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辦背景
聖彼得堡堪稱俄羅斯西北聯邦區的經濟、科學、文化中心。在這裡留下了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魯賓斯坦、柴可夫斯基、裡姆斯基-科薩科夫、列賓等等享譽世界的文化藝術大家們生活和創作的痕跡。
聖彼得堡尤以其培養藝術家的教育殿堂而聞名,比如裡姆斯基-科薩科夫音樂學院、瓦岡諾娃俄羅斯芭蕾舞科學院、列賓美術科學院等。
這座城市吸收了各個國家和民族文化的精華,蘊含著巨大的創作潛力並在文化藝術領域不斷尋求創新。它不愧是連接歐洲和亞洲的一座重要橋梁。
正因如此,在聖彼得堡舉辦這樣一次以音樂比賽為主要形式的歐亞國際藝術節,對於實現東西方間的文化對話有著極其特別而深遠的意義。
主辦方:
俄羅斯聯邦文化部
俄羅斯聯邦總統辦公廳
聖彼得堡市政府
聖彼得堡文化委員會
俄羅斯赫爾岑國立師範大學
承辦方:
聖彼得堡俄中文化交流中心
活動舉辦地址:
格林卡小音樂廳,俄羅斯赫爾岑國立師範大學音樂、戲劇及舞蹈藝術學院音樂廳,聖彼得堡爵士音樂廳
比賽分類:
聖彼得堡國際鋼琴公開賽
聖彼得堡國際聲樂公開賽
聖彼得堡國際器樂公開賽
聖彼得堡國際指揮公開賽
聖彼得堡國際合唱公開賽
聖彼得堡音樂公開賽
比賽簡章
(1)參賽選手分組:
比賽將分為以下組別進行:
01小組: 6–12 歲
02小組: 13–15 歲
03小組: 16–18 歲 (中學及專科學校在校生)
04小組: 18–30 歲 (本科、碩士研究生學位在讀學生)
05小組: 26歲以上(博士研究生在讀學生、老師、音樂指導等)
參賽選手年齡以2017年11月19日為標準計算。
(2)比賽項目:
鋼琴獨奏— 01, 02, 03, 04, 05 組;
聲樂獨唱— 02, 03, 04, 05 組;
室內樂合奏 — 03, 04, 05 組,
鋼琴伴奏— 03, 04, 05 組,
合奏表演— 03, 04, 05 組,
合唱指揮— 04, 05 組;
民樂 演奏— 02, 03, 04, 05 組.
民歌演唱 — 02, 03, 04, 05 組.
參賽選手可同時參與幾個項目的比賽。
(3)比賽規則:
比賽順序以抓鬮方式決定,該順序將伴隨選手直至比賽結束。
整個比賽過程公開進行。
參賽選手可以在俄羅斯赫爾岑國立師範大學音樂、戲劇及舞蹈藝術學院教室內進行練習並在學院各音樂廳內進行彩排。
參賽選手可提前與組委會協商,與學院音樂指導同臺表演。
比賽分為兩輪進行(以下項目除外:01、02組的鋼琴獨奏和獨唱;02、03、04、05組的民樂演奏和民歌演唱)
(4)評審委員會
本次活動評審將由俄羅斯國內外著名音樂家擔任。
參賽選手的每輪表演得分實行10分制,每位評委獨立打分,不進行商議。第一輪比賽獲得平均分不低於6.5分的選手進入第二輪複賽。平均分的計算方法為: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後取平均值。
根據第一輪和第二輪比賽成績總和評出第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獲得者。特殊情況下同一級別的獎項可以由幾個選手共同獲得。
評分標準:
· 是否存在對所演出曲目的個人創造性詮釋;
· 在體現藝術形象過程中對其風格、內在規律的理解;
· 表演藝術的掌握(形式感、聲色的調節和感染力、節奏感、發音清晰度、表現力等)
· 在完成某片段遇到困難時的技術處理能力;
· 自我表達的鮮明程度。
比賽結果以評委會決定為準,不接受申訴和重新打分。
(5)獎勵制度
比賽優勝者將獲得《一、二、三等獎獲得者》或《優秀獎獲得者》稱號,並被授予獎狀及紀念獎品。
大賽前三名獲獎者將通過評委會商議獲得在閉幕式音樂會上表演的資格。根據其閉幕式音樂會上的表現情況評出大賽最優獎。
根據每個小項目(除鋼琴獨奏、合奏表演、伴奏技巧外)的比賽結果還將評出最佳音樂指導獎。
除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之外還設置鼓勵獎(例如:地方作曲家作品詮釋優勝獎、列寧格勒/聖彼得堡作曲家作品詮釋優勝獎、延展性作品表演優勝獎、大型音樂作品表演優勝獎等)
(6)參賽要求
同時提交多個項目比賽申請的選手應準備不同的節目參賽。
現代音樂作品應選取創作不早於1940年的作品。
表演應脫稿背譜完成,以下項目除外:室內樂合奏、合奏表演和伴奏技巧。
每輪表演選手應選取不同曲目。
選手應按照評委要求的音、調進行演奏或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