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大家好,我是007,一個喜歡電影的愛好者。一次在分鏡群內討論DC與漫威電影表現的孰優孰劣,被公眾號的五哥看到,盛情邀請約稿寫一篇對於美漫及電影的文化相關文章,受寵若驚,逐答應嘗試動筆寫一下相關的文章。說實話,比如我並不像某站的up主「努力的Lorre」那樣了解到那麼多那麼全面,只是作為一個普通的美漫愛好者從自己的角度來談一下自己的看法,這篇也只能算是一個籠統的梗概,希望有錯誤之處還請大家多多包涵。
1. 英雄誕生:漫畫的英雄
自打1938年的超人被印在了漫畫雜誌上,開創出了一個新的題材:超級英雄。他們的共同點大致是異於或超於常人的能力,生活在以地球為主的星球上,或為自己堅持的信念而戰,或是為天下的統一而戰。而英雄題材最為常見的主題便是個人與群體的意識矛盾,信仰的自由與體制相悖而產生的分歧。
因各自漫畫所誕生的年代去劃分,大致可分為黃金時代(1938-50年代初期)、白銀時代(50年代中期-60年代末)、青銅時代(70年代初-80年代初)、現代(80年代初)。
DC創作的繁榮期主要是第一世代(黃金),從最初開創的超人,到緊隨其後的蝙蝠俠,再到神奇女俠,海王等今天所在大屏幕上看見的超級英雄,多為那個時期就已經誕生的經典角色。
那段時期正處於二戰和戰後階段,民眾需要信心和精神上的激勵,從戰爭的創傷中走出,所以那階段的超級英雄顯得或多或少帶有一些神格化的氣質,更多顯現的是高大全的正面形象,在刻畫上也是為了自由民主,信仰和平的信念而戰鬥,出現各種危機之時,都有超級英雄救民眾於水火之中。
超級英雄猶如新創造出來的保護神一樣被受到了讀者們的歡迎。
推薦:
《守望者》,唯一一部以漫畫的身份獲得雨果小說獎的作品
《蝙蝠俠 元年》,《蝙蝠俠 黑騎士歸來》,《致命玩笑》,《漫長的聖誕夜》,《超人之死》
比較有意思的是《紅色之子》,講如果當初超人掉落的地方不是美國而是蘇聯會是怎樣。
美國二戰徵兵招貼畫上那個手指著你寫著「I Want You」的這個老頭也出過一個英雄漫畫《山姆大叔》。
漫威要晚於dc幾年誕生自己的英雄類漫畫,美國隊長在漫畫裡也因為當時時勢需要對抗過納粹組織以此來振奮民眾之心。
他們的繁榮期主要是第二世代(白銀),像蜘蛛俠,綠巨人,鋼鐵俠,黑寡婦,包括X戰警等現在熱門的角色們就誕生於那時期。那時候美國處於冷戰環境下,各種政客在媒體前的談論以及國家之間諜報信息戰的較量,包括軍事競賽,太空競賽等話題成為了民眾關心的熱點。
漫威敏感的抓住了這些融入到了自己的漫畫背景中,我們今天看到的更具科技感,更具現代感的銀幕形象,其實也從層面反映了漫威與dc的不同之處。
這裡引用一下已故的漫畫大師漫威之父斯坦.李老先生,他曾經在媒體前說過一句名言:「我這輩子最反感的超級英雄是超人,因為他太過於正面,營造的角色性格沒有缺陷,這讓我感到很不真實,所以我堅持的創作原則是,哪怕是超級英雄,他也必須要有缺點,這樣才能拉進他與讀者的距離。」
推薦:
《內戰》,《暮狼歸鄉》,《蜘蛛俠 僅剩之日》。
2. 英雄是孩子的保護神:動畫的英雄
不知觀眾們是從什麼途徑知道美國超級英雄的,我印象中第一次看到超級英雄是電視裡播的動畫片《蝙蝠俠》,《超人》也播過,當時覺得好厲害,上天入地無所不能,平時又以平民躲在民眾之中大隱隱於市。
