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股災往事:股災時降息,這一幕似曾相識|投資者看到消息,有4種...

2020-12-23 金色財經區塊鏈

今日,美聯儲將原定於3天後的議息會議提前,降低利率到基本為零,並重啟7000億美元的量化寬鬆。時間和力度,都超過市場預料。然而市場的反應更出乎預料:道指期貨跌停,比特幣從5200點迅速上升到5900點以上,又迅速跌回5200點。這讓我想起了5年前,A股十大奇蹟之一:千股漲停到跌停。

2014年開始,A股在多年低位盤整後,開始盤旋上升。從2000點,到3000點,4000點、5000點,價格的上升匯聚著越來越多的人心。原本沒幾個人關心的A股,開始吸引越來越多的人。這種變化可以親身體會:吃飯時有至少一半的同事在談論A股,就連去醫院,去餐廳,別人看到我打開手機行情界面,也會自然地和我討論起來。

所有人都相信,超越2007年的大牛市已經來臨。超越6124隻是起點,1萬點就在眼前,就連官方權威媒體都在報導:4000點才是牛市的起點。這種情緒在2015年的五六月到達巔峰。誰也不知道,一場災難已悄然來臨。

第一階段:疑似牛市中的正常調整

6月15日,星期一,指數下跌103點;周二下跌175點;似乎只是正常的調整,很多人也按此前的思路,在下跌時買入。果然,周三真的漲了80點。然而,周四繼續下跌182點,周五更加出人意料,一天跌了307點,跌幅6.4%。

股民們互相打氣,認為這是上漲途中的深度調整,堅決不下車。我記得,周末是端午節,人們調侃,A股跳水,只是為了紀念屈原。其實,都希望A股節後捲土重來。

第二階段:下跌超乎預料,期待牛市重來

6月23日,新一周開始。周二周三各漲了2%,似乎一切都是希望中的樣子。然而,周四下跌3.46%,周五下跌7.4%!2000多隻股票跌停!上證指數從最高點的5178跌到這天的4192,2周已經跌了1000點!離官方媒體說的4000點起點,已經不遠。恐慌,開始蔓延。

第三階段:從希望到絕望

周末,很多人都著急地四方打探消息。從官方到A股公司,很多人都在想辦法救市,避免更大的金融風險。利好比想像中來得更快:周六,央行宣布雙降:降息0.25個百分點,降低存款準備金率。

股民歡欣鼓舞,認為反攻的號角已經吹響,周一開始就會連續漲停逼死空軍。A股也如期高開,卻在開盤不久開始低走,最終上證指數下跌3.34%,超過1500股跌停!全網目瞪口呆,連股市段子手都沒了興致。

這是第一次股災。短短兩周,從最高點跌了近2000點,配資、融資者,爆倉無數。

分析股災,可以得到很多經驗教訓。今天只說一件:對消息的反應。投資者對消息的反應,大致分為四種:

1.不知利好利空。初學者大多如此。

2.快速判斷利好利空。看到任何消息,包括升息、降準、油價漲跌、美元漲跌、地緣政治、非農業人口就業數據、物價指數……3秒內判斷利多還是利空。開始關心時勢和新聞,國內市場要看,國外關聯市場也要看,政治、經濟、科技、軍事每個版塊都關心,比總統還忙。

3.結合形勢判斷利好利空。這個階段開始知道利多和利空的辯證關係,知道結合形勢判斷多空。瘋牛期間,利空能當利多用;牛末熊中,利多基本是誘多。

4. 深知價格運行自有規律,消息改變不了大勢。大勢如水由西到東,消息如石只能改一時。不再害怕錯過消息,按大周期、大勢投資。

你是哪一種?

