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
孫悟空!
丙申猴年到了,對在中華文化中成長起來的人們來說,今年的生肖會自然讓人想到這個經典形象。春晚和六小齡童引發了全民爭議、各種手機App圖標都直接畫上了金箍、春節檔的某部西遊題材電影也被稱為「應景」。這都說明,雖然世界上的猴種類萬千形態各異各有各的腮雷,但真到了猴年,中國人腦海中瞬間浮現的那一隻猴,大概還是石頭中蹦出來的齊天大聖。
今天流行的PC遊戲裡到處是猴王的痕跡。《刀塔2》裡有道具金箍棒,《英雄聯盟》有英雄齊天大聖,《魔獸世界》的美猴王,還有大量網遊略去不表。
回顧大聖的這條遊戲路,已經走了二十多年。在這條路上,孫悟空時而變成飛機,時而變成猩猩,時而變成少女,時而唐僧變成少女。遊戲的技術在前進,遊戲的理念在更迭,孫大聖也跟著七十二變。
今天我們就從頭說起。
電子遊戲誕生在西方,但西方《西遊記》普及度不高,沒有誕生《西遊記》題材遊戲的文化條件。中國人喜歡西遊記,但遊戲產業起步晚,沒有產業條件。於是,第一款《西遊記》遊戲很自然地誕生在了遊戲產業起步早,又同樣熱愛《西遊記》的日本。
1983年,Capcom這個名字正式誕生,1984年,他們推出了街機遊戲《SONSON》。國內一般直接翻譯為《西遊記》。這是一款「基本上」改編自《西遊記》的遊戲,主角是形似孫悟空的SONSON和形似豬八戒的TONTON,二人殺出血路,直到面見佛祖(TONTON作為2P操作角色出現)。
有趣的是,看似是動作遊戲的本作,實質是一款橫版打飛機遊戲。遊戲畫面會自動從左向右滾動,玩家不需要操作,主角也會前進——這是打飛機遊戲的一個基本特點。玩家能控制的,是讓主角偏向屏幕左邊或者右邊,以及在6條道路上縱向換位置。角色並不近身攻擊,而是放出子彈射擊敵人。和《沙羅曼蛇》等橫版射擊遊戲相比,本作最大的區別只是縱向移動時只有6個檔位可以選擇。
《SONSON》後來也登陸了FC。作為卡普空的經典作品,它被收錄到了《卡普空經典合集》(Capcom Classics Collection )中,輾轉多個平臺,還登上了Wii的虛擬主機。
這款遊戲作為孫悟空遊戲的典型之處在於,它開啟了用孫悟空打飛機的先河,事實證明它不是最後一款把孫悟空當成戰鬥機的遊戲。
它的一部分遺產還牽涉到另一個浩浩蕩蕩的潮流:《西遊記》角色在遊戲中的性轉計劃。後面會提到。
從《SONSON》開始,《西遊記》改編遊戲一發不可收拾。厲害的是,就遊戲類型來說,大咖孫悟空幾乎可以駕馭一切。
橫版捲軸射擊
《sonson》的打飛機還不夠明目張胆,因為孫悟空在遊戲中實際上還腳踏實地走在路上(雖然可以在6條上下排列的路中自由來回移動)。《中華大仙》則是一款非常明顯的打飛機遊戲。《中華大仙》系列非常長壽,誕生於1988年(即FC版《中華大仙》),還在Wii上推出過畫面全面升級的作品:《新・中華大仙~麥克與美美的冒險~》。
FC版《中華大仙》
Wii平臺《新・中華大仙~麥克與美美的冒險~》
就拿Wii上的作品來說,雖然男主叫陳麥克,女主叫陳美美(麥克的雙胞胎妹妹),但這明顯就是雌雄孫悟空嘛,讀書少我也認得孫悟空啊!
