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音樂(Electronic music,也稱TECHML),簡稱電音。廣義而言,只要是使用電子設備所創造的音樂,都可屬之。任何以電子合成器、效果器、電腦音樂軟體、鼓機(drum machine)等「樂器」所產生的電子聲響,都可合理地稱為電子音樂。
No.10
艾利索 Alesso
艾利索(Alesso),1991年7月7日出生於瑞典斯德哥爾摩,瑞典/義大利混血兒,瑞典DJ、音樂製作人。Alesso在很年輕時就表露對於EDM的製作與DJ表演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與渴望,這在他的音樂影片《Years》裡有簡略的描述。2011年他"Pressure"的重混,使他的音樂生涯突飛猛進;2011年他在DJ MAG TOP 100 DJS排行榜上現身,排名70名。 2012年,艾利索與良師益友Sebastian Ingrosso(前瑞典浩室黑手黨成員之一)製作的歌曲" Calling (Lose My Mind)",登上美國Billboard舞曲榜第一名, Beatport榜第一名, "Clash"、"Years"也皆達到Beatport榜的第一名。2012年DJ雜誌百大DJ榜達到20名。2013年共和時代"If I Lose Myself"的重混獲得極大的成功,使他在電音界的地位更高、更鞏固。2014年發行單曲"Tear The Roof Up"。2015年發行第一張專輯" Forever"並與Maroon 5合作發布單曲《This Summer's Gonna Hurt Like a Motherfucker》。2015年發行單曲《 I Wanna Know》、《Take My Breath Away》。2017年10月發行單曲《Falling》、《Is That For Me》。
No.9
Lost Frequencies
Lost Frequencies,原名Felix De Laet,1993年11月30日出生於比利時的首都布魯塞爾,風格偏向Deep house。在2014年因為一首〈Are you with me〉而出名,這首為鄉村音樂人Easton Corbin的作品,賦予老歌〈Are You With Me〉新生命,不會太過火的混音讓鄉村音樂還是有原本的面貌,但卻讓這首老歌更有生命、更有節奏感。才20歲就嘗到出名滋味的Lost Frequencies(其實很多DJ都在很年輕時就成名了),之後又陸續推出了作品〈Reality〉和〈Run〉,作品都很有他特有的味道,很舒服的電音,不管今天心情好壞、天氣陰晴,都很適合戴起耳機沉靜在你自己的電音小世界裡。
No.8
DJ Snake
提到法國電音,大家可能都會先想到 Justice、Daft Punk 和 David Guetta或是近幾年竄紅的新世代:FKJ、Madeon、Kungs 等人而新世代中發展最快最成功的電音製作人,絕對是這位來自巴黎郊區外貧民窟的 DJ SNAKE,William Sami Etienne Grigahcine,也是大家所知道的 DJ SNAKE在年輕時曾與 KRS-One 和 Cypress Hill 等知名 Hip Hop 音樂人參與1995年法國黑白電影『恨』的製作,出身街頭的他也對 Hip Hop 音樂有著極大的興趣。12歲接觸 DJ,早期曾在巴黎的 Les Bains Douches 酒吧駐場。年輕時也喜歡在街頭塗鴉的他,因為總是能逃過警察的追捕,朋友就幫他取了 「Snake」 的綽號DJ SNAKE 表示:「當時大家都叫我 「Snake」,我也覺得叫「DJ SNAKE」 也不錯,就取了這個藝名,不過現在覺得這個名字超爛,但一切都來不及了…」
No.7
Armin Van Buuren