畫風上偏卡通,不如日式那麼細膩結構豐富。這也是很多美式動畫的特點,但從鏡頭語言,節奏,打鬥的控制上,美國動畫還是有其特色的。
DC的動畫電影有很多,還包括一部分樂高積木版的,素質也比較高,在電影銀幕上角逐整體不如漫威,但動畫領域DC的表現還是比較強勢的,拍出了挺多品質較高,也更具有娛樂性及主題深度的動畫,在題材的主題立意上,相較於漫威的動畫,也更傾向於年齡層更大一些的觀眾。
推薦:
《自殺小隊 突襲阿克漢姆》,《蝙蝠俠 元年》,《蝙蝠俠 黑騎士歸來》,《正義聯盟 閃點悖論》,《超人之死》
比較有趣的是《煤氣燈下的哥譚市》,維多利亞時期,開膛手傑克的故事。
還有去年日本製作的一部《忍者蝙蝠俠》。
漫威相較於DC來說,在動畫領域裡也有很多不同的作品,素質層次不齊,在被迪士尼收購後,相信在未來,也會針對這個領域裡進行補強,但要看是什麼形式製作,可能會顧及到年齡層受眾群體關係,題材和主題上可能更偏向娛樂與容易理解。
18年年末的《蜘蛛俠 平行宇宙》就是近期的佳作,還獲得了最佳動畫大獎。希望這樣的作品越多越好,受益的還是觀眾。
推薦:《蜘蛛俠 平行宇宙》
3. 我要做英雄:遊戲中的英雄
在遊戲領域,DC和漫威的差距,就目前呈現的口碑來看,還是DC領銜一定身位的。
DC方面從《蝙蝠俠 阿克漢姆瘋人院》開始,一連幾部蝙蝠俠遊戲,獲得了口碑與人氣。
商業上的成功,也重新定義了超級英雄遊戲的製作標杆,把本是粉絲向的小眾遊戲類型拔高到了主流大眾的高度。
裡面隱藏了很多DC世界觀中的梗和彩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一下。
另外在格鬥遊戲領域方面,真人快打的製作組製作了兩作《不義聯盟》也是值得一玩的遊戲,在劇情方面很好的展現了故事與每個角色的特點,把漫畫的故事通過過場動畫劇情演繹,動畫還很長,可以當一部不錯的動畫電影觀看了。
樂高的蝙蝠俠系列也是比較成功的系列,詼諧幽默風趣的畫風加上對各種作品致敬和吐槽,家庭娛樂,與孩子共同遊玩時是個不錯的選擇。
FC平臺上的蝙蝠俠做的很棒,是一款不可多得的經典動作遊戲,喜歡懷舊的各位可以嘗試一下,雖然年代久遠,但手感和操作性上是不屬於同時代的大作的,難度偏高,做好心理準備。
推薦:
《蝙蝠俠 阿克漢姆瘋人院》,《蝙蝠俠 阿克漢姆城》,《蝙蝠俠 起源》,《蝙蝠俠 阿克漢姆騎士》
《不義聯盟》1和2
《樂高蝙蝠俠》系列。
漫威方面我比較早接觸的是街機上由capcom製作的一系列maverl vs XX系列,如果對遊戲了解的玩家一定知道這個系列,也是個年代比較悠長的遊戲系列了。
最近一作是漫威vs卡普空 無限,爽快度與手感上肯定是沒得說的,造型與每個角色的特色,習慣也都惟妙惟肖的儘可能還原,比較忠於漫畫原著,作為boss,滅霸,吞星這樣的大反派也都相繼出現在系列作品中,我比較喜歡marvel vs capcom 2,人物角色與製作水準都屬上乘,可惜平臺限制,如果想要在pc上嘗試,就只有在模擬器上才能進行遊玩了。
