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至5月12日,谷歌、微軟全球開發者大會相繼召開,雲計算和AI的風向越吹越猛。
微軟Build開發者大會今年選擇在美國西雅圖拉開帷幕,熟悉微軟Build大會的人大都感覺到今年大會的「味道變了」。曾經「唱主角」的Windows 10和Surface系列產品已然隱退。微軟Azure成為貫穿大會的主線,串聯起商業化落地的諸多舉措。
在谷歌I/O大會上,谷歌依舊將「All in AI"進行到底,今年更是喊出了「AI for everyone」,展示AI在醫療、防災多個領域的應用。
太平洋彼岸,「百度雲」品牌剛升級為「百度智能雲」,以ABC(AI+Big Data+Cloud Computing)一體化助力中國產業智能化升級。可以看到,在AI時代,雲+AI成為國際科技浪潮的共同方向。
微軟Azure支撐三大業務,賦能零售、醫療、金融、通信
微軟曾多次發力移動網際網路,但依然沒有擺脫「掉隊」的狀態。2017年,微軟CEO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徹底將微軟的船頭調離移動網際網路,以「智能雲與&智能邊緣」替代「移動為先&云為先」,作為全新的集團戰略和方向。
今年的Build大會對微軟來說更具時代意義,在過去這一年裡,微軟股價曾突破萬億美元、重新登頂全球市值第一。尤其在雲服務領域表現亮眼,據微軟2019年Q3財報,Q3包括Azure在內的微軟智能雲業務增長41%,營收96億美元,其中,公有雲Azure收入飆升73%。雲服務逐漸成為微軟的主要營收來源。
大會上,納德拉首次全面展現了微軟全新平臺架構:以微軟Azure為基礎,支撐起 Microsoft 365、Microsoft Dynamics 365 & Power Platform 和 Microsoft Gaming三大平臺。可以看出,今年,納德拉更為堅定「智能雲和智能邊緣」的戰略方向,並且雲服務開始全面融入支持集團三大核心業務。
談及微軟Azure的商業化,納德拉驕傲之情更是溢於言表:「世界500強中95%的公司已經在使用微軟Azure了,從零售、醫療保健、製造業到汽車行業。」納德拉介紹了零售領域與星巴克、醫療領域與St. Jude's Hospital、金融領域與摩根大通、通信領域與AT&T的合作。
由此看來,微軟在智能雲領域的布局,已經完全超越基礎設施、框架,而是向服務不斷邁進,促進各行各業的智能化升級,讓人工智慧變得觸手可及。
百度智能雲ABC一體化,促進產業智能化升級
2018年,也是百度的榮耀之年。
2019年2月22日,百度公布2018年Q4財報,本季度百度營收27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2%。同時李彥宏發內部信宣布百度2018年營業收入突破1000億元。1000億,是百度在全面轉型AI後,迎來加速成長的裡程碑。
百度還在Q4財報電話會議中公布了一個亮眼數據:百度智能雲業務在2018年第4季度已實現營收11億人民幣,比2017年第四季度營收的兩倍還多。百度雲成為國內單季營收突破10億元用時最短的公司。
百度智能雲能取得如此快速的成長,在於:與傳統雲計算廠商只是為企業提供信息化基礎設施不同,百度發力雲計算的思路就是雲計算+AI+大數據助力產業智能化。
財報業績增長已經驗證了百度智能雲ABC一體化模式的正確性,百度也在致力於不斷給社會各行各業帶來的助益。2018年12月18日,百度宣布百度智能雲事業部(ACU)升級為智能雲事業群組(ACG),同時承載人工智慧to B業務和雲業務。李彥宏在內部信中稱,百度將打造AI時代最領先的技術平臺,實現前端業務和技術平臺的資源高效統籌及組織全面協同,此次組織架構調整將強化集中資源「打打仗、打硬仗」的能力,幫助百度客戶完成智能化轉型、早日邁入AI時代。
