簇簇冰花盛開:黃河陝西段多處現流凌 大荔段提前近十天

2020-12-22 央視新聞

近日,受較強寒潮天氣影響,黃河中遊氣溫大幅下降。黃河陝西大荔段、潼關段出現今冬首次流凌,標誌著此段黃河正式進入凌汛期。

在黃河流經陝西河道最為開闊的大荔段,黃河河面上漂浮著大片大片形狀各異的白色冰凌、從空中俯瞰就如一簇簇盛開的冰花隨著河水向東流去。

據了解,今年黃河大荔段流凌出現時間比往年提前了近十天,流凌密度也比往年更大,最高達到20%-25%,為防禦凌汛災害發生,大荔縣河務部門全方位監測水情、凌情,積極做好各項應對措施,確保流凌順利通過。

與此同時,在黃河潼關段,也迎來了今冬首次流凌景觀,流凌密度在10%左右,以流冰花為主,水流速度並未受到大的影響。除了上遊連續不斷流下來冰凌外,黃河潼關段沿岸河灘處也間斷性出現結冰。目前,潼關河務、防汛、水文等部門已採取強化冰情監測,所有遊船已經全部停運,凌情總體平穩。

(編輯 胡月)

相關焦點

  • 連日低溫 黃河山西河津禹門口段出現流凌-中新網
    連日低溫 黃河山西河津禹門口段出現流凌3) "← →"翻頁 近日,受連日低溫天氣影響,黃河山西河津禹門口段的河面上出現流凌現象
  • 陝西延安:黃河出現流凌 實拍乾坤灣壯觀場景
    2020年12月15、16日,位於陝西省延安市延川縣與山西省永和縣交界的晉陝大峽谷內的黃河乾坤灣,黃河河面出現流凌。黃河乾坤灣位於陝西省延川縣與山西省永和縣交界的晉陝大峽谷內,黃河流經至此陡然急轉,形成了一個320度的大轉彎,形似一幅天造地設的天然太極圖,故稱乾坤灣。近年來,當地政府充分整合、利用乾坤灣的自然景觀、人文歷史和民風民俗,吸引人們前往觀光度假。
  • 黃河大荔段部分河面封凍 流凌密度超30%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連日來,陝西迎來寒潮天氣,黃河大荔段最低溫度降至-13℃左右,流凌密度超過30%。當地水利部門加強監測,謹防冰凌雍塞。1月7日,陝西大荔黃河岸邊寒風凜冽,放眼望去,岸邊部分河面已經封凍,河道中一大片一大片形狀各異的冰凌順流而下,猶如一朵朵盛開的「白蓮花」。從空中俯瞰,大塊冰凌如千軍萬馬浩浩蕩蕩,與如墨蒼山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冰水相融、水天一色的壯麗畫卷。 據了解,由於連日來氣溫較低,黃河大荔段流凌密度已達30%~35%,如果持續低溫,有可能發生冰凌雍塞。
  • 黃河陝北段出現流凌封河景觀
    黃河陝北段出現流凌封河景觀 原標題: 近日,受寒潮降溫影響,黃河陝西榆林段迎來流凌迴旋、封河速度加快。在位於陝西榆林府谷縣的晉陝大峽谷,空中俯瞰,黃河水挾帶著雪白鋒銳的冰凌緩緩流淌,不時發出咔咔的擠裂聲,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 市應急管理局:黃河包頭段安全封河
    受較強冷空氣影響,11月24日我市黃河全段開始出現流凌,流凌密度達5%--30%。12月18日黃河包頭段全線封凍,累計封河121.403公裡(其中立封101.703公裡、平封19.7公裡),清溝41.597公裡,水貼堤10.3公裡。
  • 視窗 黃河山東段持續流凌 部分河段封河
    1月8日拍攝的黃河濟南段的流凌狀況(無人機照片)。記者1月8日從山東黃河河務局了解到,目前黃河山東段全線持續流凌,其中部分河段已經封河。山東黃河河務局及時啟動防凌工作機制,確保行凌暢通。這是1月8日在黃河濟南段拍攝的流凌(無人機照片)。
  • 黃河烏海段首封,流凌景色太壯觀!
    黃河烏海段海勃灣水利樞紐庫區出現首封據市水務局監測,12月14日上午10點,黃河烏海段海勃灣水利樞紐庫區出現首封,封凍位置到達海勃灣水利樞紐壩址上遊烏蘭淖爾鎮蘭亭廣場處(甘德爾黃河大橋上遊3公裡),封凍長度9公裡,其餘未封凍河段處,流凌密度5%至10%。
  • 黃河出現罕見大面積封河:滿滿冰凌紋絲不動,綿延十幾公裡
    本文轉自【齊魯晚報】;1月9日,經歷了數天的嚴寒之後, 黃河濟南濼口段終於出現了封河! 跟前兩天的冰凌奔湧的場景不同, 這些冰塊和冰凌紋絲不動, 黃河水在它們下邊通過。在黃河岸邊隨機取得的樣本, 測量的厚度達到了17釐米 「整個冰層的厚度應該在5-20釐米。」 觀測人員告訴記者,「昨天這裡還是淌凌狀態,今天這一段就屬於封河狀態了。」 據當地的村民介紹, 這種大面積封河場景已經很久不見了。 據目測這一段距離至少有十幾公裡。
  • 黃河流凌美如畫
    流凌與黃河岸邊的溼地交織似驚濤拍岸。流凌在岸邊堆積,逐漸形成冰塞。流凌如畫。伴隨寒潮來襲,黃河寧夏銀川段出現今冬首次流凌。近日,伴隨寒潮來襲,黃河寧夏銀川段出現今冬首次流凌。在賀蘭縣通義渡口附近,黃河河面上漂浮著順流而下的浮冰,冰碴交錯而生逐漸形成冰塞。