倒是marvel vs capcom 3有pc版,有興趣的可以嘗試一下。最近一作跟漫威有關的是sony在ps4上的大作蜘蛛俠,從製作水準,整體體驗,速度感,流暢感,鏡頭運用,蜘蛛俠的動作和擺蕩都做的非常順滑流暢豐富多變,演出上也有很多boss參與其中,有ps4的玩家們不可錯過的大作。
推薦:《marvel vs capcom》系列,PS4版《蜘蛛俠》。
4.哇!這就是我夢想的英雄:電影的英雄
DC在電影方面,其實在70年代已經第一次把超級英雄電影成功搬上了大銀幕——超人。
這部電影載入了電影史冊,他開創了超級英雄真人演繹,把當時的電影特效成功的展現在了大銀幕上讓觀眾覺得不可思議,當然現在看因為年代久遠已經顯得特效有些落後了。
在89年的時候,由蒂姆.伯頓(聖誕夜驚魂,殭屍新娘,大魚的導演)拍攝的真人電影蝙蝠俠兩部作品,成功的塑造了蝙蝠俠漫畫真人電影化,並在其中營造出了漫畫感的哥譚市氛圍。
扮演小丑的演員是傑克.尼克爾森(閃靈的男主角,精神分裂專業戶),貓女的扮演者米歇爾.西佛都成功塑造了角色形象,還有企鵝人,飾演蝙蝠俠的男主角鮑勃·凱恩(後來演了鳥人,獲得了奧斯卡最佳電影),均是片子本身的素質保證。
華納因此嘗到了超級英雄片的甜頭開始陸續拍攝一系列英雄片電影,直到諾蘭大神拍攝的蝙蝠俠三部曲封神,華納終於經營的電影有了市場和藝術性上的認可,但也僅限於諾蘭拍的蝙蝠俠三部曲。
之前還有包括綠燈俠,V字仇殺隊,守望者,貓女等片的推出,並未獲得商業和藝術上的雙豐收,前兩者在藝術性和思想深度上被很多DC漫迷奉為神作,而也有像貓女這樣的爛俗之片也摻雜其中。
其實超人鋼鐵之軀的導演扎克施耐德是個挺有才華的導演,他在視覺藝術上呈現的美感是比較獨特的,他之前拍過DC漫改真人電影守望者就在還原漫畫原著的精髓,各種精心設置的彩蛋和梗,視覺表現上都有其獨特的造詣。
據說他本人是油畫系出身,而他相對弱項在於劇情敘事,但我覺得由他指導的蝙蝠俠大戰超人導演剪輯版還是拍的不錯的。
自殺小隊成功塑造了小丑女,但劇情有點狗尾續貂,加上華納為了急於迎合市場幹涉的剪輯,導致了很多時候被減的還不如原先的版本,這個鍋我覺得華納必須背。
之後神奇女俠算是較為成功的商業電影,比較傳統中規中矩,海王也是一樣,溫子仁在節奏控制上運用多年拍攝恐怖片的經驗熟練運用到其中,視覺特效上也展現出了大場面,大製作的級別水準,觀眾對於這種爆米花電影還是很歡迎的。
正義聯盟因扎克施耐德的中途個人家庭原因退出,喬治威登接任,兩個導演採取的基調不同,所以有一股濃濃的違和感,本來華納想靠這個眾人大集合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結果老天爺不作美,慘遭網友們吐槽。
希望華納未來能放手放心的交給認可的導演拍片,不要過多幹涉導演的工作,而且dc很多題材本身結合方式存在一定的問題,偏更傳統,厚重,黑暗的題材居多,如果挑選到好的導演,那就容易爆出神片水準,這個其實挺挑導演的,接下來我對他們拍的沙贊,小丑兩部片子比較感興趣。
推薦:
蒂姆伯頓版《蝙蝠俠》1,2。
諾蘭三部曲《蝙蝠俠》1,2,3。
《守望者》。《V字仇殺隊》。《蝙蝠俠大戰超人》。《神奇女俠》。《海王》。
漫威電影方面其實有過巨大的變革,因早期漫威漫畫受到的衝擊,限於資本運作,變賣了很多漫畫的電影拍攝權,導致了至今一些知名的IP漫畫品牌還在其他電影公司之手,而漫威卻沒有電影的拍攝權。
