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英國男演員艾倫•瑞克曼罹癌去世,享年69歲。
艾倫•瑞克曼這個名字,對大多數中國人應該都是陌生的。但他的離去,卻在昨晚的朋友圈掀起了最大的一波刷屏。
這與他是《哈利•波特》系列裡斯內普教授的扮演者不無關係。大家緬懷的文字,也離不開「教授」、「混血王子」,還有那句經典的臺詞——「Always」。
在長達10年的跨度裡,瑞克曼飾演的斯內普,伴隨著我們成長。從最初對這個角色的畏懼、質疑、厭惡,直到最終反轉帶來的感動,斯內普之所以經典,得感謝J•K•羅琳的文字,更得感謝瑞克曼的詮釋。
瑞克曼去世給中國觀眾帶來的情感衝擊,也多半是因為斯內普。但這也從側面證明,我們對瑞克曼了解的太少。事實上,他還塑造過世界上最經典的反派,對愛情的詮釋比演壞人更極致,更是位無以倫比的舞臺劇演員。
藉此緬懷的契機,我們也希望大家再認識一下這位偉大的演員。
艾倫•瑞克曼,不只是斯內普。
前平面設計師的大器晚成
艾倫•瑞克曼42歲時,才獲得了自己的第一個大銀幕角色(《虎膽龍威》)。此前,他一直活躍在劇院的舞臺。但即便作為演員入行時,瑞科曼也已過了而立之年。
事實上,大學裡瑞克曼讀的是平面設計。畢業後,和朋友在倫敦Soho區開了一家名為Graphiti的設計公司,做些圖書封面、唱片套、雜誌排版和插圖的設計。據瑞克曼回憶,那幾年公司的財務狀況始終像在走鋼絲。
(當年瑞克曼負責設計的雜誌)
公司不行了,瑞克曼乾脆聽從內心的召喚,去最底層、票價最低的實驗劇場過一把演戲的癮。26歲,他進入皇家戲劇學院攻讀表演。再見,設計;你好,表演。
(瑞克曼在皇家戲劇學院的合影)
科班畢業後,瑞克曼出演了不少優秀的舞臺劇。40歲時,他主演了《危險關係》,榮獲了一座託尼獎。這部舞臺劇太過轟動,引起了好萊塢的注意。悲催的是,拍攝電影版時,瑞克曼出局,男主角換成了當時如日中天的約翰•馬爾科維奇。
(1985年,瑞克曼主演的《危險關係》)
不過,兩年後,一個更好的機會來了。不,嚴格來說,當時這個機會非常普通:在一部常規的好萊塢動作片裡,飾演一個反派;和他演對手戲的男主角,也是當時沒人認識的布魯斯•威利斯。
可瑞克曼硬是把這個不是機會的機會,抓住了。《虎膽龍威》各方面都很出色,但瑞克曼飾演的恐怖分子無疑是最耀眼的。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世界上只有兩類經典反派:瑞克曼飾演的Hans Gruber,和其他反派。
後面的故事大家並不陌生,瑞克曼塑造個一個又一個經典的角色。仿佛,他在用自己的演員經歷給我們打氣:入行再晚,也沒有關係。
瑞克曼的經典銀幕角色
在聊瑞克曼的經典銀幕角色前,還是先說說斯內普教授吧。
小時候看電影總是入戲很深,這個頭髮油膩、講話陰沉,無處不刁難主角的一身黑教授,別提有多討厭了。
還記得舟形烏頭與狼毒烏頭有什麼區別嗎?
