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一種感覺,就是每當一部劇結尾的時候,心中總是有那麼一種莫名說不上來的感覺。
就是那種空落落,好像突然間少了點什麼一樣的感覺。
想起以前看過的一部劇《天地傳說之魚美人》,該劇由郭晉安、徐懷鈺、張智堯、孫莉、鄭嘉穎、何嘉文等人主演。
這部劇當時就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為看到結局的時候眼淚一直在不爭氣地往下流。
小蠻、堂本剛
最近重看這部劇仍然有著很大的感觸,劇中的一些感人場面至今忘不了。
老劇新看,自然免不了看到一些直觀的評價,有人說男主角張子遊(郭晉安飾)懦弱負心,有人說女主角小蓮自私,為了自己的追求犧牲了多少人,甚至最後他們自己都死掉了。
張子遊、小蓮
在我看來這些評價有點太極端了,主人公人設也不可能是完美無缺的,具體的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張子遊(郭晉安飾)作為一個窮書生卻和宰相的千金牡丹(孫莉飾)有著婚約。
張子遊
你可以說他固執,也可以說他有點迂腐,但是為了履行他爹臨死前的遺願他還是隻身來到了宰相府,就算是被宰相府裡的下人嘲笑他也義無反顧。
從這點可以看出張子遊起初並不是因為喜歡牡丹才要和她成婚的。而在見到牡丹之後二人也是只止於禮,相互接觸之後才互有好感。
牡丹
在封建社會對於一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千金大小姐來說,雙方都有好感,能找到一個自己心儀的對象是非常難得的。
牡丹、小蠻
而宰相為了和大將軍聯姻活生生地拆散了張子遊和牡丹。為此牡丹也是一病不起,最終死在了將軍府迎親的花轎上。
牡丹臨死前說出了一段話:
"我死了以後,如果子遊也不幸被處死的話,就把他放到我的墳穴裡。我和他生不能同衾,但願死能同穴。"
看到這一幕的時候也是不禁淚流滿面。
而在牡丹倒下時,外面卻響起了歡快的鞭炮聲,轎子裡小蠻(何嘉文飾)那種無助的哭喊聲成了這場婚禮最大的諷刺。
牡丹
其實在這裡牡丹和張子遊的緣分就已經盡了,也就不存在什麼辜負了牡丹一說了,畢竟牡丹已經死了。
後面鯉魚精小蓮(徐懷鈺飾)怕張子遊因牡丹的死而傷心就化身成了牡丹的樣子,並和張子遊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自己也在不知不覺中愛上了張子遊。
鯉魚精小蓮
而張子遊雖然自己以為喜歡的是牡丹,但是化身成牡丹的小蓮一直都是小蓮,只是樣子長得和牡丹一樣的一個人罷了。
和張子遊成婚一起生活的也一直都是小蓮,而最終牡丹的魂魄在地府中也說明了自己是真心祝福小蓮和子遊的。
牡丹和張子遊只能說是有緣無分,並不存在張子遊辜負了牡丹一說。
《天地傳說之魚美人》這部劇最大的爭議人物就是女主角鯉魚精小蓮了,她的這種性格註定了會有很多人喜歡,也會有很多人不喜歡。
小蓮
有人說她太自私才導致了牡丹和春花的死。關於這點我也是不認同的,牡丹的死在劇中早就已經有了介紹。
生死簿上已經說明牡丹的死和小蓮無關。因為他爹造的孽太多,但是本身命格太硬,只能報應在他女兒身上,註定了牡丹是短命的。(關於這點我想吐槽一下,宰相如果真心對他女兒好的話你報應到他最疼愛的女兒身上無可厚非,但是作為一個對自己女兒完全沒感情的人,你把他該有的報應轉接到他女兒身上就有點讓人難以接受了。)
牡丹
至於小蓮的母親春花,她對自己女兒的愛是不計回報的。雖然嘴上對小蓮管教得比較嚴,但是對於小蓮每次的胡鬧和任性她也都是一味地在維護小蓮,只能說在這方面母愛是無私的。
春花
而春花最後的成仙劫數也就是她對小蓮母愛的割捨,如果她能放下對小蓮的愛她就可以成功飛升仙界。
但是母愛又怎麼可以輕易割捨地下,最後春花為了小蓮化身成人甘願犧牲了自己。
春花的死是她的劫數,也是她對小蓮無私的母愛。
劇中鄭嘉穎飾演大反派江雲飛,幾乎所有人的死都和他有關。江雲飛父子也讓我又想起了《絕代雙驕》中的江玉郎和江別鶴這兩個人。
江雲飛
劇中飾演明珠的楊明娜前期一度讓人驚豔,最後慘死在了江雲飛手中。
明珠
還有劇中飾演張天師的梁家仁,在爭奪元牝珠之時也被江雲飛所殺。
張天師
男女主角張子遊和小蓮也是在片尾被江雲飛殺死,麥振鴻的音樂響起的時候,也不知道多少觀眾為此留下了眼淚。
子遊、小蓮之死
本劇只有張智堯所飾演的堂本剛與何嘉文飾演的小蠻這對歡喜冤家活到了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張智堯與何嘉文在當時都是第一次出演影視劇。
堂本剛
小蠻
男女主角在深情對望中雙雙死去。
可能為了不給觀眾留下遺憾,在結尾處堂本剛和小蠻同時夢到張子遊和小蓮,他們化身成為了一對鴛鴦在水中嬉戲,一個吹笛,另一個在水中翩翩起舞。
關於小蓮,在這裡我想說的是她是有點任性,因為這是她的性格。但是她的一切出發點都是好的,前期為了撮合張子遊和牡丹也是費盡了苦心。在牡丹死後,她代替了牡丹去照顧張子遊。
小蠻、小蓮
她只是純粹的善良,就像一張白紙一樣。最後和張子遊死在了一起,也算是他們人妖相戀最好的結局了。
以上論述均屬作者個人觀點,如果有不同意見的小夥伴們,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