據我所知比較有名的是sony旗下的蜘蛛俠,20世紀福克斯旗下的X戰警,神奇四俠,因漫威的電影宇宙復甦強勢,被迪士尼收購,加之sony的蜘蛛俠重啟多次翻不出太多新花樣,於是兩者進行了合作。
今後會有互動在對方ip電影中出現自家角色身影,當然這只是電影層面,而漫畫的品牌所有權還在漫威自己手中,這是萬幸。
最近傳出迪士尼要收購20世紀福克斯旗下的這兩大電影品牌,說不定到時候我們能見到完整的漫威角色陣容,但目前來看其實可能性並不太高。
福克斯手握X戰警品牌,此漫畫中的角色數量超級多,陣容強大,只要福克斯能給觀眾交出滿意的答卷,那裡面可以說的人和事有太多太多,不需要跟漫威合作也可以玩出自己的一片天。
按電影上映時間分幾個階段來說,第一個我稱漫威宇宙前,像李安版的綠巨人,本阿弗萊克主演的超膽俠,20世紀福克斯的神奇四俠兩部,還有些想不起來了,屬於藝術和商業上都沒有太多亮點的電影。
在商業上較為成功地是X戰警老三部曲,其中選角像金剛狼,萬磁王,X教授,暴風女等幾個演員算是保證了片子還處於水準之上。
X戰警前傳三部曲其實也有其各自的可圈可點之處,第一戰把兩大陣營矛盾對立面如何產生講明了,逆轉未來把穿越劇拍出了新意,相信大家在看到快銀出場的時候就已經覺得片子值回票價了,第三部天啟我個人覺得比不上前兩作,看的時候高潮處最終戰我在影院裡睡著了。
蜘蛛俠老三部曲當年看的時候挺令人驚豔的,對大樓之間穿梭擺蕩的表現,那種視覺衝擊還是很爽快的,後兩部驚奇蜘蛛俠在選擇角色身形上我覺得還是挺像那麼回事的。
蜘蛛俠本來就是瘦弱纖細的肌肉,看上去手腳都比較大,我還挺喜歡這個感覺的,可惜第二部拍得有點在水準之下,當然女朋友的死還是令人挺難受的。
新拍的蜘蛛俠返校季回歸到了漫威套路,很明顯的能感覺出來漫威有意在其中植入自己風格基因,那些搞笑段子,整體上還是有股漫威的味道。
漫威自家的自從愛德華諾頓版的綠巨人開始,漫威就在下一盤大旗,片尾的彩蛋鋼鐵俠出現,當時還沒注意到小羅伯特唐尼要演鋼鐵俠,直到鋼鐵俠1推出火遍全球後才意識到這人的形象我好像在哪裡見過。
漫威當年舉債抵押資產籌錢自己拍鋼鐵俠1,力排眾議選了唐尼這個處於事業最低谷的好萊塢壞小子去演鋼鐵俠也承受著巨大壓力,索性製作方做到了,他們還原了那身充滿科技感的鎧甲,全息影像與充滿機械的房間讓觀眾享受,巨富的身份,個人英雄主義上天入地保衛和平,軍事元素的植入,都讓整部片充滿了好萊塢商業片味道。
第二部的神盾局局長以及黑寡婦的出現,美國隊長中的鋼鐵俠父親和他的計劃,無不在隱晦的告訴觀眾,我們想搞點事情。
雷神1,2的歌劇史詩,到了銀河護衛隊開啟了逗比嘴炮模式,直接導致了雷神3的逗比模式延續,而美國隊長3的內戰,原本漫畫中沉重的陣營派系對立主題,被描述成了為了基友與復聯成員們反目,大家各自站隊幹上一架。
復聯1一出,大家終於明白,他們要搞什麼事情,他們真的敢這麼幹啊這樣的感覺。復聯1的票房成功,直接讓迪士尼出巨資天價收購漫威影業,迪士尼現在有漫威,有星球大戰,有皮克斯動畫工作室,有自己的動畫電影製作組幾個部,幾乎涵蓋了美國市場上最有號召力,最西方二次元宅文化的這些強有力品牌,真的是恐怖,感覺全世界都是迪士尼的。
