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至美孝親圖
——記江西省第六屆道德模範伍明明
記者喻曉佩
在贛州經開區三江鄉伍村石子堆街,人們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景:一名身材高瘦的男子,熟練地從房內背出一名老婦人,將她放在一臺小貨車的副駕駛座上,再將收拾好的毛巾、臉盆、水壺等物品放到車上,然後行駛而去。隔一段時間,又可以看到他驅車返回,將老人從車上背下來,送回屋裡。
這名男子叫伍明明,他開的五金店也在石子堆街家門口。由於癱瘓的母親離不開自己,多年來,伍明明就是用這樣的方式,兼顧著照料母親與謀生的重任。他帶著母親去工作的畫面,成了感動無數人的人間至美孝親圖。
家貧不舍老母
土生土長於伍村的伍明明原本有一個清貧卻完整的家,他和父親、母親、哥哥,一家四口勤儉度日。1996年,在廣東佛山務工的父親遭遇車禍,醫治無效死亡。當年伍明明14歲,哥哥伍學輝15歲。
因肇事司機逃逸,伍家沒有獲得一分錢賠償。母親羅玉蘭用柔弱的肩膀撐起一個家,而兄弟倆為了生計初中未畢業就外出務工。2004年4月的一天,羅玉蘭下田勞作時突然倒在田埂上,經查是因患同心圓硬化後遺症導致中風。她雖經搶救脫離了生命危險,手術後卻一直昏迷不醒,每天住在重症監護室的費用需要上千元。不久,兄弟倆多年辛苦打工的積蓄花光了,還向親戚朋友借了幾萬元錢。醫院曾多次下達病危通知書讓兄弟倆放棄,可兄弟倆堅持要救治。最終奇蹟發生了,昏迷半年多的羅玉蘭活了過來。
臨近春節,兄弟倆將母親從醫院接回老家過年。沒想到正月初二這天,母親突然病發,伍明明想找一臺私家車護送母親去醫院搶救無果後,情急之下,他背起母親一路小跑來到離家約1.5公裡的唐江鎮橫江村的公路邊,最後成功攔下一輛路過的小貨車。這位好心司機開車緊急把羅玉蘭送到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經全力搶救,羅玉蘭又一次擺脫了死神。醫生說,再晚幾分鐘送來就回天無力了。
經過多次搶救,羅玉蘭終於挽回了生命,卻癱瘓在床,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此後,兄弟倆輪流照顧母親,買菜燒飯、清洗衣物、接屎接尿……羅玉蘭對尿不溼過敏,床上也不能墊隔尿紙,因此經常大小便失禁,把衣物、床褥弄髒,一天少則七八次,多則十幾次,兄弟倆卻不言苦累,他們深知「有媽在,家就在」。
在兄弟倆的悉心照顧下,羅玉蘭的身體漸漸好轉,幾年後,在有人攙扶下不僅能夠坐立,還能簡單地表述自己的想法。為了更好地照顧母親,兄弟倆一人留在家中照料母親,一人外出務工掙錢,生活慢慢有了起色。
一人扛起重擔
2008年和2012年,兄弟倆先後結婚生子,各自建立了小家庭,昔日的苦難似乎漸漸遠去。可是命運並沒有眷顧這個多災多難的家庭,2015年,伍學輝被查出患有膽囊癌。從此,照顧母親的重任就落在伍明明的身上。治療半年後,伍學輝因病去世。
伍學輝的突然病逝,讓羅玉蘭心受重創,此後變得喜怒無常。沒有哥哥幫忙分擔,為了賺錢養家,伍明明想把母親交由妻子照看,自己到南康龍嶺一家家具廠去上班。可是母親對他十分依賴,一時看不到就會大哭大鬧。無奈之下,伍明明只好買來一臺二手小貨車,每天堅持帶著母親去上班。帶母親上班是件繁瑣事,伍明明每天早早起床給母親穿衣洗漱、倒水餵飯,還要帶上毛巾、臉盆和幾條備換的褲子,天冷還要帶上熱水瓶、暖手袋等,然後背起母親坐到駕駛室裡,載著她到廠裡去上班。
羅玉蘭每次坐上車不久就呼呼大睡,到了目的地醒來後精神大振,她心情好時,伍明明可以安心去上班,要是心情差就會百般「刁難」。特別是對停車位要求極高:附近不能有垃圾筒,且要停在人少的地方,夏天要有陰涼,冬天要曬到太陽。
本來找個停車位就很不容易,可伍明明仍百依百順,經常為找一個令母親滿意的停車位耗費很長時間。上班期間,無論事務多忙,每隔兩個小時他就要到車上探望母親,看她要不要喝水,要不要解大小便,有時還得背著她到車下走動走動。
由於無人照料,羅玉蘭經常把大小便拉在身上,伍明明便拿出自備的毛巾,用臉盆打好水,在狹小的車廂裡幫助母親擦洗,然後換上乾淨的衣褲。中飯,他從廠裡食堂打好端到車上,先將母親餵飽後自己再吃。中午短暫的休息時間,伍明明很想在車上打個盹,可母親經常「搗蛋」,他就得耐心哄著,有時還會遭遇母親的突然「襲擊」。有一次,伍明明打好午飯端到車上準備餵給母親吃,母親嫌菜不好吃,突然張開嘴巴對著伍明明的右手臂咬了一口,頓時鮮血淋漓……
考慮到母親年紀越來越大,加上妻子要照顧兩個年幼的兒女,家中許多事情還得他去張羅,三年前,伍明明辭掉了家具廠的工作,根據早些年自學到的電焊技術,在家門口開了一家五金店。由於能吃苦又有孝心,伍明明經營的五金店生意不錯。每次給客戶上門做事,伍明明仍會帶著母親一起去。
日久更顯孝心
在伍明明的悉心照顧下,年過六旬的羅玉蘭身體越來越硬朗,而他卻因為得不到休息,更顯清瘦。在旁人眼裡,羅玉蘭是一個不講道理的老年痴呆患者,但在伍明明心中,她永遠是最親愛的母親,是需要後輩們關心的可憐老人。
休息在家時,伍明明會背著母親到村莊四處走走。馱在兒子的背上,羅玉蘭就像一個未懂事的小孩,她雙手箍在伍明明的肩上,有時會「調皮」地用手去抓兒子的頭髮,甚至還會用手去拔伍明明的鬍子。對於母親的「任性」,伍明明不僅不會責怪,反而覺得這是一種幸福,因為他總會回想起小時候,母親也是這樣背著他,任由自己在她的背上「撒野」。
多年來,無論照料病母多麼辛苦,人們都沒有聽過伍明明有過半句怨言。面對他人的讚揚,他很坦然:「父母辛苦撫養兒女長大,老了他們有病痛時,兒女也自然應當陪在身邊端茶倒水,再苦再累都是應當的。」
人們常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伍明明卻默默承擔著照顧癱瘓母親的重任,用實際行動踐行大寫的孝道,無愧為新時代的道德模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