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夥伴們有沒有又被一年一度的全球時尚盛會Met Gala刷屏呀?
還記得去年「鏡花水月」的她們嗎?
還有她們……
雖然去年的Met Gala上妖風陣陣,但是也不能否認去的明星真叫一個多啊!好萊塢名媛、電影電視大咖明星、體育界的佼佼者、時尚圈的巨頭、設計師都聚集在此,拿出自己最隆重的裝備加入到這場盛會之中——簡直比得上一個奧斯卡、一個格萊美,再加上一個北京國際電影節的紅毯集合!
那麼這個集合了大半個歐美娛樂圈的Met Gala到底是個什麼鬼?
這個晚會的入場卷不是有錢就能買到,參加的明星主要通過主辦方邀請、品牌邀請、時尚雜誌邀請,當然也會有一些零散的入場券供售賣,但票價也是一年高過一年。2005年,一張Met Gala入場券的價格在5000美元左右,到了2014年,單張入場券價格已經升至25000美元一張。
Met Gala最有趣的一點在於,每年都會設定一個主題,明星和他們的團隊則會絞盡腦汁,準備一套最貼合主題,同時也最能奪眼球的禮服、髮型和配飾搭配——太中規中矩會被鏡頭忽略,會被詬病不夠大膽,但太誇張又會成為群嘲對象……
去年的主題是「鏡花水月」——擺明了要玩轉中國風,於是才有了範冰冰的紫禁城、章子怡、鞏俐、湯唯的改良旗袍,以及好萊塢明星對中國風的誤解而打造出的各種「奇葩造型」——放出一張壓箱底的珍藏照——雞蛋餅·蕾哈娜。
鋪墊了這麼多,再來看看今年的Met Gala——主題是「科技」,聽上去就有一種「反時尚」不祥之感……
果不其然,明星們的一整個團隊和我們普通人的理解也差不了多少,拿捏不準「科技」的尺度,但想想看,機械姬=科技應該準沒錯——幾大關鍵元素必不可少——銀色、亮片、緊身、鏤空……
儘管受制於服裝材質的局限,但他們的想像力又試圖超越局限,於是女星們的演繹大多就成了這樣↓
黴黴泰勒·斯威夫特(左三)身穿LV鏤空禮服搭配綁帶高筒靴的「科技」造型也是中毒了……
當然不能少了最擅長這類風格的Gaga姐和最喜歡緊身大臀裙的卡戴珊↓
別看侃爺這身水鑽夾克+破洞牛仔褲+麂皮短靴的裝扮不倫不類,但其實盡顯愛妻狂魔的本質啊——把自己糟踐成這樣,不都是為了配得上身邊化身成為「全身鍍銀」女戰士的老婆大人麼?
再來看看我們的華人超模軍團,怎麼看怎麼順眼 ^3^
劉雯大表姐雖然身穿Iris van Herpen的銀色亮片裝,但無論是髮型、妝容還是包包鞋子等配飾都儘量弱化科技感,就顯得沒有那麼強烈的戲劇性;
穿著J.Mendel禮服的孫菲菲則聰明的避開了大面積使用「科技」的概念,而在服裝的細小之處用亮片和鑽飾點綴;
奚夢瑤這一身Michael Kors定製one-piece禮服就有趣得多,雖然還是逃不過幾大元素,但是娃娃領、膝上裙和半袖的搭配則使整個人顯得俏皮又討喜↓↓↓
除了這些常年徵戰世界T臺的中國面孔之外,今年的Met Gala紅毯上還出現了一個我們熟悉的身影——就連去年「中國風」的主題她都沒來,但是理所應當的,今年「科技」主題卻絕對少不了她——Jolin蔡依林!
誰cue我?
為什麼這麼說呢?來看看她的演唱會造型就知道了↓
Jolin也許是最熱衷於「科技」主題的華人女星了……(可以點擊看大圖)
正當我們期待著她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驚喜」時,Jolin卻頂著70年代好萊塢復古的娃娃頭,一臉祥和地出現在我們面前……
這麼中規中矩的造型,你到底來幹嘛(摔!
不是所有人對於「科技」的理解都一樣,那就體現不出時尚的「樂趣」,更體現不出這場盛會的「精彩」了。
比如,有人喜歡「紅色防火牆」
有人喜歡「藍光」、「藍牙」
有人喜歡「綠色生態」(頭頂還種著一棵大蔥
奧斯卡最佳女配角露皮塔·尼永奧到底和造型師結下了什麼仇什麼怨……
但不得不說,她的科技感是最強的→實力cos《黑客帝國》
更多的人喜歡「黑科技」……
比如實至名歸·真·宇宙女王大人妮可·基德曼
比如肉彈大亨·麻辣雞·妮琪·米娜
比如老當益壯·實力露臀·麥當娜
以及沉睡魔咒·黑女巫·水果姐
面對如此「險惡」、「別有用心」的主題,認真你就輸了(以上都是血淋淋的例子),如果像「緋聞女孩」布萊克·萊弗利和「阿凡達」佐伊·索爾達娜她們這樣↓
真的不是記錯了主題嗎?!!
特別是布萊克·萊弗利,胸口和裙擺的紅色刺繡明擺著就是去年「鏡花水月」的主題!一定是去年因為帶孩子臨時取消了活動,今年又因為「孕傻」穿錯了禮服……
此時,我不得不隆重介紹,全場最驚豔的、最奪目,同時也是最貼合主題的女星出現了——熱門美劇《國土安全》的女主角——克萊爾·丹尼斯!
蛤?這不就是一條普通的低胸晚禮服嗎?跟科技有半毛錢關係?
噹噹當檔~看美少女戰士變身了!
沒錯,這條Zac Posen採用高科技材料製作的夜光裙,在日光下優雅大方,而在黑暗下則閃閃發光驚豔四座——不正是對這個主題最完美的詮釋嗎?
高!實在是高!
當然,今年的精彩造型遠不止這些,貼心的小電君為你準備了【閱讀原文】,wi-fi黨和土豪流量黨可以盡情的一飽眼福啦!
撰文、編輯/Vi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