在集團高度重視,資源高度集中的情況下,百度智能雲不負眾望,打了一個又一個漂亮的戰役。
2019年春晚,百度智能雲支持百度App完成 208億次紅包互動,成為第一個抗住春晚紅包流量衝擊的網際網路公司;
2月14日,百度智能雲與攜程達成深度合作,通過雲+AI助力攜程率先在旅遊市場智能化升級;
3月1日,百度戰略投資國內IT諮詢服務龍頭企業漢得信息,百度智能雲將與漢得信息共同推動雲計算、共享服務、垂直業務等領域的合作;
4月11日,在2019百度雲智峰會上,「百度雲」品牌全面升級為「百度智能雲」,一口氣發布了包含計算、網絡、存儲、資料庫在內的14款產品,以及3大視頻行業解決方案,與移動共同展示全國首個5G+8K+AI視頻直播;
4月24日,百度智能雲聯合浦發銀行,發布國內首位銀行虛擬員工「數字人」,其將現身手機App、網銀和各類服務終端,帶來智能金融服務;
4月29日,百度智能雲與銀聯商務的一系列合作也浮出水面,百度智能云為銀聯商務提供私有雲服務,雙方共建金融級公有云為銀聯商務超過800萬商戶提供「上雲」服務。
谷歌雲業務新任CEO立「軍令狀」:營收要超廣告
與強調智能雲 的微軟相比,谷歌I/O大會更加強調AI。
谷歌依舊將「All in AI"進行到底,今年更是喊出了「AI for everyone」。谷歌全新產品都進行智能化升級:Google Assistant的語音交互能力進一步增強,發布全新的智能音箱Nest Hub Max,谷歌搜索、谷歌地圖加入AR功能,將AI技術帶到生活的各個方面。
谷歌有著強大的全家桶App產品承擔谷歌AI能力對C端用戶生活的智能化改革。而AI to B的任務,則放在了谷歌雲上。谷歌雲的故事,剛上新番。
4月10日,一年一度的Google Cloud Next 19大會在舊金山舉行,CEO Sundar Pichai親臨大會現場,表示:「雲是谷歌最重要的投資領域之一」。
同時此次大會也是新CEO託馬斯·庫裡安(Thomas Kurian)自2019年1月上任以後的第一次亮相,帶來一系列產品和技術進展。Thomas Kurian顯得雄心勃勃,他曾對媒體表示希望有一天能讓谷歌雲計算業務獲得比廣告更多的收入。
他期望從兩個方面實現這一計劃:首先,谷歌雲將會以最快的速度為該公司搭建起一個大型銷售團隊。此外,谷歌雲將重新專注於向零售或金融等垂直行業銷售,重點與成熟的老牌公司合作,而不是在雲時代的初創公司。
面對傳統企業的智能化升級,谷歌有著強大的AI技術優勢,雲計算領域的補齊,讓谷歌更能參與同亞馬遜AWS、微軟Azure的較量。
北京遇上西雅圖,百度微軟谷歌同頻共振
AI時代,企業正在從簡單的「上雲」轉而尋求智能化升級。
當市值超過「萬億美元」的微軟以王者姿態指明其未來在智能雲&智能邊緣的方向時,不少人開始為依靠雲計算站上巔峰的亞馬遜感到擔憂。微軟Build上帶來的Azure的多項更新,可以說是正面挑戰亞馬遜。而其強大的AI能力更可能會刺激更多企業採用微軟的Azure公有雲來託管應用程式和存儲數據。
同樣的故事,也在大洋彼岸發生。2018年,百度營業收入突破1000億元,百度智能雲在Q4單季度的營收突破10億,百度智能雲ABC技術助力金融、教育、視頻等領域進行智能化升級。5月6日,全球權威諮詢機構IDC正式發布《中國公有雲服務市場(2018下半年)跟蹤》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百度智能雲的營收同比增速超過3倍,在PaaS層面,百度智能雲營收同比增速更是超過410%,在所有廠商中增長最快,坐穩國內雲服務商第一陣營。
在AI時代,北京遇上西雅圖,講述著相似的故事。
來源:CSD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