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官吏指什麼?其實官與吏是兩種不同的職位,不可混為一談了

2020-12-22 尋歷史真相

官,吏事君也,從宀,從¤,¤猶眾也。此與師同意。-----《說文十四篇下¤部》

引言

我國自古以來就地域廣闊,為了強化王權,更好地對人民與國家進行統治,在帝王之下,還有層級複雜的官階。除了像丞相、尚書、侍郎等這些位高權重、有一定地位的朝臣,我們統一會將市縣的官員稱為「官吏」。不過據史料考證,當時一個縣的行政官員人數比現在可是要少很多,基本也就十幾人,難到他們是有什麼管理訣竅,可以「以少勝多」地搞定一個多達上百人、上千人的縣?

其實這裡存在一個常人容易犯下的認知錯誤,就是誤把「官吏」當成是同樣的職位。事實上,嚴格來說,「官吏」是分別指代「官」和「吏」兩種職位。那麼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呢?主要在於以下三點。

職位的性質不同

按照現在的概念來講,「官」就相當於是在編人員,是吃皇糧的「朝廷官員」,有旱澇保收的優勢。而「吏」則相當於是外聘人員,是地方官員為解決人手不足的問題,臨時招來的助手,其主要職責就是輔佐「官」來實施執行具體的行政工作,並不是在編人員,無法享受到穩定的朝廷待遇。所以可以說「官」的身份往往要比「吏」更高一些,也更具優越感。

前途發展大相逕庭

一般而言,可以做官的都是有學識、能出口成章、舞文弄墨的進士、翰林。而縱觀歷朝歷代,朝廷尤其重視做學問,所以針對文官的晉升通道也設計得十分完善、明晰,只要為官者自身沒犯過什麼大錯誤,守好自己的飯碗,就能被順利提拔,獲得更高的官階。而對於「吏」來說,他們的發展的好壞要看他們的上級領導是否願意重用他們。假如自身確實技能過硬,尚可靠本事吃飯,否則就未必能有什麼好的前景可言了。

工作的側重點不同

身為官員,自己的主要職責就是管理朝所廷派給自己的片區,所以擁有一定的政治思想很重要,只有這樣才能根據不同的統管情況發布行而有效的號令,才能調動手下的人做事;如果身為「吏」,那麼主要職責就是發揮自己擅長的部分,運用自己的專業技能來幫助官員的想法落地,甚至有時候也會起到為官員出謀劃策的作用。

此外,要知道的是,我們熟悉的一品、二品等以品階劃分的職務都是官員,是不適用於「吏」的。不過別看當「吏」好像不是很起眼,但在當時「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的百姓眼中,有機會混個小吏噹噹,也是相當不錯的,起碼這也是一個有權有勢的一種職務,況且還能有「撈油水」的時候。所以通常來看,能當上「吏」的,也很少有普通人,更多地集中在這兩類人群:1、當地「有頭有臉」的人,可以為官員擺平「刁民」;2、官方委派的,也順便可以安置一些科舉考試中的落榜之人。

結語

總之,古代的行政管理體系是非常複雜的,而職務繁冗的結果就是任職人員數量龐雜,給朝廷帶來相當沉重的經濟負擔。所以可以看到,懂得精簡行政體系的王朝,比如劉秀統治下的東漢,往往也能發展得也更好。

往期精彩內容

看了明朝人畫的世界地圖,才明白,清朝統治者是有多愚昧

陝西有一城隍廟,流傳「金鴨浮舟」的傳說,百年來不受洪水侵襲

李自成為何只做了42天皇帝?他在京城做了什麼事情讓他自取滅亡?

董卓軍團巔峰時期有多強?2個頂級謀士,3個頂尖帥才,猛將數十人

「女漢奸」被判死刑,行刑前爆出身份無罪釋放,直到2014年才去世

參考資料《說文十四篇下¤部》《禮記·曲禮篇》

文章題目:古代的官吏指什麼?其實官與吏是兩種不同的職位,不可混為一談了文章作者:尋歷史真相----離央配圖聲明:本文所用圖片均源於網絡,侵刪盜用警告:本帳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做伸手黨!

