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丹 | 生命來來往往,來日並不方長

2021-02-19 十點讀書會

 ◆ ◆

文 | 於丹

我們總說來日方長,但是我們又怎麼能知道還有多少個來日呢?

我們總是喜歡說「明天再說」,但是我們永遠都不會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來。

今天十點君給大家分享一篇文章,希望你也能夠及時去發現身邊值得珍惜的人和事。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故事。

懂得珍惜,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能力。

在長大的過程中,總有些猝不及防的變故讓人扼腕喟嘆:有時候,沒有趕緊完成的心願,一轉眼就來不及了。

剛在大學當班主任時,不小心把腳崴了,去宣武醫院一檢查,右踝兩根骨頭骨折了。

骨科張主任帶著醫生來檢查,對我說:「可以用保守療法,也可以開刀。用保守療法,可以少受點兒罪,但會有後遺症,關節可能會鬆動。」

我說:「那可不行,我左腿膝關節受過傷,就仗著這條右腿呢,您還是給我開刀吧。」

他有些詫異:「我很少見過這麼主動要求開刀的病人。但是,要開刀得排到下周了。」

我說:「等到下周還得兩三天,骨茬兒就不如現在了,爭取今天就開吧。」

「那誰籤手術同意書?得等你家人來。」

「不用,我自己籤字。」

籤完字後,張主任對醫生說:「這姑娘的手術我來做。」

他的手,細長而舒展,是我記憶中最漂亮的男人的手。我說:「張主任,您的手不彈鋼琴太可惜了。」他笑:「所以我拿手術刀。」

做手術時,麻藥有些過量,張主任問:「你還清醒嗎?」

「清醒。不信我給你背李白的詩。」

「那就背《靜夜思》吧。」

「那怎麼行!我背《蜀道難》!」所有人都哭笑不得。

術後那個星期是張主任值班,他每天來看我,和我閒聊幾句。

換藥時,我驚訝地發現,刀口沒有縫合痕跡,我問張主任:「這是粘上的嗎?」

張主任說:「你這麼活潑的一個人,我不能讓你有一道難看的疤痕,就用羊腸線給你做的內縫合,傷口好了,線就被人體吸收了。

我給你打了兩枚釘子,可以讓骨頭長得像沒斷過一樣。但你一年後要來找我,把釘子取出來。」

等到出院,我們已經成為朋友。他告訴我:「你知道嗎,我不是那周值班,我是調的班。那一周,表面上你是我的病人,其實跟你聊天時,你是我的醫生,你的樂觀的氣場也是可以治病的。」

忙忙碌碌間3年過去了,他一直提醒我:「得趕緊把釘子取出來。」有一次他去我家聊天,說:「下次我給你帶一棵巴西木,屋裡不能沒有植物。」

我送他走後,忽然他又推開門,探身進來說了一句:「你這次回來,我就給你取釘子,不然來不及了。」可那段時間我一直在出差,我還尋思:「有什麼來不及的,釘子又不會長鏽。」

當時,我父親在宣武醫院住院。4天後,我從南京回來,去醫院看爸爸。我和愛人騎著自行車,很遠就看見醫院門口全是人,根本進不去,我們只好從後門進了醫院。

正是吃飯時間,爸爸欲言又止:「我跟你說件事。」媽媽馬上打岔:「你趕緊吃飯,孩子剛回來。」

後來爸爸又想停下來說話,媽媽說:「你讓孩子歇口氣。」再後來,爸爸沒加鋪墊,說:「張主任殉職了。」

我蒙了:「您說什麼?」

爸爸說:「醫院門口都是送他的人。」

我震驚!繼而想起他留給我的最後的話:「你這次回來,我就給你取釘子,不然來不及了。」

出了醫院,夕陽西下,不遠處國華商場門口熙熙攘攘,在交錯的車流中,我推著車站在馬路中間,痛哭失聲,車水馬龍都在暮色裡模糊不清。那一刻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來日方長並不長!