  • 【磴口旅遊】約會「黃河流凌」 打卡「水煮黃河」
    黃河流凌聞名天下 千言萬語難描其一 溫柔時 星星點點,團團簇簇 水汽蒸騰處,似滿河聖潔的「雪蓮」 冷峻時 冰戈鐵馬
  • 寧夏多地氣溫破歷史極值
    中新網銀川1月7日電 (楊迪)受東移南下冷空氣影響,寧夏氣溫自1月5日迎來「大跳水」。記者7日從寧夏氣象局獲悉,當日清晨寧夏最低氣溫普遍在-27℃至-21℃,多個氣象觀測站觀測到的最低氣溫創歷史新低。
  • 幸福黃河的陝西實踐
    400公裡,為黃河流域生態治理提供了「陝西樣本」。 陝西地處黃河中遊,在陝西境內全長719公裡,流域面積、人口、經濟總量分別佔陝西的65%、76%和87%,這一區域的生態保護治理對陝西乃至全國十分重要。千百年來,從臺駘治汾到大禹治水,從春秋智伯渠到清代汾河「八大堰」,書寫了綿延不斷的黃河治水文化。近年來,陝西強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鞏固退耕還林還草成果,加大水、大氣、土壤汙染治理力度。
  • 「高新區動態」阿拉善高新區:全力保障黃河阿盟烏斯太段行凌安全
    受持續冷空氣影響,2020年12月14日8時,黃河阿盟烏斯太段開始流凌,流凌長度6.2公裡(麻黃溝至廟溝),流凌密度10%,首凌日期較上一年提前16天。目前水流穩定、河勢穩定。阿拉善高新區林水局進一步落實各項防凌措施,加強巡查力度,及時啟動防凌運行機制,全面落實河長責任制及重要堤段和重要工段的責任人,全面排查安全隱患,做到思想、責任、工作、指揮四到位。完善了《2020年黃河防凌工作預案》,加強防凌隊伍的建設,加大防凌物料的儲備,增派人員堅守一線,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密切關注水情、凌情變化。
  • 黃河封凍長度超500公裡
    本文轉自【新華網】; 這是12月24日拍攝的黃河內蒙古磴口河段(無人機照片)。 隨著最寒冷的隆冬季節到來,黃河幹流上、中、下遊河段均已出現流凌,其中內蒙古河段封凍超過500公裡,呈現千裡冰封景象。 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攝 文稿連結: 千裡冰封!
  • 黃河銀川段今年首次出現封河 冰封之景中,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故事
    2020年12月30日,黃河寧夏銀川段出現今冬首次流凌。記者蘇勇攝受近日持續低溫影響,黃河銀川段從1月10日開始逐漸封河。隆冬數九,寒風刺骨。此時站在黃河邊上,看著已經封凍的河水,除了凜冽的寒意之外,也會對冬日黃河特有的壯美景象有一番真切的體會。陽光下的冰封之景,除了提醒人們黃河已進入防凌關鍵期外,還會讓人想起一些歷史塵煙中的往事。
  • 又見落日餘暉映照黃河淌凌 這場景怎一個壯美了得!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截止1月4日凌晨,東營市黃河河道封河長度2.5公裡,最大冰厚達到20釐米,流凌密度最大達到40% 。落日餘暉映照著重重疊疊的流凌,堪稱壯美!目前,山東黃河各級都加強了防凌值守、冰凌觀測和分析預測,密切注視天氣、凌情變化,及時拆除淌凌河段的浮橋22座,做好了應對嚴重凌汛的準備。利津黃河河務局防汛辦公室科員巴志遠介紹說,今年利津縣黃河流凌日期較早,較去年提前了14天左右,而且因為冷空氣的原因,首次流凌便密度較大。
  • 冰花絮語
    點擊「 老博山 」關注我,加★星標★冬天走了,冰花鏡頭遺留。春天來了,氣溫回升,期盼萌生。
  • 《水經注》裡的黃河(陝西篇)
    雖然戴震校勘《水經注》改正了錯訛三千多處(不乏其統籌運用了全祖望、趙一清等諸家的校勘成果;而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水經注》文字校驗的複雜性與艱巨性)。但正如已故酈學大家陳橋驛先生所說的「雖然此本(戴震所校殿本)還存在若干可以繼續校勘處,但總的說來,考據派的事業已基本完成[⑤]。
  • 簇簇造句和解釋_簇簇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簇簇(cù cù)。 [路邊簇簇鮮花正含苞待放。] 簇簇在教材中的例句: 1、松鼠太太走出門,看見門前的小路上花朵簇簇,小松鼠、小刺蝟和小狐狸在那裡快活地蹦啊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