相關焦點

  • 古人說「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指的哪五種樹,為什麼這麼說?
    引言要說種樹講究什麼,估計現代人脫口而出的會是什麼土壤品種、地理氣溫水文條件等。而在科學技術並不怎麼發達的古代,人們種樹是特別講究忌諱的。如果不懂這些風俗亂種樹,是會給家庭帶來災殃的。就像老話所講的那樣,「五樹進宅,人窮家敗」。
  • 從唐代「官」「吏」殊途來看《長安十二時辰》中姚汝能人設的失敗
    今天從唐代「官」「吏」殊途的角度來講講《長安十二時辰》中,姚汝能人設究竟有失敗。《長安十二時辰》中官居四品的東宮右衛率姚汝能到底什麼來頭?這一改,估計是改出了硬傷,以一個朝廷四品官員跟在一個都尉的後面辦案,這其實才是扯淡。在唐代,正是「官」「吏」分流的開始。胥吏在古代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階層?我們喜歡把古代官府中的人統稱為官吏,實際上「官」「吏」是不一樣的,因此我在標題中都是打了引號的。所謂的「吏」在《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舊時沒有品級的小公務人員」。
  • 文化常識 | 古代官制沿革
    錦官城外柏森森。」尚書最初是掌管文書奏章的官員。隋代始設六部,唐代確定六部為吏、戶、禮、兵、刑、工,各部以尚書、侍郎為正副長官。如《張衡傳》:「上書乞骸骨,徵拜尚書。」御史本為史官,如《廉頗藺相如列傳》「秦御史前書曰」「相如顧召趙御史書曰」。秦以後置御史大夫,職位僅次於丞相,主管彈劾、糾察官員過失諸事。樞密使樞密院的長官。
  • 潛規則:古代官吏有合法傷害權
    潛規則:古代官吏有合法傷害權寫《萬曆十五年》的黃仁宇,把水燒到了80℃,而寫出《潛規則》的吳思,把水燒到了100℃!吳思的《潛規則》是80年代以來對國人影響最大的書籍之一,「30年30本書」入選圖書之一,是想了解中國史、中國人、中國社會必讀書籍之一。
  • 史料記載李陵隨軍書吏抽刀搏鬥,這刀是什麼刀?其實並非武器
    《漢書·李陵傳》中曾記載一段故事,說在漢武帝天漢二年,李陵率領一股漢軍,在汗山下與匈奴人激戰;匈奴人兵強馬壯,而李陵一隊人馬漸漸"糧盡彈絕",武器都受到損壞難以抵擋敵軍的攻擊,情急之下士兵們便拆下戰車上的木條,充當武器,而隨軍官吏則抽出尺刀準備奮力一搏;這裡的尺刀,到底是一種什麼兵器?
  • 「天乾物燥,小心火燭」:古代火政官是啥職位?與打更人有何關聯
    但不可否認的是,人們從這些劇集中,逐漸認識到了包羅萬象的古代生活。很多人在閒暇時間追劇的時候,都會圍繞主角視角,了解劇情發展。其實,一部電影或電視劇能夠成為熱劇,除了有男女主角的功勞之外,劇中一些不顯眼的人物和劇情,也是構成熱劇的必要元素。如果大家能夠將關注點從主角身上移開,那麼就會發現很多不一樣風景。
  • 司空在古代是什麼職位,他有著何種權力?
    司空這個詞大家很熟悉但是又很陌生,因為這個職位經常出現在電視劇中,但是大家又不能清楚地知道這個職位是幹什麼的,究竟有什麼權力。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司空的權力。《·曲禮下》記載: "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典司五眾。"
  • 古代的科舉與官職
    3.太師:指兩種官職,其一,古代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後多為大官加銜,表示恩寵而無實職,如宋代趙普、文彥博等曾被加太師銜;其二,古代又稱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為「東宮三師」,都是太子的老師,太師是太子太師的簡稱,後來也逐漸成為虛銜。 4.太傅:參見「太師」條。古代「三公」之一。又指「東宮三師」之一。
  • 清朝官吏的必經之路「銓選」
    眾所周知,在古代,官吏的選拔有一個專用詞叫「銓選」,有唐以來直至清代,所有具有任職資格的人都必須經過吏部的銓選才能任官。那麼離我們相對比較近的清代是怎麼「銓選」官吏的呢?月選的時候,滿、蒙、漢軍的職位空缺在上旬(每月初五日)統計,漢文官職位空缺在下旬(每月二十五日)統計,筆帖式也就是檔案管理員,文書之類官職在中旬(每月二十日)統計。每月統計完空缺之後,由吏部按照本月所統計的空缺,按人數從候選人員中選出一部分,先司議(二十二日),後堂議(滿官十四日,漢官二十三日),定出應選名單,這個稱之為「出敘」。
  • 這些不常見的古代官名都是做什麼的?
