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娘歷史上的今天系列轉自微博
@艦娘歷史上的今天
點擊「閱讀原文」可以跳轉至原微博
感謝大大的轉載授權
今天是巨像的生日。1943年9月30日,塔達利姆神族邊緣星球艾迪昂(不好意思走錯片場了,劃掉),英國紐卡斯爾維克斯-阿姆斯特朗造船廠,巨像級輕型航母首艦巨像號,下水!
生日快樂,巨像!
巨像級,1940年戰爭應急建造計劃的產物。早在挪威戰役之後,英國人就發現急需增強艦隊防空戰鬥機力量,甚至還腦洞過把喬治五世級改裝成航戰,但因為實在沒錢也沒時間只好作罷。隨著戰爭日趨激烈,造艦局的大量精力投入到護航艦船上,「戰鬥機航母」的設計工作被一拖再拖。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大哥跟反擊被擊沉,心疼不已的皇家海軍在一個月內就迅速通過了需求和設計草案。
巨像級應該要算是猴版的光輝。為了節約錢,她大量採用民用船隻的標準;沒有裝甲,僅僅象徵性的在重要艙室外加了10毫米鋼板用來抵擋彈片,防魚雷系統是一些鼓式筒;4萬馬力動力讓她只能達到25節勉強跟上艦隊速度;大口徑副炮被取消、防空主要靠乓乓炮和厄利孔……
但是巨像也有自己的長處。首先是便宜,她的全部造價只有250萬英鎊、而光輝光艦體和動力就需要230萬英鎊,冤讎級更需要400萬英鎊;其次是她的機庫採用了美帝標準5.3米,可以直接容納美式飛機,而無需像其它航母那樣需要機翼縮短20釐米的專用版,而且可以攜帶48架飛機;她有著巨大的8萬加侖航空燃料庫,接近光輝級兩倍的大小,讓她能夠更持久;因為沒有大口徑副炮,飛行甲板更規則,起飛區甚至比光輝還大;新型彈射器、升降機和阻攔索,讓對新式飛機的支持更好……巨像的妹妹海洋號曾經創造了平均18.6秒回收一架海怒的記錄。
總之,巨像就是一級沒有什麼防禦、速度勉強夠用,但航空作業能力卻很強大的輕型艦隊航母。因為採用民船標準,對當時造艦資源非常緊張的皇家海軍簡直就是福音。她從開工到入役,只花了30個月(前衛是62個月,驅逐艦巴巴巴巴都花了23個月,而同期開建的大膽級入役時間是50年代了)
雖然建造速度很快,但巨像仍沒能趕上一線作戰。當時盟軍對日本投降時間的估計是1946年,所以巨像在1944年底入役以後,進行了大量訓練,再不緊不慢通過印度洋前往不列顛太平洋艦隊報導。1945年7月,她正式加入第11航母中隊並且成為編隊旗艦,提督夏愨海軍上將(今天香港還有一條路名叫夏愨路),日本投降以後,她參加了一系列的佔領行動,包括香港和上海。
她在香港陪著臨時軍管政府總督夏愨呆到1946年4月,回到本土很快就被租借給了法國,改名「阿羅芒什」,最後被法國買斷。戰後的巨像級,得到世界各國的歡迎,空間寬敞、結構簡單、改造方便、維護便宜。阿羅芒什也不例外,一直服役到70年代。
有意思的是,巨像搭載飛機的記錄。她最初搭載的是F4U和梭魚;日本正式投降以後,根據租借方案,英國人不能再用美國飛機了,所以這些F4U被直接推入了海中銷毀;其後搭載的飛機情況並沒能查到。租借給法國以後,法國手裡只有美國的援助飛機,她的戰鬥機是F6F,轟炸機還是老舊的SBD,後來才換成SB2C。最後她改成反潛航母,搭載過貿易風反潛機。總之,這傢伙即使搭載金噴火和螢火蟲,時間也很短暫……
9月30日,美國政府財年的最後一天,領導來檢查造艦進度啦!
圖一到圖三是1921年建造中的戰列巡洋艦薩拉託加號
圖四是1925年建造中的航空母艦列剋星敦號
圖五圖六是1940年建造中的戰列艦衣阿華號
今天爆照的是約克城。1937年9月30日,諾福克海軍基地,新銳航母約克城號舉行入役儀式。
緊趕慢趕,可算在這個財年入役,計劃通り
(那是維克斯級的雅格•瓊斯DD-130,這會在諾福克充當預備軍官訓練 艦//@Henry_北宅服:有一艘四煙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