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一部優秀的國產動畫劇集在無數粉絲的依依不捨中宣告第一季完結。在B站上,這部原創動畫的評分高達9.7分,獲得了超過100萬條全網討論,成為今年開年以來國產動畫中最大的驚喜。
這部動畫,就是《巨兵長城傳》。
該動畫的製作歷時三年之久,是由優酷、兩點十分動漫、電動畫聯合出品的全動物三維奇幻動畫。自1月19日開播以來,就憑藉其優異的製作水準迅速吸引到了大量觀眾,全網播放量更是突破了6億!
就在4月19日,《巨兵長城傳》以一副黑馬的架勢衝出重圍,甚至超過了《喜羊羊》、《熊出沒》、《豬豬俠》等少兒向經典大IP,一舉摘得了全國電視動畫片的收視桂冠。
作為一部完全原創的全新IP,《巨兵長城傳》幾乎可以說是創造了奇蹟。
雖然是一部少兒向的冒險動畫,《巨兵長城傳》卻收穫到了大量青少年觀眾的追捧。在官方在B站發布的最新幕後採訪中,一位製作組表示「期望小朋友們都會喜歡」,結果彈幕瞬間飄過無數「大朋友們」的留言:
「23歲的小朋友表示非常喜歡!」
「不只是小朋友,大朋友們也很喜歡呀!」
「我們這些老東西也喜歡。」
那麼,《巨兵長城傳》到底有著怎樣的魔力,既在小朋友中大獲成功,又徵服了那麼多大朋友呢?
這位「多餘的英雄」,摘掉了國產少兒向動畫的低劣帽子
在許多人的固有印象中,國產少兒向動畫一直摘不掉低劣的帽子。建模粗糙,劇情和對話幼稚,動畫表演生硬,美術素材被無數次反覆回收,幾乎是敷衍小孩子的代名詞。哪怕偶爾出現製作上有亮點的少兒向作品,往往也是毫無主線推動、單元劇情無限次重複,看來看去都是那些角色和場景,然後慢慢磨去最初的驚喜,讓人開始感到厭倦。
原因很簡單,限定出場角色和場景的情景劇式動畫不需要不斷創作新的美術設計,也不用考慮主線如何編排,寫故事也不用太考慮前後連貫性,可以極大程度上節省腦力。
但《巨兵長城傳》並非如此,不同於大量的國產少兒向的動畫,它是一部有著明確主線和角色成長的冒險題材動畫。隨著主線的推進,作品中不斷出現海量的新角色和場景,每一個設計都讓人驚豔無比。
再加上極其生動的動畫表演,精美的打鬥和特效場景,讓人印象深刻的音樂和音效,可以說,《巨兵長城傳》在電視動畫中,表現出了堪比電影級的製作水準,打破了大家對於國產少兒向動畫的固有印象。
《巨兵長城傳》的主角小野是一匹白狼,然而他出生後就被遺棄了,從小被牧雲村裡的一家鹿族給養大。大眾眼中往往兇狠殘暴的狼的本性,在他的身上卻沒有絲毫體現。小野在鹿娘的養育下,反而成長成為一個陽光開朗、精力旺盛、富有冒險精神的好狼。
於是,這匹狼小時候的畫風是這樣的——
長大後依然是這種畫風——
……這不是活脫脫一隻二哈嘛!