    中國古代的官職種類繁多,既有為居住在皇宮中的皇帝、太后、皇后等人專門服務的官吏,也有專屬各個王府、公主府的管理班子,更多的是中央到郡縣等各級政府官員,大到宰相小到縣尉,數不勝數。更可怕的是,由於各朝代職官名稱不斷更換,加之古今漢語的差異,很多古代官名在今人看來一頭霧水,不知是幹什麼的了。
  • 相當於如今什麼職位?
    這個職位出自《康熙微服私訪記》,於世龍作為每個案件結尾出場威壓地方官欽差大臣,於世龍的官職就是八府巡按。從古代資料記載來看,八府巡按這個名字應該是電視劇中杜撰出來。歷史上跟這個官職相似的是監察御史、巡察御史這兩個官職。
  • 古代官吏都應該叫「大人」嗎?叫錯可就惹麻煩了!
    因此,很多人都理所應當地認為,在古代,凡是當官的都可以稱之為「大人」。實則不然,關於「大人」這個稱呼,可有很多研究呢!以唐宋為屆,在唐宋之前,「大人」可不是指代官吏這麼簡單。(一)指有名望的人在古代經書之中,我們常見「大人」一詞,比如「大人與天地合其德」,這裡的大人呢就是與「小人」相對而言的,也類似與我們常說的「君子」一詞。當然除此之外,大人還代表了一些有身份有名望的人,就是和現在的「草根」相對。
  • 六扇門與錦衣衛有大不同
    同是朝廷官員,錦衣衛與六扇門的地位為何如此不同?他們的職責又有什麼區別?明朝初期,太祖朱元璋設立拱衛司,後改為錦衣衛,專為皇帝收集情報、探查真相,負責糾察百官,不受其他司法機關的幹涉,可自行逮捕和審訊嫌犯,手段狠毒,明朝眾多官員喪命於錦衣衛之手。錦衣衛直接聽命於皇帝,輔助皇帝統領百官,分為南、北鎮撫司,職責不同,南鎮撫司負責本衛的法紀、軍紀,北鎮撫司專理皇帝欽定的案件。
  • 為何女囚犯寧死也不願意流放,而官吏卻認為押解她們是「美差」?
    為何女囚犯寧死也不願意流放,而官吏卻認為押解她們是"美差"?眾所周知,在我國古代是有很多刑法的。比如死刑就有許多種,如斬首,腰斬,凌遲等等。相比於死刑,古代其它的刑罰就更多了。比如我們在《還珠格格》裡看到的"夾手指"以及"打屁股"等等。
  • 孔雀竹芋、貓眼竹芋名字像、長得像,養護方法不同,不可混為一談
    孔雀竹芋、貓眼竹芋名字像、長得像,養護方法不同,不可混為一談貓眼竹芋和孔雀竹芋都是屬於多年生的草本植物之一,它們兩個長相有些許相似之處。而在最近小花就了解到這麼一個有意思的事情,有花友在花市時想購買貓眼竹芋,卻不小心買到了孔雀竹芋,這簡直是搞了一個大烏龍,而在今天小花就想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它們兩者到底有什麼區別,以及該如何養護呢?
  • 讀史筆記系列之七:穿越之前,你需要知道在古代有哪幾條做官之路
    但現實是殘酷的,一個人如果真的要穿越回去古代,大概率是活不過三集的;今天就借著這個機會,給大家分享一下歷朝歷代,想做官都有一些什麼樣的途徑。一、春秋戰國時代這個時段來說,世襲制還是主流,如果你出身貴族,那基本天然就是官員,區別只是職位和職權的罷了。
  • 從察舉制,淺談兩漢時期選拔官吏制度的重大變化
    大致內容是指,由地方的官吏在其轄區內,經過考察驗證,選舉人才給上一級或者朝廷。也就是說,它是一種自下而上的選官制度。它以科目考試的形式,將人才分成不同的種類。而科目是依據對不同人才的培養設立的,不同的時期,設置的科目有所差異,由少到多不斷增加。察舉制科目繁多,歲科(常科)主要科目有:孝廉、茂才、光祿四行、察廉等。常科中,以孝廉最為重要。另外特科中,以賢良方正最為重要。
  • 穿越到古代,這些專業出身的你可以做什麼?
    假設你就是穿越小說的主人公,某一天你穿越到古代,憑藉你的專業知識,你可以做什麼來維持生計呢?醫學醫生這個職業在古代的變遷比較複雜。周朝以前,華夏人處於巫醫不分的階段。如果這時穿越過去,還需要學會佔卜,才能成為巫醫。
  • CEO、CFO、COO、CTO…分別是什麼職位?
    很多人對公司中CXO的頭銜感到好奇,其實這些都是公司高層職位的簡稱。CxO中的「x」是一種代稱,代表公司裡的一種特定職務。其中C表示首席(chief),O表示官員(officer),中間的字母表示具體的分工類別,比如行政、財務、營銷等。CxO是現代公司制度下的產物,是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的一種制度表現形式。下面介紹下科技公司中常見的高管頭銜。
  • 完本古言推薦:《鐵娘》《偽妝記》《古代女吏日常》都好看
    ²⁰²⁰/₁₀.₁₁【完本古言推薦系列】 01.禾景《鐵娘》 02.村口的沙包《偽妝記》 03.阿爾薩蘭《古代女吏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