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者評讀平措扎西新書《尋跡——在珠穆朗瑪峰腳下》

2021-01-09 中國西藏網

  中國西藏網訊 「當我用粗糲的方言,引薦故鄉日喀則時,常常感到力不從心,就像家中有豐富的食材,卻做不出讓客人滿意的飯菜。」11月20日,平措扎西文化散文《尋跡——在珠穆朗瑪峰腳下》研討會在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召開。

  與會專家學者認為,深入研討《尋跡——在珠穆朗瑪峰腳下》一書的思想內容與藝術特色,對更好地保護傳承民族文化具有重大意義。同時對西藏作家如何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促進創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圖為平措扎西文化散文《尋跡——在珠穆朗瑪峰腳下》研討會現場 攝影:王媛媛


圖為平措扎西新書《尋跡——在珠穆朗瑪峰腳下》 攝影:王媛媛

  平措扎西是西藏著名的藏漢雙語作家,曾獲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中國曹禺戲劇獎、全國少數民族曲藝創作一等獎等。出版有文化散文集《世俗西藏》《西藏古風》,中短篇小說集《斯曲和她五個孩子的父親們》,紀實文學《藏地追夢人》藏漢兩種文本,曲藝作品《平措扎西小品相聲集》兩本,是一位深受西藏讀者和觀眾喜愛的作家、劇作家。

  《尋跡——在珠穆朗瑪峰腳下》一書是平措扎西曆時7年創作完成的文化散文。談及此書的創作緣由,平措扎西在該書後記中寫道:「青春已逝,年歲增長時,那個叫『故鄉』的名詞,就像一股清泉,時時滴入到血液中,讓我處處感受到她的存在,感受到她的博大,感受到她對我的滋養。於是,有了報答她的衝動,萌生了書寫這片厚土,揭開她神秘面紗的欲望。」

  這本書以年楚河流域廣袤的農耕文化為背景,深入挖掘地域文化、歷史傳說、人物故事的同時,關照現實背景下西藏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喜人景象。平措扎西走遍了日喀則的每一個縣,採訪了許多能說出這片土地隻言片語的人,寫出了許多未曾挖掘的人文景觀。

  文學博士、著名文學評論家李美皆認為這本書是田野調查之書、是行走的文化散文、是獻給故鄉哈達的情感之書、是故鄉人物誌,更體現了日喀則的民間語言。「這本書所體現的文化擔當和學者嚴謹值得敬佩。」

  著名作家方格子以非虛構寫作者的身份分享了她個人的閱讀體驗。「閱讀平措扎西的文字時,我的腦海裡總是浮現出作家吃著乾糧氣喘籲籲行走的身影,這樣的形象不經意間與他筆下的眾多人物有了某種契合。」同時,方格子認為此書有著渾然天成的文學氣質。獨具藏地文化意味的言語,使得每翻一個篇章,都會有動人的小細節。

  「我自認為對後藏風俗風情有所瞭然,但是看了這本書,我就覺得有些我的視角又太偏頗了,有些我就滿足比較表層的理解。」 在西藏工作、生活幾十年的西藏文聯名譽主席、西藏美術家協會主席、著名畫家韓書力已去過日喀則超百次。他認為這是一本接地氣、更富有後藏地方的人間煙火氣息,以及後藏農牧區犄角旮旯的泥土氣息的書,「讀起來覺得親切、自然。」