小野從小夢想成為英雄,每天在村子裡布置陷阱,以防範有「巨兵」入侵。然而,敵人從來沒出現過,反而給村子添了不少麻煩。為此,小野沒少挨鹿娘訓。
原來在五十年前,黑峰王曾以上古遺物帝印召喚出十萬巨兵,企圖以武力吞併其他國家,徵服世界。天下陷入到一片戰亂當中,就在大陸生死存亡之時,白辰王與另外兩國的十大將神突襲殺死黑峰王,奪取了帝印。
後來,白辰王將十萬巨兵組成長城,封鎖了黑峰國,隨後帶著帝印消失,讓巨兵陷入沉睡,而十大將神則守衛長城,防備黑峰王再有異動。天下從此就恢復了太平。這就是本片標題《巨兵長城傳》的由來了。
小野卻固執的認為,巨兵總有一天會再次甦醒,侵犯村子,他夢想有朝一日成為將神,做一個保護世界的英雄。但村子裡的大家都認為,這個世界中卻已經和平了太久,並不再需要英雄。
在這裡,《巨兵長城傳》給出了一種有別於傳統少兒向動畫中的獨特英雄觀——需要英雄保護的世界,其實並非是最好的世界;只有這個世界不再需要英雄,才意味著世界迎來了和平。
然而有一天,村子的和平卻被打破了。黑峰王剎軍在追殺白辰王后人洗月公主、企圖再次奪取帝印時誤入了村子。為了守衛村子,小野挺身而出。
即便小野已經同意鹿娘了看法,但他依然相信:最好的天下,是不需要英雄的天下。但是天下是不會自己變好的,暫時還是需要我這種,多餘的英雄。
這種複雜的英雄觀,在國產少兒向動畫中實屬少見——前一次,還是8年前同樣由劉北編劇的《星遊記》。
在戰鬥中,小野無意激活了那把伴隨他長大的斷刃,召喚出名為「小巨兵」的兵形武器。
雖然用「小巨兵」暫時打退了敵人,但小野和牧雲村從此被捲入到了一場巨大的風波當中。為了守護大陸的和平,阻止黑峰王的陰謀,小野和洗月公主離開村子,踏上了他們精彩紛呈的冒險之旅。
但看似「王道」的冒險故事下,《巨兵長城傳》中蘊含的思想卻一點也不簡單。
身份認知衝突與刻板印象的探討,為孩子樹立了正向價值觀
《巨兵長城傳》更值得讚揚的一點,是它在避免刻意說教的前提下,拍出了一部真正弘揚少兒正向價值觀,同時還具有思想深度的動畫。
《巨兵長城傳》明面上的主線,是小野和夥伴們與黑峰王對抗,保護大陸和平的冒險之旅;但暗藏著的另一條線索,則是小野尋找自我和認知自我的過程。明暗兩條線,貫穿了整個第一季的故事。
小野在故事中是一條狼,但他同時也象徵著我們許多人,告訴我們在身份認同衝突中如何抉擇。同時,《巨兵長城傳》這段情節也讓我們思考如何告別刻板印象,拒絕給人隨意貼標籤的行為。
在社會中,我們也經常看到以國籍、地域、人種、民族為標籤,對某一標籤下的社群進行歧視的現象,「xxx人都是垃圾」這樣的地圖炮屢見不鮮。甚至,我們大部分人可能自認沒有歧視,但也難免逃不開刻板印象的影響。例如在很多歐美人看來,亞洲人都是學霸,看似褒揚,實則是另一種方式的刻板印象。
所以許多動畫創作者在創作者,可能心中並沒有意識到,但依然會在社會大潮的影響下不經意採用刻板印象進行角色創作。甚至在少兒向動畫中,刻板印象也屢見不鮮,而我們許多父母,也總是會在教導孩子的過程中反覆為孩子灌輸各種刻板印象。
《巨兵長城傳》的製作組用小野的故事,讓我們再次思考身份認同衝突與刻板印象這些社會話題,為孩子們的成長樹立了正向的價值觀。
不過,這種故事的深度對於小孩子來說是否能夠理解呢?在採訪中,導演高遠講道:
「我們認為每個小朋友心中都住著一個成年人,他們和成年人一樣可以理解劇情、看得懂畫質好壞。好的作品一定是能夠觸碰到人們心靈、產生共情的,我們的初衷並不是哄著孩子看,而是想要他們看的時候費點力但是越看越有味兒,通過這部片子讓孩子們能夠有點思考,能夠嘗試著去擁有夢想。」
也正是這種有深度的討論,讓《巨兵長城傳》徹底告別了以往國產少兒動畫的低幼劇情——故事可以簡單,但不一定意味著低幼,即便是成年人也可以從中獲得感悟。這種深度在國產少兒向動畫中,是極其罕見的。
一個場景死磕250小時,將中國文化與動畫連結融合
帶著「創作一部值得小朋友看的動畫」的初心,《巨兵長城傳》主創團隊花了3年時間不斷地探討、打磨,最終才完成了這樣一部優秀的作品。
在電視動畫中做出電影級的品質,在許多人看來都是不可能做到的天方夜譚。為了完成這樣的奇蹟,熬夜加班,在凌晨4點的武漢埋頭工作,成為了團隊的日常。他們只有一個想法,就是把這部動畫做好。
導演高遠曾說:
「在很多人看來,我們其實是選擇了看起來並不討巧的方式去製作這部片子。《巨兵長城傳》是我們自己的IP,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所以即使《巨兵長城傳》不是大電影,但我們依然希望能利用現有的資源把它做到最好、做到極致。」