總之這是一款彈幕射擊遊戲,孫悟空在空中不斷發波擊敗敵人,一如1988年的《中華大仙》。
文字冒險
1989年,任天堂為FC光碟機分前後編推出了遊戲《遊遊記》。這是一款如假包換的文字冒險遊戲,和今天的GAL GAME屬於同個類型。玩家在幾個遊戲給出的文字選項中選擇一個以推進遊戲進程。
文字冒險遊戲自然以劇情見長。《遊遊記》的故事今天看來也很有趣,傳統輕鬆的改編帶有濃濃的日漫風格。悟空強悍、粗魯、在旅程中逐漸成長。女主角是原創角色,一個愛做白日夢的純真女孩兒。唐僧則是好色懶惰,他去天竺找的經典竟是「不工作而享受生活的哲學」。自然還有悟能悟淨之流,一行人一起踏上擊敗大魔頭牛魔王的旅程。
男女主角,從猴王簡單的像素形象中,依然可以看到戾氣
戰略角色扮演遊戲
2001年,光榮在PS平臺推出遊戲《西遊記》,對,就叫《西遊記》,不含糊,沒有副標題。這是一款戰略角色扮演遊戲,走格子戰鬥。《西遊記》是可以選擇主角性別的,主角是唐僧,因此你可以扮演女性唐僧。雖然在遊戲的片頭動畫中,唐僧以男性形象出現,但在遊戲中的頭像是分男女兩種的。
關於這款遊戲我最想說的是,人設山田章博筆下的中國神話角色真美啊。以下是實在忍不住不拿出來的人設圖。
孫悟空
女版唐僧陳玄娘,師父,委屈你了
上面兩幅圖都是桔花公主,櫻花的精靈
朱涼鈴,東海龍王的小公主
動作遊戲
見下段,國貨當自強。
《西遊釋厄傳》是國人製作的孫悟空主演遊戲的代表,曾一度風靡大獎南北的街機廳。這款由臺灣鈊象電子(就是IGS啦)製作的街機遊戲發售於1997年,是一款純正的橫版動作過關遊戲,特效華麗視覺衝擊力十足。至今這款遊戲在國內依然擁有大批粉絲,是一代人的集體記憶。
除此之外,1994年,同樣是臺灣公司製作了一款名為《西天取經》的FC遊戲。這款遊戲沒有取得任天堂的製作許可。這是一款動作遊戲,玩家可以選擇悟空、悟淨、悟能三位角色之一操作。
之後各路網遊興起,《西遊記》這個不要錢的大IP當然被來回使用。《大話西遊》、《QQ西遊》、《夢幻西遊》讓我有些傻傻分不清楚。網遊的主角是玩家自身,孫悟空也只是客串。說到客串,這才是悟空真正的強項啊.
選擇孫悟空做主演(一般也同時意味著選擇西遊做故事)這種事畢竟不會每天都發生,題材用多了就不好使了,西遊故事也不一定好發揮。但是,讓孫悟空作為一個不影響主線的角色加入,卻是毫無成本穩賺不賠的買賣。在需要眾多角色的格鬥遊戲,需要更多角色的怪獸收集遊戲,以及需要超多角色的卡牌遊戲中,孫悟空都是萬試萬靈好用不貴的優良龍套。這也是孫悟空在遊戲世界真正的長項:客串。下面是不完全客串記錄,一起欣賞各路畫師筆下的孫行者吧。
《漫畫英雄對卡普空2》:SONSON III
《西遊記》遊戲元祖之作《SONSON》的主人公SONSON的孫女,《漫畫英雄對卡普空2》的可用角色,同樣也叫SONSON,SONSON三世。
《真·女神轉生》系列
孫悟空的形象在《真·女神轉生》、《女神異聞錄》、《惡魔倖存者》等一系列遊戲中反覆出現,有時叫齊天大聖,有時叫悟空。
《真·女神轉生4》中的悟空
順便,該系列也出現過印度猴神哈努曼。哈努曼被一些學者認為是孫悟空形象的源頭,祖孫同堂,何其壯觀。
哈努曼和齊天大聖,出自《女神異聞錄4 黃金版》
《無雙大蛇》系列:孫悟空
《無雙大蛇 魔王再臨》中首次登場的孫悟空一副潮男形象,臉部神似香取慎吾版孫悟空。
值得一提的是,《大蛇無雙》中的三藏法師也是一位女性,還是一個舞者。師父,委屈你了。
手遊《智龍迷城》:孫悟空
手遊《怪物彈珠》:孫悟空
《怪物彈珠》中的三藏法師也以女性形象示人。
師父,委屈你了。
PS3\Xbox 360遊戲《奴役:西遊記》把對孫悟空和《西遊記》利用帶到了另外一個階段。之前的作品雖然有改編,但大抵也是直接講述西遊記的故事,或者直接套用孫悟空的形象。《奴役:西遊記》則吸取《西遊記》的故事要素,放到另一個背景下,講述了一個後啟示錄世界的科幻寓言。
形象上,我們看到了形象類似猴子和豬的兩位主角。一名女性Trip擔任唐僧的角色(師父.師父應該已經習慣了),用一個神秘的頭箍強迫猴子聽從她的命令,還增添了一個設定:如果Trip死去,猴子也跟著死去。二人之後結伴而行。這種從強迫同行到互生信任的安排也是《西遊記》的情感內核之一。
在故事最後,抱著救人信念的女主人公,面臨著一個叩問人心的兩難選擇。儘管基於科幻背景,但這個牽涉現實虛幻、幸福痛苦的抉擇也確有些佛學的意味。《奴役》和《西遊記》始終處在一種若即若離的關係之中,有時候似乎毫不相干,有時候又似乎相互印證。
相比於之前《西遊記》改編遊戲或是基於《西遊記》再創作的遊戲,《奴役》的不同不僅是畫面更佳。它對西遊這個東方巨大文化現象的利用有了一定創意和深度,還能給人留下些思考的餘味。這些年遊戲劇本漸趨多樣化、成人化,在這樣的勢頭下,對大聖和他的故事的利用,也變得更靈活了。
《西遊記》爆表的想像力、公路片一般的故事模式、豐富的內涵,以及孫悟空戰鬥力爆表的人物形象,都讓孫悟空成為遊戲世界的一位巨星,以孫悟空為主角的遊戲也在各個方面不斷進化。下一次大聖在遊戲中歸來,又會給我們帶來什麼驚喜呢?猴年,就讓我們種下這個小小的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