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寫這篇文章我花了一天的時間去回憶我看過的那些恐怖電影中重口味的那部分。有很多我都已經忘記名字了,而另外一些是粗製濫造的不提也罷。誰都知道《閃靈》是部好電影,但是它只是一部作品,有很多好電影是不只一部作品的,而是已經拍成了一個系列。這些電影中找出我最喜歡的那些,讓你避免看到我很後悔看過的那些,我希望這些對你有所幫助。
溫子仁是《SAW》之父,他自編自導了這個系列的第1集,後來又參與第3集的編劇。從第2集到第4集,導演換成了達倫·林恩·鮑斯曼,我們稱這三集為達倫·林恩·鮑斯曼的三部曲,這前四部作品奠定了《SAW》系列的地位。到了第5集,導演又換成了大衛·哈克爾,他是第2集到第4集的美工師,也是第3和第4集的第2工作組導演。第6集和第7集是由凱文·格勞特導演。暴力血腥重口味是《SAW》系列的標誌,但是這個系列並非只是玩弄這些技倆的平庸之作,善惡分明是其鮮明的特點,而環環相扣的故事和快節奏的鏡頭轉換使觀眾在觀影的過程中始終把腎上腺激素保持在一個高水平。
「Saw」約翰·克萊默是惡人嗎?也許他自己不這麼認為,他有自己的一套原則,在他看來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替天行道。約翰心思縝密,智慧過人,對機械設計、心理學、藥理學等多方面都有研究。他曾從事建築業,家財殷富且樂善好施,然而他的善良沒有換來好的回報,反而招來厄運。他的妻子吉爾被他救治的對象歹徒塞西爾撞倒而導致流產,不久後他又被檢查出患有癌症且時日無多。萬念俱灰的約翰決定結束自己的一生,卻在車禍中大難不死。這些徹底改變了約翰的人生觀,他對是非顛倒的社會感到厭惡,決定以自己的方式懲惡揚善。約翰測試的對象都是經他精心挑選的被他認為有罪的或是不珍視生命可貴的人,為他們設計出各種各樣的考驗。其實約翰設計的所有機關都為測試對象留下了一條生路,在他們付出代價之後他們能夠得到重生的機會。一些倖存者因此獲得了第二次人生,其中一些人甚至對他心存感激且成為他的門徒,而未能通過測試者會因此慘死,他會割下這些人身上的一塊拼圖狀皮膚作為標誌,這就是「Saw」之名的由來。在第3集中,約翰最終被他的測試對象傑夫殺死。約翰·克萊默有三個門徒:馬克·霍夫曼、阿曼達·楊和勞倫斯·戈登,他希望在他死後,這三個人能夠繼承他的衣缽,但是並非所有事都在他的控制之內。
馬克·霍夫曼是約翰·克萊默的第一門徒,他的精明能幹和果斷強悍使他成為約翰最得意的弟子。然而霍夫曼生性暴戾兇殘且瘋狂嗜殺,他所設計的機關都是無法逃脫的,不是為了懲戒而純粹是為受害者炮製的殘酷死刑。這種理念與約翰的本意完全背道而馳,因此導致了約翰對他的不信任。約翰在留給前妻吉爾的遺物中將五5隻信封留給霍夫曼處理,同時又在第六隻信封中將霍夫曼定為目標,要求吉爾將他終結。在第7集中,霍夫曼最終被戈登醫生擒獲。
在《SAW》系列推出的那些年,每年在萬聖節前後看一部《SAW》系列電影成了我的習慣,很多人認為這個系列越拍越爛,我卻始終對其情有獨鍾。《SAW7》是這個系列的終結了嗎?也許《SAW》之父不是這麼想的,在他的《潛伏》中的一個鏡頭,在男主角背後的那塊黑板上分明畫著木偶的臉譜寫著「8」的字樣。
最刺激的《SAW》系列
至今有很多人不敢看《SAW》系列,而這卻是我的最愛,因為這個系列確實非常特別,它開啟了一個密室殺人恐怖電影的新類型。我先說說關於片名的翻譯,「Saw」是「鋸」的意思,在香港和臺灣地區被譯作《奪魂鋸》或《恐怖鬥室》,也許網上流入我們內地時受到《德州電鋸殺人狂》系列片名的影響,《SAW》被譯成了《電鋸驚魂》,其實這個系列7部作品中都沒有出現過電鋸,我認為叫做《奪魂鋸》是最合適的。
阿曼達·楊是約翰·克萊默的第二門徒,正是她慫恿其男友塞西爾去約翰的救助站搶藥而導致了吉爾的流產。然而她卻通過了約翰的考驗而成為他的門徒。雖然阿曼達對約翰百依百順,但其內心的脆弱和疑慮使她最終走向滅亡。
吉爾·塔克是約翰·克萊默的前妻,當約翰得知自己得了癌症之後,絕望的約翰結束了二人的婚姻關係。吉爾起初想要制止約翰的瘋狂行徑,但逐漸對其保持默許態度。在約翰死後吉爾成了他的棋子之一,因終結霍夫曼事敗而最終被霍夫曼殺死。
勞倫斯·戈登是約翰·克萊默的第三門徒,原本是被選為測試對象的醫生。在鋸斷右腳逃出困室之後,戈登成了約翰的門徒並協助約翰參與了很多關卡的布設。戈登一直是約翰的秘密助手,除了約翰本人之外沒有任何人知道他的身份。吉爾出事後,戈登遵照約翰的遺願擒獲了霍夫曼。
作者:熱血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