本文來源: 金色財經 / 作者:南極石頭

相關焦點

  • 寫在2018年股災發生時
    這一次的股災,到底該如何判斷,我簡單做個梳理,2017年的1月8日,我從估值的角度分析預測了結構化行情的延續,這次,再以估值的角度來聊聊這次股災: 1、市場狀態——股災進行時截止收市,兩市封死跌停983支,若包含觸及跌停則超過1000支,盤中這個數據一度接近1800支,上一次的千股跌停要追溯到股災3.0的2016年熔斷時代,因此這一次是活生生的股災4.0.
  • 見證——全球股災下投資者紀實
    日前,美聯儲通過降息釋放了流動性,我認為,要應對疫情,最重要的是防控傳播,研究應對病毒的辦法,用降息來應對疫情效果肯定有限。在這場全球股市大跌中,我們看到,成熟市場的波動性也很大,這主要是金融工具的問題,它們有太多可以加槓桿的工具。對我們也是一個借鑑。
  • 中國股市:股災五周年紀念
    但12月28日中午收市前突然暴跌,當日跌7.9%,深圳B股指數亦跌4.8%,而國證A指僅跌2.4%,不過2016年1月4日,A股市場因熔斷展開股災3.0。顯然,上海B股充當先知角色。股災3.0,國證A指自2015年12月23日5500點跌至2016年1月27日3790點,24個交易日跌31.1%。當時證監會硬推熔斷機制乃股災3.0主要原因。
  • 現在才知道四大原因引發2015年股災
    經歷過2015年股災的人都知道,那一年的股災「千股跌停,千股停牌,千股漲停熔斷機制」,當年的股災行情還記憶猶新。2015年A股引發股災主要有以下幾大原因所致:第一點:去股市槓桿資金2015年牛市被稱為槓槓牛市,那一輪牛市都是靠槓桿資金推動的,所以一旦去股市槓桿資金的時候,這些槓槓資金不計成本的出逃。
  • 2018年這一輪「股災」將如何演進?
    經歷最近兩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遊企業好於下遊企業,這是所謂中國式砸機器倒牛奶的過程。監管層此時推出獨角獸回歸、CDR等舉措,初心是好的,但時機確實不是好時機。其次,這一輪股災可能是全球性的、劇烈的。與今年年初的全球股災不同。當時,中美貿易戰尚未打響。因此,我們當時斷言,那一輪股災是暫時的。但是,這一輪不同。
  • 股災(31)——大結局
    我寫這個系列,首先是記錄2015年的股災,其次是鍛鍊文筆,第三是想把我的一些想法寫出來。現在的目的基本達到,所以突然不想寫了。當股市在11月份再次達到3600點以上時,尤其是總舵主視察股票交易所,說要「保護投資者利益」,但股市仍然表現疲軟時,他全部清倉,深感股市已經沒有希望,從此空倉了一個多月。2016年初,當股市幾次熔斷大跌(股災3.0)後,他才又逐步入場。
  • 中國股市28年來發生的4次股災 從中我們能夠學習到什麼?
    1990年,中國股市誕生,發展至今,已經有28個年頭了,在這段時間中,中國股市經歷了6次大牛市,和4次大股災,應該很多股民對於2015年發生的股災還記憶猶新吧,當時很多人輸的傾家蕩產,真的是非常慘的,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下中國股市的4次股災,學習下應該如何正確應對股災,以及股災帶給股民哪些思考呢?
  • 管清友:2018年的所謂「股災」來自資產端的慢性病
    鳳凰網財經訊 2月9日消息,管清友發表文章稱,2015年的股災來自資金端的急性病,2018年的所謂「股災」來自資產端的慢性病。股價的核心因素有三個:盈利、流動性和風險偏好。其中風險偏好更像是一個主觀的因變量,真正推動股價的其實就兩個因素:要麼資金端流動性多了,要麼資產端公司盈利好了。2015年之前的牛市就是資金端推動。場內兩融加上場外配資推動資金端瘋狂擴張,導致瘋牛。
  • 到底是什麼原因引發2015年股災的?真相揭開,讓人不敢相信!
    15年股災是多少股民的噩夢,現在估計內心都還在肉疼,熔斷機制的學習,其實這不是真正的起因,有人當時已經提前預測了要大跌,但是由於當時股市都是瘋狂上漲閉著眼睛買都能賺錢的時候,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的學會冷靜呢。
  • 2018年的第一場小股災,來了!
    小股災開啟了!莊家們,顫抖吧!
  • 由中行「原油寶」事件想到2015年股災有多慘?有人傾家蕩產!