  西藏美術家協會顧問、著名畫家、評論家餘友心認為平措扎西的《尋跡》將

  西藏的民間文化、民間生活、民間情懷表達得淋漓盡致。作品中呈現的後藏民間生活、民間文化等具有普世價值。(中國西藏網 記者/王媛媛)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尋跡東莞》新書發布 37萬字記錄東莞城市故事
    當天,南方日報東莞新聞部攜手碧桂園莞深區域,精心打造的《尋跡東莞》一書終於揭開神秘面紗。在新書發布會上,東莞本土主流媒體和駐莞媒體代表、嘉賓30餘人現場見證這一時刻。東莞市曲協常務副主席安冬,以及《尋跡東莞》締造者雙方代表——南方日報東莞新聞部主任江強和碧桂園莞深區域助理總裁王麗莎。
  • 我院上海援藏專家赴定日縣扎西宗鄉衛生院 開展醫療幫扶工作
    近期,日喀則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組團式」援藏醫療隊領隊、日喀則市人民醫院黨委書記萬興旺同志,帶隊赴定日縣扎西宗鄉衛生院開展醫療幫扶工作,上海市「組團式」援藏醫療隊員、醫院各科室援藏專家隨同前往。
  • 《中國新歌聲2》總冠軍扎西平措實力如何?扎西平措背景資料來頭不小
    這位歌手叫扎西平措,來自日喀則。他在《一面湖水》的高潮階段創造性地加入了藏語說唱,將原來舒緩優美的歌曲演繹到勁爆十足,並最終選擇了劉歡老師的站隊。那麼,這為震撼全場的歌手扎西平措是誰呢?小編來給諸位扒一扒。扎西平措來自珠穆朗瑪峰的家鄉——日喀則,目前是當地中學的一位數學老師,其實他還兼任過物理老師。在此之前,扎西平措就是位小有名氣、實力雄厚的歌手。
  • 「影像攀登者」在珠峰腳下的40多個日日夜夜
    新華社北京6月19日電(記者普布扎西)6月19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影像攀登者」在珠峰腳下的40多個日日夜夜》的報導。 (小標題)初識珠峰青藏高原本是一座山,每一座山峰又是高原母親身旁逐漸長高的兒孫。珠穆朗瑪峰,板塊「角鬥」的產物,挺拔在世界第三極。
  • 勘測攀登隊再次站在地球頂端 珠穆朗瑪峰高度測量任務於2020年完成
    新華社特約記者扎西策林登山運動員在山頂上進行勘測工作。新華社特約記者扎西策林2020年珠穆朗瑪峰海拔測量小組正在向珠穆朗瑪峰的頂峰前進。新華社特約記者扎西策林2020年珠穆朗瑪峰海拔測量小組正在向珠穆朗瑪峰的頂峰前進。
  • 珠穆朗瑪峰的新「身高」
    這是珠穆朗瑪峰的新「身高」。昨天(12月8日),中尼兩國領導人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8848.86米。這也意味著,15年前測量的8844.43米珠峰「身高」成為歷史。測量歷程60年三次「攻頂」作為世界最高峰、「地球第三極」,珠穆朗瑪峰也被稱為「聖母峰」。
  • 金橋碧雲美術館推出「童年玩具尋跡展」
    6月21日至8月2日,金橋碧雲美術館推出自主策劃的收藏系列展覽《「你去哪裡了」 —— 童年玩具尋跡展》。本次展覽有幸邀請到當代知名藝術家馬良,經過精心策劃,我們與上海市收藏協會玩具收藏沙龍會員朱宇翔展開深度合作,促成了此次《 「你去哪裡了」 —— 童年玩具尋跡展》。玩具,是每個人成長曆程中不可或缺的記憶,我國玩具產業的興起和新時代社會發展的背景有著密切聯繫,而其中,「上海製造」是在這個發展大潮中的關鍵詞。
  • 2017中國新歌聲第二季總冠軍為什麼是扎西平措 扎西平措實力如何...
    扎西平措實力如何個人資料一覽藏族人天生就有好嗓子,這一點不僅已經被第一期節目中的次仁拉吉證明,也將被今晚登場的扎西平措證明。扎西平措堅信,在音樂的世界裡,可以像白雲一樣自由地歌唱,像藍天一般通透地生活。
  • 泰山尋跡12:走進泰安銀飾製作 感受傳統手工下的奇技「銀」巧
    在泰山腳下,有這麼一位銀飾製作的手藝人,始終在銀飾製作的這門技藝上努力前行著,他就是玉祥老銀匠第五代傳承人張君偉。泰安玉祥老銀匠純手工銀首飾製作技藝,始於清代晚期,歷經五代手藝人的努力形成了獨具匠心的地方風格,深受全國各地客戶的喜歡。技藝集飾品的鑲嵌、壓制、焊接、掐絲等多道工藝工序,製作方式別具一格。
  • 藏族學者談藏語術語標準化意義
    藏族學者談藏語術語標準化意義作者 李晗雪 楊程晨沿318國道進藏,遊客們時常對藏族百姓的名字產生疑惑:從康定到拉薩,相同藏語寫法的名字譯成漢語卻有了「兩副面孔」,次仁變為澤仁、索朗成了斯郎、強巴改為向巴。圖為記者在北京拍攝的現已出版的藏語術語標準化工作成果。
  • 關於公布青年岐黃學者支持項目網上初選專家名單的公告