我一直記得他的手,鋼琴家一樣的手,這雙手,給我做了不留疤痕的縫合。因為他,我家裡一直養著巴西木。

就在張主任去世的那4天裡,我出差去了南京。在那裡,我得知了另一個人去世的消息.

1993年,我寫過一篇報告文學《中國公交憂思錄》,為此走訪了十幾個城市考察公交系統,南京當時是全國公交系統的一個典範,所以我去的第一站是南京。

那是夏天,南京像火爐一樣炙熱。我找到南京公交總公司,書記是一名復員軍人,非常豪爽,晚飯一上桌就拉著我喝酒。兩杯下去,我暈乎乎的,總經理耿耿進來了。

儒雅的耿總和我握手:「我叫耿耿。」我趁著酒勁兒開了句玩笑:「耿耿於懷的耿耿嗎?」他說:「不,忠心耿耿的耿耿。」

耿總坐下來,攔住了給我敬酒的人們,靜靜地和我聊天。他說:「明天我陪你去坐公交車。現在,南京市民出門,去任何地方倒兩趟車都能到達,而且等車不超過5分鐘。」

第二天,我和耿總在新街口開始坐公交車。熙熙攘攘的人群裡,他說起自己和父親最喜歡的陶淵明,那一刻,周圍似乎安靜清涼了許多

我們也去過一些很安靜的地方,我問耿總:「『潮打空城寂寞回』的那段石頭城在哪裡?」開著一輛黑色桑塔納的耿總就帶著我到處尋找,最後找到了,那一段石頭牆比千年之前更寂寞。

耿總還帶我去了好些有名的和無名的古蹟,每走過一座門或者一座樓,他都念叨著歷史、文學的典故。

那一個盛夏,六朝金粉的古都滄海桑田的幻化,在一位長者的引領下,清晰地與我青春的記憶結緣。

按計劃,我應該在南京採訪兩天,結果卻待了將近一個星期。我向耿總道別:「必須走了,要不然採訪行程全耽誤了。」

耿總說:「還有最後一個地方要帶你去,南唐二主陵,很近。」

我從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少女時代就愛抄李後主的詞,但實在沒時間,只好與耿總相約:下次直接去看南唐二主陵。那年春節,他打電話拜年:「南唐二主陵還沒看呢,今年咱們一定去。」

張主任去世的那幾天,我出差去南京,一到賓館就往公交公司總機打電話,找耿總。

總機姑娘說:「耿總不在了。」

「耿總去哪兒了?」

她接得很快:「耿總去世了。」

我呆住了:「怎麼會?!春節他還跟我通過電話呢!」

對方說:「他剛剛走了一個星期,肺癌。」

直到現在,我都沒去過南唐二主陵。

很多時候,我們都以為來日方長,就如同嵇康在死前感慨:袁孝尼一直想學習《廣陵散》,我以為來日方長,一直執意不肯教他,而今我這一走,《廣陵散》從此絕矣。

生命來來往往,我們以為很牢靠的事情,在無常中可能一瞬間就永遠消逝了;有些心願一旦錯過,可能就萬劫不復,永不再來。

什麼才是真正的擁有?一念既起,拼盡心力當下完成,那一刻,才算是真正實在的擁有。

人這一生,總是在等。等將來、等不忙、等下次;等有時間、等有條件、等有錢了。

可是後來,等來等去,等沒了緣分,等沒了青春。

等到最後,等沒了健康,等沒了機會,等沒了選擇;等來了遺憾,等來了後悔。

別再等來日方長,因為朋友不會停留,趁著大家走在,想聚就聚。不要等你再想起約他們一起聚會時,卻發現有些人再也不能赴約了。

別再等來日方長,因為時間不會等你,趁著趁時光正好,想旅遊就去。不要等你想去了,才發現自己已經顫顫巍巍走不動了。

來日方長只是一種美好的願望。世事無常,趁還能動去看遠方的風景,見想見的人吧!


