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屬新喀裡多尼亞將第二次獨立公投,專家:恐引發連鎖反應

2020-12-28 澎湃新聞

擁有2.7萬人口的法屬新喀裡多尼亞島將舉行第二次公投。本周末,擁有2.7萬人口的法屬新喀裡多尼亞島將舉行第二次公投,決定是否脫離法國獨立。在2018年的第一次公投中,近57%的選民支持留在法國。據《南華早報》30日報導,太平洋上的新喀裡多尼亞島原為無人居住的島嶼,後遭法國殖民,成為法國的海外流放地,1946年後成為法國的海外領地,每年接受法國政府提供的約1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2.23億元)的資助。該島此前曾與法國達成協議,就獨立問題最多舉行三次全民公投,且每次投票間隔兩年。

前澳大利亞駐新喀裡多尼亞總領事,現任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歐洲研究中心訪問學者丹尼斯·費舍爾(Denise Fisher)表示,公投前法國擔心的一個問題是,該國其他海外領土可能會因新喀裡多尼亞獨立而產生連鎖反應。

紐西蘭梅西大學國防與安全研究中心高級講師安娜·波爾斯(Anna Powles)指出,新喀裡多尼亞所在的太平洋地區「既是通往南極洲的重要通道,又有豐富的自然資源」。

