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故事中會經常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在上一階段與主角或者主角團實力不分上下的反派/配角,在經歷過某個事件之後,為了凸顯主角或者下一個故事階段新出現人物的能力,往往會被強制弱化,降智甚至退環境。這種展開是非常容易凸顯新對手的實力和主角實力(或者說主角成長)的,熱血漫畫中也很常用,但是致命的點就是之前的角色戰鬥力就很難再跟上第一階梯了。
但柯南和熱血漫畫不同的是,它沒辦法凸顯戰鬥力。格局上講它是個看智力,看情感的故事。初期人物的形象都是通過案件、智鬥和細節一點點飽滿起來的,就像我之前說的琴酒前期的壓迫力都是因為他是有壓倒性的表現,但是朗姆現在除了無數張嘴巴吹他是NO.2,目前實質意義上做的貢獻還沒有伏特加這麼多年給琴酒開車的貢獻多。
沒有案件,就沒有影響力。而且案件是沒法用戰鬥力衡量的,為了讓新角色演繹精彩的案件來凸顯他更強的實力,老角色要麼只能降智,要麼只能邊緣OB。
對比一下M5和M13時的感受,M5的那種緊迫感到M13這裡淡了很多,因為那個時候的琴酒是殺人不眨眼的(指殺組織以外的人),聽到消息就有威脅,遇到就會喪命。
整個流程也是柯南基本在吃癟,在主角實力完全劣勢的情況下靠智力,靠團隊協作保全性命,但仍處於極大劣勢,這是能讓觀眾寒毛豎立卻又十分期待今後發展的。但到了M13的時候呢?組織這邊5個人3把槍兩桿大狙一架戰鬥直升機被柯南小蘭兩個人一個足球一個伸縮背帶打炸了,你還打什麼了。
劇場版13本來可以講一個完整故事,然而不能超越原作發展就那樣了,要不然沒法結尾了,實話說,當時的柯南起碼塑造愛爾蘭比那個啥玩意的女的組織成員強多了。
這種不平衡感和認真講故事是完全不能兼容的,你可以說它是劇場版不具有參考性,但是誰又能說得準,以後柯南大結局終場柯南被琴酒拿加特林抵著頭的時候,觀眾心裡想的一定是「完了柯南要死了」而不是「琴酒快跑啊,你打不過那個踢足球的」呢?
我仍然記得童年柯南帶給我的澎拜和感動,依然會為曾經殘陽下倚在牆邊的茶發女孩深深著迷。但對於以後的柯南,只能說,希望那些讓我們感動和被熱愛的所有角色,都能有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結局,不該再抱有期待。
【圖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會及時刪除】
小編推薦
名偵探柯南即將突破1000集,網友很疑惑:不是早就突破了嗎?
名偵探柯南:灰原哀真的喜歡柯南嗎?
《名偵探柯南》中小蘭的那些「腦補」名場面,新一表示:很無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