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一電動自行車經銷門店河南商報記者王訪賢/攝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吳軍
對於電動自行車(簡稱「電動車」)行業來說,2020年是機遇與風險並存的一年。
年初各行各業剛復工時,因其自身的優勢,業內預測電動車銷售將會迎來大爆發;恰逢銷售旺季的八九月份,頭部廠商率先發出漲價通知;如今,經銷商曝出,近期鋰電池缺貨嚴重,電動車銷售價格已降至17年來的新低。
自2003年進入快車道發展的電動車市場和經銷商,將如何面對這一波又一波的挑戰?
現狀 電動車鋰電池缺貨率在30%~40%
11月13日上午,鄭州美林河畔電動車市場二樓一間辦公室裡,河南快牛聯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剛正和星恆電池的大區經理進行熱辯。他們辯論的主題是「年底前鋰電池的產量能不能上來」。
「現在鋰電池缺貨缺得厲害。」王剛說。王剛2003年從老家周口來到省會鄭州,一頭扎進了電動車行業,一直幹到現在。2019年4月15日起,隨著電動車新國標的出爐,各地陸續出臺了針對超標車的淘汰政策,鋰電池也將取代原來的鉛酸電池。王剛稱,今年5月份以來,鋰電池一直處於缺貨狀態,眼下到了年底,越發嚴重。「市場如果需要10組電池,目前廠家只能生產出六七組。」王剛說,缺貨率在30%至40%,而之前賣鉛酸電池時,都是供大於求。超威電池鄭州代理商周順安稱,鋰電池質量不過關、老壞也是導致市場上缺貨的原因之一。他店裡的銷量因此下降了30%左右。
契機 鄭州電動車去年銷售80萬輛,今年銷量或增長10%左右
今年初,部分專家學者、媒體建議為了減少病毒感染,應騎車出行。自媒體「電動車觀察員」主編徐榮在接受河南商報記者採訪時稱,這個建議將拉長電動車銷售的旺季。
「今年銷量會增長10%左右。」鄭州大順汽車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成文稱,鄭州地區目前電動車保有量約300萬輛,其中,2019年銷售的新車加上以舊換新的車近80萬輛,今年在這個基礎上還會有小幅增長。
張成文在鄭州電動車行業已深耕十幾年,在他看來,2003年至2010年,是鄭州電動車銷售的井噴期,這期間,每年的銷量都在以30%的速度增長;2015、2016年,則是經銷商的盲目擴張期,鄭州市區的電動車市場增至近20家;2016年至今,則是電動車市場、經銷商的洗牌期,不在規劃內的電動車市場屢遭拆遷,有的經銷商就退出了這個行業。
變化 鄭州電動車銷售價格降至17年來新低
鋼材漲價、電池漲價、環保督查等,都會在電動車行業引發「蝴蝶效應」。每到旺季即將到來時,電動車行業都會嚷嚷著「漲價」,像今年這種情況,業內人士稱電池缺貨、銷量增加,預測電動車銷售價格會有所上漲,來自頭部廠商的漲價函也確實收到了,但到了終端,仍然是「雷聲大雨點小」。
「沒法漲,同行都不漲,誰先漲誰先死。」在鄭州航海路、黃河路開有多家電動車專賣店的經銷商趙偉稱。張成文稱,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今年電動車銷售價格已創下2003年以來的新低。
「往年賣三四千元的電動車,今年只能賣2000多元。」鄭州昴山商貿有限公司董事長餘土金稱,因為疫情對實體經濟的影響,為了搶佔市場和衝銷量,原來專注於品質和品牌發展的頭部廠商也開始打起了「價格戰」。大廠商的加入,新國標的推行,加劇了電動車行業的洗牌。
助力 11家電動車公司自發成立行業協會
今年11月12日,經過兩年多的籌謀、調研,鄭州昴山商貿有限公司、河南新中基交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11家電動車生產或銷售公司發起成立了鄭州市電動自行車行業協會。
餘土金被推選為協會的首任會長,他說,協會將從「服務」出發,為經銷商提供一切規範、健康發展的有利條件;和廠商、供應鏈企業建立聯繫,為經銷商解決貨源問題等。
11月12日,鄭州美林河畔、京廣路、黃河路等十幾個電動車市場的負責人、近300個電動車經銷商共同見證了鄭州市電動自行車行業協會的揭牌,大家都期待鄭州電動車行業會有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