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1s1,《浪姐》真的太火了!
作為一名綜藝迷,小仙鶴時時刻刻關注著姐姐們的一舉一動。
被姐姐們的業務能力深深折服,並且為姐姐們加油打call!
不過,讓小仙鶴驚喜的是,在綜藝裡還能收穫姐姐們獨特的減肥秘籍。
比如出道18年依舊少女的金莎小姐姐,前不久就憑藉「帶秤吃飯」上了熱搜:
從視頻裡可以看到,當姐姐們都大開吃戒時,金莎突然說要去拿個稱來。
並且無奈地告訴大家:自己是易胖體質,所以每天不能允許自己吃超過一千卡!
作為同樣易胖體質中的一員,小仙鶴深深的理解金沙的感受。
因為吃得少,金莎當下調侃自己,別人和她吃飯肯定很沒胃口,人家都是仗劍走天涯,自己是仗秤走天涯。
不過話說來,女藝人的身材管理真心瑞斯拜,而易胖體質的人真的不容易啊......
可一天只吃1000kcal真的健康嗎?克制飲食需要每天稱計算卡路裡嗎?我們普通人到底該如何平衡熱量攝入和生活呢?
其實減肥無非是在滿足基礎代謝的基礎下,控制熱量攝入。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推薦基礎代謝率計算公式:
男人18~44歲 : (15.3*M+679 )95%
45~59歲 : (11.6*M+879 )95%
女人
18~44歲 : (14.7*M+496)95%
45~59歲 : (8.7*M+829 )95%
M=體重 單位:公斤
*註:基礎代謝率乘*活動因素=每日熱量消耗(既然想要減肥,活動因數就低不就高)
當我們把自己的基礎代謝了解清楚,要想減肥就應該開始製造熱量缺口,讓攝入的熱量小於每日消耗的熱量。
通常想要減脂的人每日熱量消耗減掉300-500為每日所需吃的熱量,如果每日熱量消耗減300之後低於基礎代謝,那光靠減脂餐、控制飲食是不夠的。(此時菲塑巧克力必須提上日程。)
然而,對於普通人來說,我們不可能精準的計算出自己一天攝入的熱量,畢竟減重不是一道簡單的計算題。
影響我們體重的除了熱量以外,還有各種激素、基因、腸道中細菌、甚至睡眠質量…….它們才是決定體重的關鍵因素。
1.不同的人對於同一事物做出的反應是不一樣的
個人的消化能力不一樣,新陳代謝亦不相同,導致吸收消化的差別性。
而新陳代謝受年齡、體表面積、性別、運動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一般來說,年輕人的代謝率大於成年人,體表面積大的人代謝率大於體表面積小的人,而男性的代謝率會優於女性。
2.食物營養本身的被消化存在差異
食物本身所含的營養素,身體去消耗掉他們所需要的能量是不同的。就拿食物中最主要的三大營養素:蛋白質、糖和脂肪來說,消化脂肪會燃燒掉脂肪中3%左右的卡路裡,而消化碳水化合物時,則消化5-10%的卡路裡,蛋白質卻高達30%。並且,同單位的蛋白質其本身的熱量相對來說低一些。
3.食物的狀態和烹飪方法不同,熱量不一樣 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醫學博士候選人Groopman曾經做過一項研究:她連續數周給小鼠餵食四種花生食物。通過跟蹤記錄每隻小鼠的體重、消耗量和運動,她發現烹飪後的花生比生花生能提供更多的能量。
這裡只是關於熟食和生食的熱量研究,何況在日常生活中製作菜餚我們還要加入各種調料,其熱量變化更明顯。
當然「吃飯前查熱量」也是存在即合理,對於剛開始決定減脂的小夥伴,營養師會根據你的身高、體重、年齡,對飲食提出建議。幫你計算出每天攝入碳水、蛋白質、脂肪的熱量,這其實是可以有效幫助你快速形成食物的認知,可以了解食物的營養價值。
只是如果你一味追求控制一天的熱量,有可能反而越控制,越反抗,到最後控制不了自己,大吃一頓,暴飲暴食。
即使你真的瘦下來,但沒有真正改變飲食習慣,你的內心還是不會真正的快樂。所以千萬不要被卡路裡的數值束縛了生活!
當然小仙鶴也欽佩金莎小姐姐這種坦然的態度,所以如果你也是喜歡這種數據化管理帶來的安全感,那你也不必去配合他人的眼光,而改變自己。
希望大家都可以找到一種最舒服的方式去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