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真最近在微博上曬出自己在病床上的照片,原來為了控制糖尿病,做不到在飲食上節制的她,選擇了做切胃手術。
作為許多明星的金牌經紀人,楊天真在去年通過一檔叫《我和我的經紀人》的真人秀,迅速被大眾所認知。
今年她更是成為了《脫口秀大會》的領笑員,隨著節目的播出頻頻出現在微博熱搜上。
提起楊天真,很多人都會聯想到跟她一樣每天跟明星打交道的另外兩個女強人——杜華、龍丹妮。
這三個女人是娛樂圈裡比藝人爭議更大、話題點更多的人,她們一方面被無數粉絲每日謾罵,甚至罵上熱搜,但另一方面卻又被圈內封為「娛樂圈教母」。
到底這三個女人,是虛有其表還是真有過人之處,她們手上又有何尚方寶劍,讓她們成為了手握娛樂圈規則、掌握明星藝人前途的大腕呢?
營銷鬼才——楊天真
關於楊天真營銷人設的本事,在圈子裡傳得最為經典的,就是她跟範冰冰合作時,成功地幫範冰冰扭轉風評。
當時她從被粉絲稱為「範爺」的稱呼上得到靈感,成功地把範冰冰打造成了「我就是豪門」的形象。
除此之外,她還給回國發展的鹿晗打造了「傻狍子」、「北京爺們」的人設;
給歐陽娜娜營銷了「哪個女孩不想成為歐陽娜娜」的專屬詞條;
給張雨綺打造「獨立女性」的魅力屬性,還有「朱亞文 行走的荷爾蒙」、「趙又廷 整容式演技」等深入人心的形象設定。
(楊天真和歐陽娜娜合照)
不得不說,楊天真在洞察人物性格和細節方面確實很有天賦。
在《我和我的經紀人》的真人秀裡,有一幕是楊天真在跟經紀人們開工作會議時,她就一針見血地點出了張雨綺當時存在的問題。
張雨綺當時正因為跟前夫離婚的是非陷入了負面形象,楊天真提出她應該減少曝光私人感情生活,這樣公司就不會反覆在「填坑」的路上,導致影響工作推進和個人發展。
楊天真看事情的眼光獨到、做事雷厲風行,這跟她對工作的熱愛、對推進自己前進的執著、和對危機的挑戰欲不無關係。
她20歲就向當時國內著名的經紀人王京花毛遂自薦,正式進入藝人經紀行業,23歲就成為了範冰冰團隊的宣傳總監,29歲就創立了壹心娛樂,成長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提起對工作的熱愛,她曾在綜藝《女人30》裡語出驚人,談到了很有爭議的一個話題:「為工作而去犧牲身體有何不可?」
對她而言,每天活得精彩,比能活多久更重要,當然她也不鼓勵大家都信奉她的觀念,因為每個人的生活組成各異,然而在她的世界裡,工作就是她生活的全部。
選秀教母——龍丹妮
被稱為選秀教母的龍丹妮,其實最早是一名主持人,但因為風格隨性、外表不出眾,她很快就被換下來當幕後,成為了製片人。
(綜藝《幸運3721》)
也正因為如此,陰錯陽差間,讓她開啟了綜藝節目的新玩法。
在九十年代初,她觀察研究了大量的港臺綜藝節目後,在《幸運3721》裡設計了明星跟觀眾的互動環節,讓彼此的距離感徹底破壁。
接著《幸運3721》的收視率開始節節攀升,成為了湖南當地的知名綜藝節目。
(綜藝《幸運3721》互動環節)
之後,她還在湖南經視打造了一系列選秀節目:《絕對男人》、《明星學院》等,後來崛起的超女快男系列,有很多創意和腳本都是參考了早期的《絕對男人》。
而超女快男裡的PK環節和簡訊投票模式,也都來自於之前的《明星學院》的賽制。
總被別人借鑑了自己做節目創意的龍丹妮一氣之下,帶著班底離開了湖南廣電,去到了東方衛視,又打造了《加油!好男兒》的大型真人選秀節目。
(當年節目的10強,眼光還是不錯的)
隨後她被湖南經視臺的領導親自出手召回,回去後她成為了2007年《快樂男聲》的總導演,一時名聲大振。
在2017年,龍丹妮正式離開了湖南廣電,成立了屬於自己的娛樂公司——哇唧唧哇。
