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張圖片:一群清朝人在做手工,他們一本正經的樣子。
第二張圖片:一個奴僕推著獨輪車,車上坐著一個農村地主家的兒子,另一邊綁著一頭豬。
第三張圖片:這張圖片最美,她不是名妓也不是嬪妃,只是大戶人家的千金,注意到沒,也是小腳,可惜了有木有!!
第四張圖片:走街串巷叫賣的小販,舊時這些職業都是下九流行業,看圖賣的是糖炒慄子,古時候小販叫賣是有講究的,不能瞎叫喚。
第五張圖片:木匠們在大戶人家給人家鋸木頭。
第六張圖片:裹小腳的女人好可憐,有木有?裹小腳起源於漢族,並不是滿族,想當年清朝入關的時候,再三強調,禁止女子纏足,並嘗試改變漢族女子的陋習,但積習難改,後禁令取消,隨著滿漢文化碰撞,只有極少數滿族婦女學漢人裹了腳。
第七張照片:這是恭親王奕訢。
愛新覺羅·奕訢(1833年1月11日-1898年5月29日),號樂道堂主人,清末政治家、洋務運動主要領導者,清朝十二家鐵帽子王之一。
道光帝第六子,鹹豐帝異母弟,生母為孝靜成皇后博爾濟吉特氏,道光帝遺詔封「恭親王」。
鹹豐年間,奕訢於鹹豐三年(1853年)到鹹豐五年(1855年)之間擔任領班軍機大臣。
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奕訢授命為全權欽差大臣,負責與英、法、俄談判,並且籤訂了《北京條約》。鹹豐十一年(1861年),鹹豐帝駕崩,奕訢與兩宮太后聯合發動辛酉政變,成功奪取了政權,被授予議政王之銜。
第八張照片:清朝大戶人家母子相望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