《南華早報》刊文指出,法國通過控制行喀裡多尼亞,確保其可以利用當地豐富的漁業資源和世界上約四分之一的鎳礦藏。

羅維國際政策研究所的研究員亞歷山大·戴安特(Alexandre Dayant)分析稱,受疫情影響,全球的鎳需求量減少了17%,而這可能會導致新喀裡多尼亞在獨立前的收入減少,「假使他們投票支持獨立,那麼他們可能會與法國達成協議,將軍事基地和資產留給法國,以換取資金支持。目前尚不清楚新喀裡多尼亞脫離法國的話會發生什麼。」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法屬新喀裡多尼亞舉行獨立公投,中國是其重要貿易夥伴
    (觀察者網訊)據美聯社(AP)當地時間4日報導,位於南太平洋的法屬新喀裡多尼亞在今日舉行公投,決定是否脫離法國獨立。而中國是該地區最大貿易夥伴之一。 報導稱,本次公投投票站在當地時間早上8時開放,於10小時後關閉。投票結果將於當地時間4日晚些時間公布。
  • 「寶藏海島」新喀裡多尼亞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估計很多朋友們旅遊的願望清單都被擱淺了吧,如果您有更改旅行清單的想法,建議您不妨把新喀裡多尼亞也加入您的旅行願望清單中哦。目前為止累計去過的中國人人數僅有千位數,因此去新喀裡多尼亞也就意味著您是14萬分之一中的率先吃螃蟹的人,所以相比普通大眾海島,去了新喀裡多尼亞是不是更有意義呢,新喀裡多尼亞有南太平洋最大的瀉湖,2008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為了保護瀉湖2014年建成了130萬平方公裡的珊瑚海天然公園。
  • 二次公投時間確定,蘇格蘭或在明年脫英,北愛爾蘭:也將謀求獨立
    11月27日英國路透社最新報導,英國蘇格蘭民族黨領導人尼古拉·斯特金向媒體透露她最新的活動進程,要求英國政府通過蘇格蘭政府已經確定的2021年第二次舉行獨立公投的提議。 獨立公投的發起人斯特金希望在2021年儘快舉行公投,預計在新一屆蘇格蘭議會組閣完成時的第一時間內拉起獨立公投的序幕。
  • 又開始了,蘇格蘭宣布將再次舉行獨立公投
    本周二(2020年9月1日),蘇格蘭首席大臣、蘇格蘭民族黨黨魁斯特金(Nicola Sturgeon) 公開宣稱:將在未來6個月內,即在2021年蘇格蘭議會選舉之前,公布新的蘇格蘭獨立公投草案斯特金表示,明年的蘇格蘭議會選舉將會是有生以來最重大的一次選舉,她將把舉行蘇格蘭第二次獨立公投寫進2021年蘇格蘭民族黨的選舉宣言。
  • 蘇格蘭又鬧獨立了!下周正式啟動第二次蘇格蘭獨立公投進程...再折騰一遍!
    哎,這事沒完沒了了....第一次沒成是我傻,你真要脫歐,我就真敢和你再分次家!(在脫歐公投裡,蘇格蘭62%的投票人都是支持留歐的)自從英國脫歐越來越確定後,號召再次獨立公投的蘇格蘭人也越來越多,終於,英國脫歐站在了最後的一塊門檻上,蘇格蘭對政府的威脅也到達了最後,也是最嚴重的一次...
  • 蘇格蘭首席大臣:「脫歐」後應有第二次蘇格蘭「脫英」公投
    綜合BBC、《泰晤士報》等英媒報導,蘇格蘭首席大臣斯特金11月27日表示,應該在下一屆蘇格蘭議會任期的「較早階段」舉行第二次獨立公投。她表示,雖然現在的重點是指引蘇格拉渡過新冠疫情,但她堅持認為,英國政府目前對蘇格蘭二次公投的反對不可持續下去。
  • 詹森火燒眉毛,蘇格蘭再次鬧獨立,首席部長:將進行第二次公投
    據英國媒體泰晤士報本月27發布的消息稱,蘇格蘭首席部長在當天發表演說時提到,蘇格蘭準備在2021年推動第二次獨立公投,她預計公投將在明年開始的下屆議會舉行。這一消息迅速傳遍整個英倫大地。當蘇格蘭"獨立"槍聲再次打響之後,唐寧街的壓力驟然加大。而且蘇格蘭首席部長還明確表示,第二次獨立公投的速度將越早越好,這有助於蘇格蘭依託獨立的財政和決策走出經濟衰退的陰影。蘇格蘭尋求獨立已經不是新鮮事。早在2014年蘇格蘭就舉行了一次全國範圍的大規模公投,唯一的內容就是從英國的統治下獨立出去。
  • 蘇格蘭獨立訴求引發市場擔憂
    2月26日,英國多家媒體紛紛刊出消息稱,「特雷莎·梅政府可能準備允許蘇格蘭舉行第二次獨立公投」。在市場密切關注英國議會上院對脫歐法案辯論之時,這一消息使得本來就脆弱的英鎊匯率隨之急速下行。  數據顯示,27日英鎊自開盤就不斷下滑,至倫敦時間中午時段已經下滑0.6%左右。
  • 美國之後,英國也面臨分裂危機,蘇格蘭:將舉行獨立公投加入歐盟