    根據青年岐黃學者支持項目遴選工作的安排,按照遴選工作辦法規定,現將網上初選專家名單進行公布(按姓氏筆畫排序)。丁 櫻、馬烈光、王 玉、王 平、王 軍、王 豔、王 停、王 慧、王慶國、王垂傑、王曉燕、王寬宇、王毅剛、方朝義、玉蘇甫·買提努爾、左錚雲、盧健棋、申春悌、冮順奎、達瓦次仁、劉 軍、劉 毅、江維克、許建秦、孫 波、嚴曉華、李 加、李葉雙、李先加、李更生、李佃貴、楊 駿、楊廣源、楊文明、楊本扎西、楊志波、楊國旺、連 方、肖小芹、肖魯偉、吳松鷹、邱智東、谷曉紅、宋虎傑
  • 「東山尋跡」| 一份帶你無縫對接30年代的劇場指南
    「東山尋跡」發生的20世紀30年代,是一個異彩紛呈的時代。在西方,經歷過新藝術運動後的文化界充滿活力;在東亞,傳統美學與西洋流行融合交匯,碰撞出充滿設計感的大眾文化。除了充滿魅力的時代背景,本次戲劇巡演還匯集了四個藝術空間,由發生藝術節主辦,實在是不容錯過的珍貴體驗。
  • 宗庸卓瑪和扎西頓珠:明星母子的藝術人生
    她還是一位好妻子、好媽媽,她把滿腔的情和愛傾注到家庭,對患病的丈夫不離不棄、相濡以沫,並培養出優秀的兒子——青年歌手扎西頓珠……她就是從梅裡雪山飛出來的金鳳凰——宗庸卓瑪。那麼,出生在雪山腳下一個偏僻小山村的宗庸卓瑪,如何一步步走上了歌唱道路?她和青梅竹馬的丈夫,有著怎樣相濡以沫的感情故事?她又如何培養出充滿音樂細胞的陽光王子扎西頓珠?
  • 扎西平措《阿若》MV正式上線 草原少年太空追夢尋初心
    新年伊始,藏族實力歌手扎西平措發布單曲《阿若》MV,雪域藏腔與炫酷超時空民族風的畫面結合,絕對可以說是一場精彩紛呈的視聽盛宴。《阿若》MV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本次最大的驚喜:科技感十足的「蘭博基牛」,這與扎西濃濃的藏腔聲線、獨特的異域旋律交織,天然悠遠千山一碧的雪山草原又與蒼穹無邊懸若日月的外太空相映,展現出別樣的賽博朋克之感:迷幻動感的旋律在巔峰時刻裡肆意張揚,像騎著馬穿梭在城市的光怪陸離中,宣洩著,撒野著。
  • ≡ 陶輝 | 群展「尋跡」 | 香港K11 Art & Cultural Centre
    圖片由K11 Art Foundation提供Image courtesy of K11 Art Foundation正在展出 Current Exhibition群展 Group Exhibition 「尋跡
  • 扎西平措同志追悼會在拉薩舉行
    扎西平措同志的遺像懸掛在悼念廳正中央,遺像的兩邊書寫著輓聯「青山綠水長留生前浩氣,蒼松翠柏堪慰逝後英靈」。 大廳正中央的鮮花叢中,安放著扎西平措同志的遺體,上面覆蓋著中國共產黨黨旗。  自治區主要領導陳全國、向巴平措、白瑪赤林、郝鵬、吳英傑、崔玉英、洛桑江村、金書波、尹德明、公保扎西、秦宜智、齊扎拉向扎西平措同志敬獻了花圈。
  • 年楚河畔青稞香——扎西頓珠的赤子情
    新華社拉薩4月8日電 題:年楚河畔青稞香——扎西頓珠的赤子情新華社記者李鍵大學畢業前夕,藏族小夥兒扎西頓珠艱難作出選擇:放棄北京的生活,放棄年薪20萬元的工作,放棄公務員崗位,回到故鄉西藏「搞」起了青稞。剛回鄉的那段日子,扎西頓珠有些不甘心。然而,短短幾年,家鄉的水磨坊,把青稞磨成糌粑的同時,也磨鍊了他的心性。
  • 傳視影視精品大劇啟動 金牌編劇尋跡《馮夢龍》
    傳視影視精品大劇啟動 金牌編劇尋跡《馮夢龍》   搜狐娛樂訊 在影視產業一片熱衷討論IP話題時,傳視傳媒在中國古典文學中找到了創作源泉。 http://yule.sohu.com/20150701/n415980398.shtml yule.sohu.com true 搜狐娛樂 http://yule.sohu.com/20150701/n415980398.shtml report 1540 傳視影視精品大劇啟動金牌編劇尋跡
  • 《民國諜影》完結近半年,尋青藤新書來襲,雙十節上午十點起點見
    休息了近半年的起點新晉大神尋青藤在今天晚上快八點的時候突然發布新書預告了,真是令人意外。
  • 《治道》新書發布及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首席專家、北京大學中國戰略研究中心名譽理事長方立,北京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王浦劬,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王正毅等出席新書發布及研討會。北京大學中國戰略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清華大學教授王宏廣主持新書發布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