阿明·凡·布倫(Armin van Buuren),1976年12月25日出生於荷蘭萊頓,荷蘭DJ、音樂製作人、主持人,畢業於萊頓大學法學專業。1995年,阿明在萊頓的夜店裡開啟了DJ生涯 。1998年,個人單曲《Blue Fear》成功打進英國單曲榜,他也因此受到關注。1999年,他與戴維·劉易斯一同創立了電音品牌「Armin」 。2001年,阿明開始主持電臺節目《A State Of Trance》。2003年,他推出了首張個人正式專輯《76》。2004年,他開始推出《A State Of Trance》系列混音專輯。2007年至2010年,他連續四次獲得《DJ MAG》票選的世界百大DJ第一名。2011年,獲得荷蘭奧倫治-拿騷勳章。2012年,他再次獲得「世界百大DJ」第一名 。2013年8月,《福布斯》公布「年度最賺錢DJ」榜單,阿明以1100萬英鎊的收入位列第八 。2014年1月,他憑藉《This Is What It Feels Like》獲得第56屆葛萊美獎「最佳舞曲錄製」獎提名,成為第四位入圍葛萊美獎的Trance藝人。2015年10月,發行第6張個人錄音室專輯《Embrace》。阿明從小就對音樂充滿了好奇,他在9歲時就用Basic程式創作了人生中的第一首歌。後來,在好友的推薦下,阿明開始接觸混音。受到法國電音音樂人讓·米歇爾·雅爾的影響後,阿明在14歲時正式開始音樂創作。1995年,在萊頓大學攻讀法學之際,他在當地的夜店Club Nexus裡打工做起了DJ。No.6
Tiësto
Tiësto 相信是所有聽電音的人都知道的名字,出生於1969年的他,締造了許多電子音樂界的紀錄,例如他是第一位在奧運演出的 DJ、單人長時間 DJ 秀的開創者,更是 DJ Mag 百大 DJ 排行榜三連霸(僅次於 Armin)。Tiësto 最為人知的就是他曾經是 Trance 的當紅炸子雞、導師而後跳船轉而投奔 House 懷抱的故事。許多歌迷因此遠去,但對 Tiësto 來說,投身 House 是他與與新一代的年輕 DJ 還有產業建立連結的最好方式。Tiesto 也開設了自己的唱片公司Black Hole,出版過的大熱作品有Vimana的 We Came及DJ Tiesto化身Kamaya Painters的 Far From Over ,並於世界各地大行其道。這些作品的成功,更吸引了英倫多間夜店來找他打碟,包括Gatecrasher,Slinky及 Godskitchen。現在,DJ Tiesto是一位身兼多職的大忙人,他除了要經常作DJing 。2002和2003年Tiesto得以蟬連DJ雜誌公布的世界百大DJ排名的冠軍位置,緊接著又贏得本屆Dancestar USA Award的 最佳國際DJ 獎項。
No.5
David Guetta
大衛·庫塔(David Guetta),本名皮埃爾·詹姆斯·庫塔(Pierre James Guetta),1967年11月7日出生於法國巴黎,法國DJ、音樂製作人、歌手。2002年,發行個人首張專輯《在愛多一點》並正式出道。2004年,發行第二張個人專輯《轟狂趴踢》。2009年8月,發行個人第四張專輯《One Love》,並憑藉專輯獲得第52屆格萊美最佳電子/舞曲專輯獎提名。2010年,憑藉歌曲《When Love Takes Over》獲得第52屆格萊美最佳非古典混音錄製獎。2011年,大衛·庫塔被英國《DJ雜誌》評為年度百大DJ排行榜第一名;8月6日,發行專輯《Nothing But the Beat》;同年,憑藉歌曲《Revolver》獲得第53屆格萊美最佳非古典混音錄製獎。2012年,獲得AMA最受歡迎電子舞曲音樂獎。2016年9月,發行單曲《Would I Lie To You》。2017年,獲得MTV歐洲音樂獎最佳電子藝人獎 。No.4
Alan walker
艾倫·奧拉夫·沃克(英語:Alan Olav Walker,1997年8月24日-),是一名挪威DJ和音樂製作人,出生於英國英格蘭北安普頓。他因電子舞曲單曲《人間迷走》(Faded)一炮而紅 ,該曲的官方音樂影片在YouTube上的觀賞人次已達25億次。其官方YouTube頻道的訂閱人數亦已突破三千九十萬人。沃克生於英格蘭北安普頓,兩歲時與挪威籍母親和英國籍父親搬到挪威卑爾根。在數位時代中長大,沃克開始對電腦感興趣,後來被編程和平面設計吸引。他沒有任何音樂背景,只依靠觀看YouTube影片自學。從2011年便開始學習及嘗試製作音樂,他用筆記型電腦做了30至40首歌。2012年,沃克找到了義大利的唱片技師David Whistle(以前稱為DJ Ness)去學習製作音樂,並使用了為初學者而設的編曲軟體FL Studio。同年,他開始將自己所創作的音樂上傳到YouTube頻道和SoundCloud頁面,在網上的評價幫助下,他的音樂受到了音樂品牌的注目。
