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衛報英國大學排名》發布了,這是一份「與眾不同」的大學排名。
排名結果不僅與QS/THE的排名相去甚遠,甚至與我們印象中英國好大學的排序都不太一樣。
聖安怎麼可能比劍橋高?杜倫怎麼可能超過LSE??帝國理工竟然在巴斯、拉夫堡、華威的後面!
那麼,到底為什麼《衛報排名》的結果如此奇怪?評判標準不同,結果自然就不一樣。
一般取英國留學更加比較看重的三大排名是:泰晤士報、衛報、完全大學指南。
1、《泰晤士報》排名
TIMES英國大學排名(Good University Guide 2020)是歷史最悠久、被稱為英國最權威的大學排名,側重於大學學術及學生滿意度,是英國留學生最值得參考的英國大學排名。
先來看看Times排名標準:
教學質量:包括教學質量和學生體驗,都來自2019年的NSS全英國學生調查報告研究質量:學校的學術研究成就
入學標準:UCAS和A-Level成績
畢業前景:2017年畢業學的就業比例學位質量:一等學位和二等一學位的數量
畢業率:就是字面意思~~
師生比例:老師和學校工作人員與學生的比例
教學設施的投入:兩年對教學設施投入的平均數
優點:英國本地最權威的榜單,偏重於學術角度。
2、《衛報》排名
《衛報》大學排名更側重本科教學質量評比。它的評分選項幾乎全是圍繞著學生本身。
《衛報》大學排名還剔除了其他大學排名中和「受教育體驗」沒有直接關係的維度,例如研究經費、實驗室建設完善程度、學術論文刊發數量等。由於《衛報》大學排名更注重學生教育體驗,所以它相對「高冷」,經常不給名校留面子,很多名校被排在榜單後面。
《衛報》大學排名的9個具體評分項目:
satisfied with course 課程滿意度
satisfied with teaching 教學滿意度
satisfied with feedback 教學反饋滿意度
student to staff ratio 學生與教員比例
spend per student 學生人均花銷
average entry tariff 本科UCAS平均錄取成績
value added score 增值評分
career after 6 months 畢業半年後就業情況
continuation 大一結束後年級升學率
優點:
《衛報》排名的主要目的是協助打算上大學本科的學生挑選科目,因此該排名清楚的顯示了學生與教職員的素質以及大學研究與教學的水平。
《衛報》排名更加偏重於學生的各項滿意度,體現了對學生意見的重視和學生關懷。排名對於本科學生更具有參考價值。
缺點:
NSS只調查本科生,所以它不能反映碩士學生的體驗,完全沒有科研相關的標準。
3、完全大學指南
完全大學指南(The Complete University Guide),簡稱CUG, 是英國《獨立報》參與制定的英國三大主流排名榜單之一,從2007年開始每年發布一期,至今已經發布了13個版本。
《完全大學指南》著重於分析英國院校在各方面的表現。除了常見的大學研究和學術能力外,CUG的排名評分還包含了例如學生滿意度、學術服務支持、學生畢業成績以及畢業率等與各位同學日常息息相關的內容。
2021年的CUG排名共採用了10個排名指標來為英國大學打分:
★ 入學標準(本科)★ 學生滿意度(NSS英國大學生滿意度調查)
★ 研究質量(REF2014:英國官方評價英國大學和科研機構學術研究水平的系統,七年更新一次)
★ 科研密集度(科研人員佔教職工的比例)
★ 就業前景(採用全新的就業調查)
★ 師生比
★ 科研投入(平均每個學生能享受到的)
★ 設施投入 (平均每個學生能享受到的)
★ 優秀畢業生比(本科畢業生獲一等或二等一學位學生的比例)
★ 畢業率(學生本科第一學位畢業率)
優點:
排名指標比較全面,適合本科以及授課型碩士的選校參考
缺點:
科研指標佔比較小,考慮就讀研究型碩士或者博士的學生參考意義不大。
總結:
關於英國本土的三大排名,有句老話這樣說的:《泰晤士報》看重科研學術,《衛報》看重學生體驗,《完全大學指南》看重數據統計。
所以側重於學生體驗度的《衛報》排名不能夠完全代表學校就一定是這個「實力」。也不代表完完全全就是野榜,在看排名的時候,大家可以結合綜合排名+專業排名,以及自己的側重點來選擇院校。
綜合排名靠前的大學,可能在你選擇的專業上非常弱勢;世界排名不強的一些大學,可能恰好是你的專業的強勢大學。一定是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