    最近發生了震驚投資市場的一件大事就是中行「原油寶」慘烈穿倉,引起部分投資者不僅虧掉了本金還倒欠銀行巨款,此次事件的發生是由於多種原因造成的,本篇文章我們不討論。從這件事情中,很多投資者第一次知道有一種投資方式是:期貨!
  • 2018年「股災」來得雖突然,卻是潛伏的慢性病
    對於很多人而言,知道靴子終歸要落地,現在只是看到落地了。核心資產泡沫成為這一輪經濟和金融周期當中最後的泡沫。破裂,只是時間和觸發點問題,不存在破不破的問題。中國股市似乎回到了2015年,但和2015年又不一樣。因為這次股市得的不是急症,而是潛伏的慢性病發作了。「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
  • 1987年股災,巴菲特、索羅斯、達利歐怎麼應對的?
    這是美股熔斷機制推出以來的第二次應用,上一次是1997年10月27日道指跌超7%觸發熔斷,也是2013年最新的熔斷機制執行以來首次被觸發,即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首次觸發。對於很多交易員來說,這是從未有過的經歷。所謂熔斷機制,指的是基於參考價格的一系列價格波動限制。
  • 美股飆漲9% 股災終結?美股崩盤創記錄呈現7大特徵
    與歷次熊市相比,本次股災有多慘烈?當前的市場環境與12年前金融危機時又有何異同?   證券時報·數據寶全面回顧了標普500指數歷史上的16次「技術性熊市」,發現本輪股災的崩盤速度、波及範圍均創造了歷史。   本輪股災有多慘烈?
  • 2015年的股災你經歷過嗎?具體什麼情況
    我就是經歷過那場股災。我炒股時間比較長,大慨是2008年上半年進入股市的。那時的股市啊,一天滬深成交也就2千億不到,體量也小,比現在的股票少多了。我那時也就5萬塊錢到2015年上半年開啟的牛市中資產己經到了15萬,翻了3倍,那時啊興奮,高興啊,覺得這比上班好賺多了,努力掙個一百萬,回家買房買車。親戚朋友們勸我早日收手,我已經貧婪蒙住了眼晴,那會輕易收手,而且很多專家都在鼓吹滬市能到八千點甚至一萬點,我就自以為是的還拿著。
  • 1973年香港大股災紀實
    總之,全球的投資者都在迅速拋棄股票等投機性的金融資產,逃向黃金這類保值的避險資產。黃金、石油價格上漲之際,恒生指數已經在1974年2月22日跌破了400點。接下來,本來已經對股市失望透頂的人眼睜睜看著恒生指數從400點繼續滑落,在1974年5月跌到了290點。這時,香港的銀行對外宣布要增加信貸以穩定股市。
  • 股災(18)——田伯光的麻煩
    本系列之前的五篇(百家號每篇文章最多插入五個連結,可以從中再找尋之前的連結):股災(13)——包不同大幅撤資與肖鋼講話股災(14)——清理配資!股災(15)——包不同加倉!股災(16)——戰鍋策股災(17)——風波惡爆倉!田伯光仍然看著電腦屏幕,「包總,有什麼話只管說。」
  • 今天上證指數突破了3600點,2018年初股災來了的那個位置
    這個時候投資者會變得越來越自信,自負。天天看著自己的股票帳戶資金在增加會很興奮,然後就會過度誇大自己的能力。但實際上大多數投資者賺到的錢,我可以毫不客氣的說,都是市場行情給機會,跟你個人能力一毛錢關係沒有。不信你自己就近對比一下和18年或19年市場最低迷的時候,自己的能力有沒有提升?
  • 成功預言了這波股災的大佬放言:A股下一波大漲,可能在2018年!
    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廠長的話  作為私募圈「老司機」,但斌在這波股災前後的表現充分體現了穩健二次,不僅在去年6月成功預言了這波股災,而且在此後一年間無論市場如何撩撥他都巋然不動,倉位始終保持在較低位,避免了「高手死於抄底」的宿命。
  • 2018的股災到底有多慘,看了你就知道了
    跑下來的感觸很深,許多營業部老總反映,他們以前以為2015年是資產消滅速度最快的一年,其實不然;因為2015年股災後許多人手裡損失的一部分是浮盈,所以信心有所坍塌但是並沒有那麼慘烈;而且打板、連漲、送轉、妖股等模式雖然難度加大,但是總歸一年還有一兩波行情,手快的人還能混口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