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蟬脫殼》上映快七年了,第三部都上映了,我還是更愛第一部。雖然史泰龍、施瓦辛格兩個硬漢年齡加起來都快140歲了,但是並不影響這部大片的精彩程度。
有人說《金蟬脫殼》是沒有情懷的《肖申克的救贖》,也有人說是《魂鬥羅》真人版,更有人說是《越獄》的壓縮版。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眼中的《金蟬脫殼》也絕不止這些。
劇情很簡單,雷是獨立安保公司的合伙人,公司長期與聯邦調查局合作,檢驗各地的監獄的安全性以防止犯人越獄。雷作為公司的逃脫大師,不斷地突破多個聯邦監獄漏洞。這次雷接到一個「大活兒」,從一個以他著作為參考設計出來的監獄「活人墓」中逃脫。誰知這次合作竟是一個多方共贏的陰謀。
但是,你可千萬別把這部電影看作僅僅是一部腎上腺素做主的流水線商業大片,其中的小細節也非常值得回味,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盤點看看。
01 別把麵包不當工具
影片中有一幕是雷在計劃再次禁閉箱打開金屬地板,目的是掌握監獄的結構走向。在洛特梅耶製造混亂時,他把一塊麵包帶進了禁閉箱。
開始我以為他是用這塊麵包包裹金屬片的,畢竟100攝氏度高溫下金屬的溫度肯定燙得可怕。經過幾次遺漏我又一次關注到這個細節,發現雷把面包含在嘴裡泡溼,用來堵住攝像頭的視野。
這一個微小的細節在劇情中的作用就好比影片一開始雷破譯了禁閉室門禁密碼後刪掉監控的一分鐘一樣,讓自己有足夠的時間消失在監控之下。
02 鐵釘出現的意義
雷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讓金屬地板上的鐵釘迅速膨脹,隨之脫離地板。雷在攀爬過程中造成了船艙內的電氣故障,海水灌進禁閉箱。他匆忙逃回2號禁閉箱後,只裝回了一顆鐵釘。
典獄長視察現場時舔了舔鐵釘,這個細節我的理解是,鐵釘在海水灌入之前就脫落和因水壓過大脫落的會產生不同的物質。
我們都知道,鐵釘生鏽是一個常見卻複雜的化學反應,鐵鏽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鐵。假如鐵釘是先脫落、再被海水浸泡,那就說明鐵鏽先在高溫(100攝氏度的燈照射)下,可能加速了與潮溼的空氣進行反應,生成的是四氧化三鐵;而直接浸泡在海水中則是鐵鏽緩慢生成的過程,產物是氧化鐵。
典獄長舔鐵釘這個動作讓我不禁在想,是不是兩種結果下產物的味道是不同的,說實話我並沒有找到相關的證據,但是這個具有引導性的動作還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當是拋磚引玉了,歡迎朋友看懂了這個情節的一起探討哦!
我們再說回典獄長的舉動,他通過一個鐵釘的細節就發現這個所謂的「普爾圖斯」並不簡單。隨後迅速聯繫出資人,也就是雷的合伙人,重新確認了雷的真實身份。
03 曼海姆是何許人也
雷進到「活人墓」不久,洛特梅耶主動搭訕時就提到這個大名鼎鼎的曼海姆,說他是一個劫富濟貧的天才,而這個天才卻讓各國的銀行機構聞風喪膽,因為他發明了一個摧毀全球銀行系統的可怕程序。
根據電影結尾雷知道了洛特梅耶的真實身份就是曼海姆,而洛特梅耶在禁閉箱中為了引開眾人的視線掩護雷的行動,突然戲精上身用德語「表演」了一段尼採的《快樂的科學》第3卷的小戲劇。
再結合洛特梅耶與他的女兒傑西卡梅耶的名字中的「梅耶」,我們可以合理地猜測一下,曼海姆在電影中代表的是歐洲著名的羅斯柴爾德家族。
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創始人是梅耶羅斯柴爾德,這個家族原本是一個德國猶太裔家族,同時也是歐洲最負盛名的金融家族。按照德語的習慣,也是先讀姓氏再讀名字,所以曼海姆就是羅斯柴爾德家族成員的猜測是具有合理性的。
04 越獄局中局
這次我們聊到的幾個細節都出現在雷的越獄計劃啟動之前,也就是劇情推向高潮之前。但是不得不說電影中的細節有時鋪墊太深反倒不容易被觀眾發現,一旦發現就會留下珍貴的觀影體驗。
因此,這部電影對我來說並不是一部能被其他「越獄」題材電影比下去的佳作。
除了我們提到的細節,聽著蕭邦的《葬禮進行曲》做蝴蝶標本的典獄長、默契配合的梅耶父女,還有真主的信徒賈韋德。越獄的局中局看得我真有點腦容量告急。
看似是雷與洛特梅耶合謀越獄,實則是洛特梅耶跟女兒安排雷來協助洛特梅耶越獄。典獄長貪婪地希望雷無法脫身、洛特梅耶說出曼海姆的下落,一舉兩得,賺雙份的錢,這一點正好被雷利用,洛特梅耶成為雷手中的免死金牌。再把最不可能合作的賈韋德拉入夥,典獄長被成功引入歧途,形成了「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局面。
這樣引人入勝的劇情給觀眾的體驗不言而喻,再加上老州長端起直升機上機槍掃射的場景帶來的震撼,觀影體驗再上一個高度。
綜上這些令人著迷的細節,無論如何我要把這部經典的《金蟬脫殼》推薦給你,希望你喜歡。
我是小阿惠,一個熱愛讀書、熱愛電影的90後創業者,歡迎關注我,讓我們一起享受讀書、觀影、煲劇的小時光吧!
(圖片來源於影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