「我想給你一座圖書館。」

免費開放,感謝你我的相遇

音頻領讀,讓閱讀不孤單

10天陪你聽本書,一年你比別人多讀36本


-作者-

於丹,中國當代知名文化女學者,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著有《於丹<論語>心得》、《於丹<莊子>心得》等。

編輯:小閒

↓↓↓點擊【閱讀原文】

進入【共讀圖書館】,即可免費收聽58本好書

相關焦點

  • 克麗斯汀最後的告別:生命來來往往,來日並不方長
    於丹說過:生命來來往往,來日並不方長。這一集看了淚目,生命太短暫了,好好活著,比什麼都重要。
  • 武漢肺炎、四川地震、莆田大火:生命來來往往,來日並不方長!
    許多東西,往往在失去後,才會珍惜。前幾天有朋友跟我說,唉,好想念以前全是娛樂新聞的日子。睜開眼就是綜藝、電視劇,各個明星在熱搜爭奇鬥豔,那時候覺得「娛樂至上」不好,但如今才知道那代表著國泰民安。和平需要珍惜,生命亦然。
  • 朱迅哭著談人生遺憾:生命來來往往,來日並不方長
    生命來來往往,來日從不方長。                     來日不方長,且行且珍惜。 共勉。
  • 央視曝光的這張A4紙火了:生命來來往往,來日並不方長
    每天都有86400秒存入自己的生命帳戶,如果這是一筆錢,沒有人會任它白白溜走,但我們卻總是在浪費永不再來的時間。我們總以為時間還很長,明天還很多,今天沒有機會做的事情,明天還可以繼續;今天無法完成的夢想,明天還有機會去實現。殊不知,生命來來往往,真的沒有那麼多來日方長。
  • 《急診室故事》謝露:生命從無僥倖,來日並不方長
    他喝下了一瓶100ml的農藥,被送到上海六院時,神志清晰異常清醒的他拒絕治療,要求醫生快點結束他的生命。謝露告訴醫生,他父親也是喝這種農藥走掉的,他確切地知道自己的行為會有無法挽回的後果,因為那種農藥的致死率為百分之百,他喝了一整瓶,不是嚇唬誰,這是真心想死的人的決心和勇氣。
  • 來日並不方長:把握「一瞬即是永恆」,別讓陪伴成為一生的遺憾
    別總說來日方長,因為來日並不方長。理想中的生活總是很美好,而現實生活卻是千差萬別,往往是能做到的想不到,能想到的卻做不到,正如有一句話說:「家鄉能容下靈魂卻容不下身體、異地能容下身體卻容不下靈魂」。在2020年,加上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更加深刻明白生命經不起等待,一時的錯過可能會造就一生的遺憾。
  • 陳凱歌、梁天悼念好友,讓人淚崩:生命來來往往,來日並不方長
    它總是冷冰冰地帶走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留給我們是如何學會堅強、如何克制思念的課題。 譚松韻在去年《嚮往的生活》裡聊到自己的母親,她簡單的一句話讓無數人淚崩: 「我的願望就是,希望我能夢到她(母親),我愛的人都很好,很健康。」
  • 陳凱歌、葛優悼念好友,讓人淚崩:生命來來往往,來日並不方長
    它總是冷冰冰地帶走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留給我們是如何學會堅強、如何克制思念的課題。
  • 生命最後10分鐘:餘生很貴,請別浪費.
    記錄片《生命最後十分鐘》▼這部紀錄片描述的是:1985年8月12日,一架日航123號由東京飛往大阪的波音
  • 人生沒有如果,來日並不方長
    人生沒有如果,來日並不方長;明天和意外,永遠不知道哪一個更先到來。有的人,見一面就少一面;有的轉身,一轉就是一輩子;在時間的長河裡,你我都是過客,匆匆相見,匆匆離別,甚至,來不及說再見。生死只在一瞬間,冥冥中皆有安排。有人說,一個人,從出生那一刻起,命運就已經安排好了死去的日子,中間這一段旅程,就是命運的饋贈。
  • 生命來來往往,沒有那麼多來日方長
    近來,聽一位友人聊起自己的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