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基金
12月20日,華夏財富2021投資策略會暨「華夏投顧」發布會在北京舉行,近500名投資者親臨現場參與會議,共同見證「華夏投顧」品牌發布。懂投資,更懂你,投顧品牌的發布推動華夏投顧業務進入高速發展階段。
「華夏投顧」發布會現場
華夏財富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毛淮平做了會議開場致辭,他表示基金投顧正迎來最好的時代。2019年被譽為基金投顧元年,華夏財富也在這一年首批獲得基金投顧業務試點資格,經過一年多的運營,目前華夏財富基金投顧服務籤約客戶數已經超過3萬人。今年以來,華夏財富積極開拓基金投顧新業態,基金投顧服務先後入駐天天基金網、360數科、中信銀行等平臺,已經成長為業內基金投顧服務領軍者。在不斷的實踐探索中,華夏財富對基金投顧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華夏財富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毛淮平
毛淮平強調好的財富管理需要因人而異,形成定製化的資產配置方案,並通過專業的客戶服務讓投資者擁有更好的投資體驗。毛淮平表示:「這是我們堅持的初心,也是我們能做好投顧的信心!華夏財富脫胎於華夏基金理財中心團隊,傳承華夏基金線下16年基金投資服務積累的經驗。如今站在大數據、智慧經濟時代,我們有專業的人才、先進的技術、多元的平臺,可以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投顧服務,一起見證財富管理行業向買方模式不斷發展成熟。」
華夏基金總經理助理孫彬
華夏基金總經理助理孫彬在會議上與參會者分享了「2021投資策略白皮書」。孫彬表示,2021年權益類資產上漲趨勢仍在,但波動將加大,對風格的選擇和阿爾法的挖掘是獲取收益的關鍵。未來,權益將從流動性驅動行情轉向盈利驅動行情。債券類資產方面,考慮到今年四季度投資和經濟走勢有一定的韌性,短期看債券利率或呈現震蕩走勢,但債券的性價比在提升。在商品類資產方面,孫彬建議投資者關注供給端對商品價格的影響。雖然需求階段性的「報復性」恢復對商品價格有衝擊,但從全球角度來看經濟增長驅動力不明顯,需求端對商品價格的支持不持續。最後,孫彬還特別提醒投資者在2021年的投資中要注意關注信用政策轉向、剩餘流動性收縮、中美關係的不確定性、疫情反覆這幾方面可能帶來的投資風險。
泓澄投資董事長張弢
泓澄投資董事長張弢也出席了會議,並做了《新經濟驅動力下的中國經濟與資本市場展望》的主題演講,其表示對長期經濟持樂觀態度。回顧2020年,疫情是全球經濟發展的最大變量,我國由於疫情防治得力,未來可能成為全球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之一。在經濟逐步恢復且財政政策配合的情況下,張弢認為A股中期或迎來小繁榮,他表示,目前中國居民配置股票的比例僅佔總資產的3%,有巨大的提升空間,隨著「房住不炒」政策持續加碼,利率不斷下行,非標準化資產總量不斷下降,股票類資產配置投資優勢不斷凸顯。同時從全球橫向對比來看,A股市場較高的確定性和較低的估值,將會增強中國資產對全球投資者的吸引力,較多行業都會迎來投資機遇,泓澄投資將持續關注消費和科技兩大方向。
中金公司股票業務部董事總經理連敏偉
中金公司股票業務部董事總經理連敏偉在會議上對2020年市場做了簡要回顧,也對2021年市場機遇做了展望,他認為明年政策或逐步偏緊,盈利增長將為配置核心要素之一。他預測2021年,經濟增速或反彈至9%,增長與政策「一進一退」,逐漸進入復甦中期,3-6 個月內,新老估值分化或會有收斂。但一旦進入流動性偏緊狀態,結構性成長領域或為市場焦點,新老分化預計仍存在。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連敏偉建議投資者需要加強對被動投資的關注。他表示,在全球成熟市場中,被動投資已成為主流配置方式,近年來,中國資本市場持續進行生態變革,註冊制改革穩步推進、退市機制持續優化、外資機構投資者佔比上升等,使得A股市場的有效性逐步提高,選股難度不斷上升,也促進被動指數投資持續發展,被動指數投資產品規模和數量均持續增長,特別是以ETF為代表的場內交易指數產品實現了穿越牛熊周期的發展。在具體投資策略方面,連敏偉建議投資者關注指數增強類產品。
華夏基金股票投資部高級副總裁、基金經理周克平
會議最後,華夏基金股票投資部高級副總裁、基金經理周克平專門就市場關注度較高的科技股投資機遇做了詳細分享。他表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和資本市場改革給了我們歷史性的機遇。科創板、港股通與註冊制帶來的投資變化以及底層資產的優化是他看好中國科技行業的根本原因。周克平強調,選擇比努力重要,任何偉大的投資都是基於特定的時代背景,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大浪潮是未來20年最大的時代紅利。周克平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先進位造、新能源、雲計算SAAS、現代服務業、生物醫藥、傳統行業效率提升等領域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