她也很擅長通過「選秀」的模式來選拔藝人,比如《燃燒吧!少年》、《明日之子》歌手系列、《創》偶像團體系列,收穫了原創歌手毛不易、女團火箭少女101、男團R1SE等偶像新星。
龍丹妮的觀察力很細緻、也很有勇氣去挑戰新生事物,在《明日之子3》裡,她親自擔任星推官,走到了節目螢屏前,直面網友們一直以來對她的各種非議。
(在評委席的龍丹妮,有著屬於自己的判斷和決策)
龍丹妮對於選拔藝人,有著自己獨特的審判標準。
在整個過程中,她沒有過多的情緒起伏,甚至被網友批她既現實又冷血,但她似乎並不在意這些輿論,因為對她而言:不開心才是人生的常態。
造星掌門——杜華
杜華創建的樂華娛樂,是大家眼中內娛公司中的大品牌,每次在選秀節目上,只要聽到練習生來自樂華娛樂,其他選手就忍不住多了幾分期待。
(《偶像練習生》裡,其他練習生對樂華的評價)
當初杜華在生完孩子後,得知所任職的公司被收購,她面臨著屬於自己的事業抉擇,最終她決定了藉資創業,對標韓娛,打造屬於國內的優質偶像團體。(也算圓了她年輕時的明星夢吧)
為了更好地深入了解韓娛的內部操作,她用明星股東的概念讓剛從韓國解約回國的韓庚入股樂華,共同商議本土化的造星模式。
經過幾年時間的篩選和培訓,這批練習生們開始初露鋒芒,但並非一帆風順。
樂華旗下由中韓練習生共同組成的男團UNIQ、和女團宇宙少女的團體發展因「限韓令」受到了阻礙,於是切換成個人化的發展。
程瀟和王一博分別去了《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做舞蹈導師;
樂華七子NEXT去參加《偶像練習生》,佔了3個出道位;
《創造101》裡,作為選手的原宇宙少女組合的孟美岐、吳宣儀也得到了第一二名的高出道位。(僅為舉例,並未列全)
(樂華家族旗下藝人合照,微博來源@韓庚)
在選拔和培養藝人苗子這一塊,杜華一直向韓娛的偶像團體標準看齊,所以有著屬於自己公式化般的選人標準。
之前在《乘風破浪的姐姐》裡,她也曾因為自己的評分標準遭到觀眾們的吐槽,並被求生欲強的節目組在屏幕上標註:「僅代表杜華女士個人女團標準」。
但隨著節目的進程,部分網友們發現當初被杜華判為不適合團隊發展,更適合SOLO的姐姐們,確實在後期被投票淘汰掉了,又開玩笑地說道:「錯怪杜華了,她眼光還挺準。」
運營流量型的愛豆,讓杜華每天面對的精神壓力非常大,她曾經在易立競的《定義》專訪裡,給大家展示了她的手機,隨便一條她被罵的主題,數量就有108萬之多。
但面對創業路上的苦,以及操控藝人之後遭到的負面輿論,她從不覺得自己可憐,因為她骨子裡就給自己定義為商人,商人既然要發展、要賺錢,就要接受這條路上所有該承受的壓力。
三大女強人,一直被質疑
楊天真、龍丹妮、杜華,都是頗有爭議的人物,事實上她們也並非完人,所以在運營方面也難免有所不足。
楊天真擅長營銷,但容易用力過猛,讓藝人風評受害。在放大自身特質巧立人設之餘,也許她更應該考慮哪些營銷是對藝人定位弊大於利,把握好分寸;
龍丹妮選秀在行,但「售後服務」一直被粉絲詬病,甚至被調侃:她選秀出來的藝人,出道即巔峰。畢竟成團出道只是第一步,後續的發展也應該有長遠的前置規劃,而不是只抓選秀;
杜華掌握成熟的流水化偶像團體打造模式,公司培養出來的藝人質量很高,但最近一年在輸出優質新人方面明顯開始匱乏,並且對接藝人工作方面的流程比較混亂,要知道攘外必先安內。
既然做了經紀人這一行,在成功路上的汗水和付出都是必然的,她們的決心、努力和狠勁也確實非常人所能及。
但在仰望和敬佩之餘,還是要替粉絲們說一句:對你們的藝人們好一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