麼 明月曾照江東寒好看嗎
    最近熱播的古裝武俠青春劇《明月曾照江東寒》改編自丁墨同名小說,上線後憑藉其火熱的IP和劇中個性鮮明的人物而迅速收攬高熱度、高收視,其中青年演員於朦朧飾演的林放一角外表內斂,聰明有趣,一反往日高冷形象,更是收穫粉絲無數。那《明月曾照江東寒》講的什麼故事呢?一起來看看《明月曾照江東寒》劇情介紹吧!
  • 以前村裡老人講的鬼故事
    村裡老人講過的鬼故事以前村了老是停電,一沒電了我就和幾個小夥伴就去聽我三爺爺聽他講故事,沒電了講鬼故事更刺激,我三爺爺是村裡最會故事的人。有一次聽三爺講了關於我們村的故事,我們村有一個80多歲的老太太,從我記事時他家裡就只有他自己一個人,很少有人去他家,這次三爺爺就給我們講了關於他的故事,原來老太太不是我們這的人,老太太是民國時期的上海人,後來遠嫁到我們河南的,他的男人是我村的李振東我們都沒見過,三爺說我村的李振東比他大12歲,有個外號叫李洋人說的是他見過世面
  • 楊逍與紀曉芙的另類愛情故事 | 明月 俠說八道
    回到《倚天屠龍記》,我們不難發現金老爺子其實花了很多筆墨都是在講一個問題:門戶之見。張翠山和殷素素,一個武當少俠,一個魔教妖女,因為門戶問題,夫妻雙雙殞命。少林因為門戶之見,弄得門下弟子不和遠走西域,張三丰也被迫出走少林。後來,張無忌混得順風順水,坐擁美女,身披絕世神功,也是因為他做事只憑善惡,從不在意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