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足歸化特謝拉基本確定
吵吵了這麼多天,關於特謝拉的歸化已經板上釘釘。在限薪政策的約束下,特謝拉的新合同將採用300萬歐元頂薪加1000萬歐元的代言費的模式。
中國足協就像特謝拉的兩份合同,一陰一陽,是個十足的矛盾統一體,俗稱太極。
中國足協打得一手好太極
關於限薪、中性名改革等政策,對於中國足球的確是個很好的面子工程。限薪,平了「球員高薪低能」的民憤,順帶減輕了俱樂部的負擔,當然,也是為了平息偽球迷對於中國足球揮金如土的憤怒;中性名改革則是從面子上致敬了歐洲百年俱樂部,作為本屆中國足協班子的成績,也可以給後輩留下了吹噓的資本,只是可惜了投資人真金白銀的投入。
這些都是面子問題,是牌坊工程。
然而,不論中國足協如何折騰,對打進世界盃和奧運會的成績的渴望是卻從未改變的。無論是閻世鐸的取消升降級、或者謝亞龍大國家隊戰略,抑或韋迪奧運金牌戰略,直到如今的無血緣歸化,本質上都是在豪賭國家隊,壓上的賭注,卻是中國足球十年乃至數十年的發展基石。因為在中國足協的字典裡,青訓二字從來不在第一頁。
胡爾克(左)也曾被列入規劃名單中
特謝拉並非不可以歸化,而且歸化後也能快速地提升國家隊實力。但是特謝拉已經30歲了,只能為了卡達世界盃搏一把,而無法顧得上2026年世界盃,因為那時,現任的中國足協主席早已卸任,即便身後洪水滔天也與他無關。
限薪、中性名改革是表,豪賭世界盃才是裡。
嗯,這又是一個既「當」又「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