回歸正題,漫威在經歷了復聯3滅霸打響指滅了一半宇宙生物之後,復聯4的復興之路肯定是板上釘釘的事,畢竟故事還要延續下去,而且多點開花,在18禁的領域裡也有染指,死侍,這個臭不要臉的嘴炮賤貨,硬是滿載著個人魅力,走出了另一條路。
而且在死侍2中,我們已經看到了X戰警系列也有所關聯,我覺得X戰警在失去了休傑克曼扮演金剛狼之後,應該會根據市場需要,嘗試與漫威的合作的,雖然在X戰警天啟裡已經把新選出來的X戰警成員逐步亮相了,但讓他們被大家所接受還需要一定時間和影片的鋪墊。
漫威這幾年從典型的好萊塢商業片,拍成了插科打諢的喜劇元素濃重的娛樂片,在商業和娛樂上得到滿足後,我有點擔憂,漫威電影這樣的戲路還能持續多久。
黑豹回歸傳統風格的嘗試卻兩極分化嚴重,有的人很喜歡,有的人卻覺得一般。
相比較而言,我更喜歡的是X戰警的做法,他們的劇情編排方面顯得更巧思一些,把眾生相的角色群通過主題不斷深挖,每個人從自身角度出發看待問題,拍的更有說服力一些,每個人的戲份也可以更多一些,更凸顯了角色本身的特點與魅力。
X戰警的主題其實也是蠻有深度的,人類與新人類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隱喻了政治傾向,自由民主的信仰,體制的控制,戰爭對於社會的創傷與變革,推翻革命與維持和平的衝突矛盾等大命題也在其中有所涉獵,還是值得大家去看一下的。
另外福克斯還拍了三部以金剛狼為主角的個人電影:金剛狼前傳三部曲。
1代獲得的部分口碑後(當然死侍被封嘴的設定還是被無數人嘲笑,死侍的電影裡自己都吐槽過這設定,現在就當是個梗來娛樂)
2代不過不失,沉寂多年後發力的
3,把暮年垂朽的金剛狼與X教授,加上一個靈氣十足的小女金剛狼X23,三個人一臺戲,硬是靠著整體風格,變成了一部值得大家反覆品味的作品,導演試圖通過電影的敘述手法把英雄遲暮的悲涼與迎接時代的坦然,新老時代交替的無奈都給表現的淋漓盡致了,是20世紀福克斯英雄片中不可多得的佳片。
推薦:《鋼鐵俠1》,《復仇者聯盟1》,《X戰警 第一戰》,《X戰警 逆轉未來》,《死侍1》,《金剛狼前傳3》。(漫威系電影比較多,我只按我喜好口味來推薦,並無其他之意,請別誤會。)
我個人兩家的超級英雄都有些喜歡的,但從思想深度和開創性上來看,我比較偏向和更多了解的是DC方面的,所以文章會不可避免的在DC方面會說的更具體一點,還望包涵。這次寫的匆忙,沒有太多頭緒去準備,也是我第一次正式寫公開性的文章。希望能與更多的朋友一起分享,多多指出批評,今後有時間還會寫更多地文章。我是007,我們下回再見!
如果您是
【分鏡愛好者】
【影視創作者】
【漫畫奮鬥者】
歡迎加入我們分鏡天地大家庭
分鏡天地-大本營QQ群號:194388040
分鏡天地-學習群QQ群號:210372929
分鏡天地-漫畫群QQ群號:161259895
分鏡天地-校園群QQ群號:369046765
同時也歡迎添加好友
客服QQ:1508545166
客服微信:storyboard-001
(如果需要可以向客服微信提出申請,加入【分鏡天地】微信群)
進行在線溝通
商務合作/分鏡外單/人才推薦,請加微信號:yu287084608(萌萌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