「格蘭芬多,扣十分」
前幾部有多恨他,最後就有多愛他。
摟著哈利的母親放聲慟哭,是這個隱忍而深情的男人唯一一次感情宣洩。
還有最後的「Look at me」。
哈利為自己兒子取名西弗勒斯,也是對斯內普一生最好的紀念。
「阿不思•西弗勒斯•波特,你的名字中含有兩位校長的名字。其中一個來自斯萊特林,而他是我見過最勇敢的人。」
Youyube網友kcawesone13製作的這個視頻,回顧了斯內普對莉莉一輩子的一往情深:
當然,艾倫•瑞克曼可不只是「斯內普」。這位英國老戲骨,最開始被大家熟知,是因為他的「惡棍」形象。
1988年的《虎膽龍威》,瑞克曼第一次登上大熒幕,飾演德國恐怖分子漢斯•格魯博,就入選美國電影協會「史上100位最佳英雄/惡棍」的第46位。
壞得讓人牙痒痒,更帥得讓人恨不起來
《俠盜王子羅賓漢》裡的諾丁漢郡長,危險又搞笑,還有點神經質。
還有《理髮師陶德》裡的塔平法官。
雖然演壞人入木三分,瑞克曼並不希望自己成為「惡役專業戶」。就像斯內普一樣,他更喜歡並擅長演繹戀愛中的男人,比如《理智與情感》(李安版)裡的布蘭登上校。
一眼萬年
《未了陰陽情》裡,傑米的經典告白「I really, truly, madly, deeply, passionately, remarkably love you.」
憑藉這部英國版的「人鬼情未了」,瑞克曼首次提名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男主角。
《真愛至上》則又一次證明了他的喜劇天賦。
現實中,艾瑪•湯普森和艾倫•瑞克曼也是一生的好友。
瑞克曼對喜劇情有獨鍾,連做天使也很有個性。(《怒犯天條》)
《神偷豔賊》裡,飾演有怪癖的魔鬼老闆,還裸了。
他還演過科幻題材,也是喜劇,《驚爆銀河系》裡的章魚哥。
有人說艾倫•瑞克曼的殺手鐧是一雙會把人吸進去的眼睛,其實他的聲音更令人沉迷。
聽聽他朗誦的莎士比亞十四行詩My Mistress' Eyes are Nothing like the Sun
1:32 sonnet 130 來自格瓦拉生活網
2005年,他為《銀河系漫遊指南》裡的機器人馬文配音。這個三角眼的機器人,因為懷才不遇而患上了抑鬱症,講起冷笑話來可愛到不行。
他還是《愛麗絲夢遊仙境》裡的毛毛蟲。
《愛麗絲夢遊仙境2》今年就要上映了,也許是我們最後一次在電影院裡聽到瑞克曼的聲音。
在舞臺劇方面造詣更深
艾倫•瑞克曼高中的時候就被戲劇吸引,但大學畢業後,比起從事戲劇工作,他選擇了更穩定的職業。
後來,瑞克曼意識到如果真有一顆做專業戲劇的心,it was now or never,有些事現在不做,就再也不會做了。另外,反正自己開的設計公司境況也不怎麼樣。
之後的一切也就順理成章,瑞克曼找回了自己的初心,1972-1974年他在皇家戲劇藝術學院進修,重新開啟了演藝生涯的大門,在那裡,他系統學習了莎士比亞並依靠從事戲劇相關工作養活自己,還在校園裡拿了好幾個獎。
莎士比亞的《皆大歡喜》
契訶夫的《海鷗》
1983年,斯努•威爾遜的《草寡婦》
1991年,倫敦西區,蜷川幸雄作品《冬末探戈》
1991年,羅伯特•斯圖拉導演的《哈姆雷特》
1998年,倫敦奧利維劇院,《安東尼和克莉奧帕特拉》
而真正讓他在舞臺上走向巔峰的,是1985年他在皇家莎士比亞公司的作品《危險關係》,他在其中飾演男主瓦爾蒙子爵,被評論界稱為「優雅而無情的感情騙子」。
此後的兩年期間,該劇先後在倫敦和紐約的四家劇院連續上演了500餘場,長期扮演瓦爾蒙也讓艾倫•瑞克曼飽受精神折磨……
好在他也沒有白白受苦,1986年,這部戲來到百老匯演出,艾倫•瑞克曼憑此劇拿到了美國戲劇界最高獎項託尼獎和紐約戲劇委員會獎。
巧的是2002年,瑞克曼再次與《危險關係》中的女搭檔林德塞•鄧肯合作,共同出演尼奧•考沃的浪漫舞臺喜劇《私生活》,他又一次被託尼獎提名最佳(戲劇)男演員。
除了表演,他還導戲。
1995年,倫敦艾爾美達劇院,艾倫•瑞克曼導演了《冬日訪客》。
1996年他還導演了此劇的電影版。
由艾瑪•湯普森(EmmaThompson)和她真實生活中的母親主演。
2003年,瑞克曼成為皇家藝術戲劇學院的副主席。05年,他在倫敦皇家宮廷劇院導演了《我叫瑞切爾•柯利》,並贏得了劇迷選擇獎的最佳導演獎。該劇根據瑞切爾•柯利的書信改編而成。2003年3月16日,瑞切爾被以色列的武裝推土機碾死,年僅23歲。
瑞克曼一直都是愛丁堡藝術節的常客,這部劇也參加了愛丁堡藝術節。
艾倫•瑞克曼對戲劇的熱愛,從找回那天起就不曾放下,他投身於創作的方方面面:化妝師、演員、導演、編劇、配音……也終於成了英國最傑出、最全能的演員之一。
最後,我們用幾段瑞克曼說過的話,作為本文的結尾。
R.I.P,艾倫•瑞克曼。
作者 | Neville、Buckbeak 、Win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