兩點十分動漫CEO王世勇曾表示:
「我們做了3年多,過程非常難,大家做的非常崩潰,但我們想做不好還不如不做,所以我們要孤注一擲,不留退路,把所有錢都壓進去。我們兩個導演,一個做成了面癱,還有一個做成了高血壓。」
目前公司在庫原創精品動漫項目超過20個,並成功打造了《巨兵長城傳》、《我是江小白》、《銀之守墓人》等原創優秀動漫IP,作品推出後受到市場廣泛好評,獲得總計600+餘億次點擊量,多部作品入選「國家品牌建設與保護計劃」,斬獲多項國內外大獎。
《巨兵長城傳》相比於同類型少兒動畫,裡面的特效量要多很多。雖然製作團隊不乏經驗豐富的老動畫人,但也依舊算是摸著石頭過河。為此,他們不得不因為畫面效果一直達不到理想狀態而死磕到底。
例如冰流出場之後和夜羅打鬥的特效場景,從測試到完成,幾乎花了特效團隊超過250個小時的時間;
而光是漩渦雲的一組鏡頭,大家現在看到特效就是做了十多組鏡頭後,精益求精最終從中挑選出來。
而美術上,在構建清水、白辰、金沙、黑風四國時,就以國內四個典型的地貌與特色為基礎,進行了二次加工與設計。
青水國顧名思義青山綠水,採取了桂林的山作為構成的基本元素。而白辰國,因為在故事中處於大陸中央,是王都,於是借鑑了九朝古都太原,參照鼓樓而設計出皇城。金沙國,顧名思義西域,黃沙蔽日、戈壁沙灘,則採用了絲綢之路的元素,傳遞出對於不同文化的融合、碰撞而應該有的態度。而黑峰國的設計在建築造型上,則會借鑑布達拉宮的一些藏式建築。
導演嚴吉祥說:
「我們想的是,中華960萬平方公裡,我們應該將祖國的大好河山通過動畫的形式去展現給下一代去看。為了讓中國文化元素更時髦一些,我們在不斷嘗試,想讓小朋友足不出戶,也能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
抱著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以及對中國元素的運用,《巨兵長城傳》不僅在製作上達到了電影水準,更是成功將文化與動畫連接融合,在潛移默化中讓下一代感受到中國文化之美。
不僅《巨兵長城傳》受到了廣泛好評,還有一部由兩點十分動漫製作的硬核國風作品也被刷爆。
該作品同時被「共青團中央」的官方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B站官方帳號三個帳號相繼發布之後,微信瀏覽量分分鐘達到10W+。
▲各平臺發布、轉載截圖(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被團團們熱捧的視頻裡,一共展示了6張國寶擬人的圖片,這些美麗的形象皆出自於我們國內首個大型文物擬人主題IP《秘寶之國》。
▲坤輿萬國全圖
據悉,當初創作的初衷其實很簡單,就是希望將文物擬人化,用創新的方式,年輕化的表達,「讓文物活起來」,讓更多的年輕人自發地了解和宣傳優秀傳統文化,加入研究以及保護歷史文物的隊伍中來。
「文物是記憶,是痕跡,是人類的過去本身,是通向存在定義的路徑。」
▲越王勾踐劍
一首名為「千秋歲引」的國風歌曲在B站火了,六件國寶以及我們的國寶擬人作品又再次被展現在大眾眼前。
此前,大多數人都會覺得看不懂文物。所以,如果你覺得文物是死的,那我們就讓它生動起來;如果你覺得看不懂,那我們就以國寶擬人、以動畫的方式讓你看懂。
▲千裡江山圖
每一件文物,都是一個記載民族血脈的基因密碼。為了保留原味並展現不同文物各自的特色,在塑造每一件文物形象過程中,我們都會先花一兩天的時候研究節目、查找資料、打草稿,在畫人物的時候,也會去想這個人物生活的狀態和背後的故事,力求設計的可信。
▲婦好鴞尊
最終,歷史的記錄 + 節目的解讀 + 自己的感悟和想像,鑄就了每一位國寶擬人形象獨特而鮮活的個性。
塵封的歷史不會被遺忘,會有人在適合的時候將它喚醒。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狂歡中有了一層更加年輕、活力的形象,出現在更多新新一代聚集的場合,也吸引了更多年輕的血液去探索它、守護它、繼承它。
▲萬歲通天帖
目前,《秘寶之國》系列作品已經包含了近60件中外國寶的動漫擬人作品,包括千裡江山圖、辛追墓T形帛畫、杜虎符、各種釉彩大瓶、唐葡萄花鳥紋銀香囊等,賦予其具有文物特色和二次元色彩的擬人性格。
▲萬工轎
青們是不是等著急了?武小青馬上雙手奉上被團團們點讚的視頻哦~
▲《千秋歲引》(包含國寶擬人形象)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