No.3
Dimitri Vegas & Like Mike
來自比利時的DJ兄弟二人組Dimitri Vegas and Like Mike(DVLM)由Dimitri Thivaios以及Mike Thivaios組成,以自己獨特現場Live以及富有帶動性的曲風,迅速在電子舞曲音樂中脫穎而出,於2015年成功登上百大排行榜《DJ Mag》Top100第一位的寶座,成為史上最初以組合衛冕的冠軍。他們憑藉獨一無二嗨翻屋頂的娛樂形象,這對兄弟二人組迅速成開始每周進出全球最盛大、最有聲望舞臺,成為不可缺少的臺柱,其中之一就是自2015年起在拉斯維加斯Hakkasan,作為嘉賓駐場。兄弟二人最近用自家「House of Madness」這個與眾不同的派對系列,不僅拿下了競爭最大的Ibiza Memory和Amenesia Terrace每周日駐場席位,逐漸展現一個真正瘋狂的派對概念,當然還將於2016年繼續這一首夏日最強音的派對進行曲。「House of Madness」憑藉往期出演嘉賓,如:Diplo, Steve Angelo, Fat Boy Slim, Yves V,Armin Van Buuren, Steve Aoki and Nicky Romero,勢必將永遠被記載於Ibiza的歷史。
No.2
Marshmello
克裡斯多福·科姆斯託克(英語:Christopher Comstock,1992年5月19日-)是一位美國電子舞曲音樂製作人與DJ,以藝名Marshmello熟知,也被粉絲稱為棉花糖。科姆斯託克起初通過混音Jack Ü與捷德的歌曲獲得了國際關注,隨後又與包括Omar LinX、Slushii、 Jauz、Migos、Ookay、哈立德、賽琳娜·戈麥斯、安-瑪莉與Logic在內的歌手協作。其在2016下半年發布之成名歌曲《Alone》,在YouTube上的觀看次數已達14億次,頻道訂閱人數突破3940萬(截至2019/10/1) 2015年3月,Marshmello在他的SoundCloud頁上發布了首支原創單曲《WaVeZ》2016年,Marshmello放出了先前歌曲的合集《Joytime》,並在美國告示牌雜誌舞曲或電子音樂專輯部分排名第五。收錄專輯中的包括由說唱歌手Omar Linx演唱的單曲《Keep It Mello》。Marshmello由Red Light Management旗下的莫·莎莉姿(Moe Shalizi)管理,其同樣也管理Jauz、Ookay與Slushii。
No.1
Martin Garrix
馬泰因·赫拉德·哈裡岑(荷蘭語:Martijn Gerard Garritsen,1996年5月14日-),知名於其藝名馬汀·蓋瑞克斯(Martin Garrix),是一名荷蘭的DJ和音樂製作人。《Animals》為其出道之作,在十幾個國家登上前十名的排行,更在比利時和英國登上冠軍,而在愛爾蘭則為第三名。和Jay Hardway於2014合作的單曲《Wizard》在各國表現也十分亮眼。現今以《Scared To Be Lonely》,《Animals》 和《In the Name of Love》這三首歌最廣為人知。2013年在DJ雜誌首次登上百大DJ第40名,2014年則為第4名。他的恩師Tiësto認為馬汀·蓋瑞克斯是Ultra音樂派對2015第1名的DJ。使他在2015年成為世界百大DJ第3位,是他首次登上世界百大DJ前3位,2016年他以20歲零157天成為DJ雜誌的世界百大DJ第1名,2017年再度獲得此殊,2018年第三度獲得百大DJ第一名。他的YouTube頻道達到1300萬訂閱(截於2019/11/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