    2020年對於美國而言,可謂是多事之秋,不僅深陷新冠疫情的泥淖難以自拔,而且部分州還在「鬧獨立」。當地時間12月8日,德克薩斯州眾議員比德曼聲稱將起草一份法案,允許對「分裂國家」進行全民公投,以便讓德克薩斯州脫離聯邦政府管轄,獲得獨立國家的地位。 繼美國之後,英國目前也面臨著分裂危機。
  • 蘇格蘭再議獨立公投,英國剛退出歐盟反對底氣不足
    從歷史角度上來說,蘇格蘭與英格蘭的關係一直相當不和,蘇格蘭獨立之風在歷史上就沒有斷過,一直有搞分裂的苗頭,進入本世紀之後,有關分裂之勢一再上升,還曾經進行過一次公投,在2014年的公民投票中,蘇格蘭人以55%到45%的投票反對獨立。雖然獨立公投失敗,但是也把英國嚇得不輕。
  • 蘇格蘭將發起獨立公投:獨立之後就重返歐盟
    從2014年,蘇格蘭政府首次舉行獨立公投以來,蘇格蘭鬧獨立已經成了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儘管這個目標在最近幾年一直沒有實現,但是蘇格蘭政府和民眾一直在積極推動獨立進程。最近,蘇格蘭脫英的呼聲再次高漲。這一次的契機是脫歐協議的籤訂。
  • 蘇格蘭獨立公投聲再起 英首相:任內不會同意
    中新網1月4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當地時間1月3日,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重申,蘇格蘭獨立公投應該是「一代舉行一次」的投票,並表示在他任期內,不會同意蘇格蘭舉行二次公投。據報導,蘇格蘭2014年9月曾舉行獨立公投,結果以55.3%選民反對的結果,選擇留在英國。
  • 辰頤動態:羅志祥道歉連鎖反應 汙點藝人身份恐將告別娛樂圈
    ​​辰頤動態:羅志祥道歉連鎖反應 汙點藝人身份恐將告別娛樂圈今日凌晨(24日)5點,羅志祥再度微博發文,除了承認錯誤向前女友周揚青辰頤動態:羅志祥道歉連鎖反應 汙點藝人身份恐將告別娛樂圈辰頤動態:羅志祥道歉連鎖反應 汙點藝人身份恐將告別娛樂圈
  • 詹森再次拒絕蘇格蘭獨立公投,千年恩怨是否會引發流血衝突?
    蘇格蘭想要獨立,那麼很多歷史和傳統都要與英格蘭割裂,這其實是非常麻煩的事。不過蘇格蘭的獨立傾向一直都存在。(英格蘭、聯合王國、蘇格蘭旗幟) 蘇格蘭獨立從現在看來絕非是你死我活的民族矛盾,因為時代已經改變,兩個民族共處了不是一天兩天,彼此足夠包容。宗教矛盾也談不上,都是信教為主。更絕非是殖民問題,歷史上就經常爭奪,又曾經為共主聯邦。所以說爆發流血衝突幾乎是不可能的。
  • 淡水河谷新喀裡多尼亞礦山發生火災
    原標題:淡水河谷新喀裡多尼亞礦山發生火災   淡水河谷
  • 得州獨立公投只是序幕,背後有17州力挺,美國內部已撕裂
    根據美國廣播公司ABC報導,得州弗雷德裡克斯堡眾議員比德曼計劃提交一項法案,就得州是否脫離美國獨立建國舉行全州公投。得州準備通過獨立公投來決定脫離美國,拉開了美國獨立公投建國的序幕。近日,得州總檢察長帕克斯頓向美國最高法院提起訴訟,指控密西根州、喬治亞州、賓夕法尼亞州和威斯康星州存在「選舉欺詐」,要求禁止這四個州的選舉人直接投票給拜登,將決定權移交州司法機構。最高法院11日以得州並無資格追究別州選舉方式為由,駁回了這項訴求。
  • 「小國」新喀裡多尼亞:世界盡頭的天堂
    新喀裡多尼亞(Nouvelle-Calédonie)在南太平洋的中心伸展著它細長的身姿,它是世界盡頭的一座島嶼,靜躺在無垠的碧綠海水之中。新喀裡多尼亞有世界上最大的澙湖,是太平洋眾多島嶼中植物種類最多的一個,是世界上最豐富的熱帶森林之一。
  • 蘇格蘭獨立公投9月18日舉行或分裂英國 影響歐洲多國分離運動
    還有6天,蘇格蘭就將舉行獨立公投。蘇格蘭獨立公投像一個不小心被點燃的火把,讓英國後院一下起了火。不僅如此,這把火已經延燒到歐洲多個國家的後院。最近民調顯示,反獨立陣營支持率與支持獨立陣營支持率略微拉開了距離。但公投結果仍難預料。
  • 蘇格蘭「獨立」公投聲再起!詹森:任內不會同意,再等40年吧
    英國政府現在的工作壓力和精神壓力都很大,一方面來源於日前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他們需要進行大量的防疫工作,並研討具體的疫苗接種計劃。 蘇格蘭要求「獨立」 2014年,蘇格蘭就已經舉行過一次公投,當時支持留在英國的投票佔據了55.3%,差一點就實現「獨立」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