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一位母親有三個女兒。大女兒不禮貌,心地不好;二女兒有缺點,但比大女兒強得多;只有小女兒孝順聰明。但這位母親很奇怪。她最喜歡她的大女兒,她不喜歡她的小女兒。她整天都想擺脫她。所以她經常讓這個可憐的女孩到一片大森林裡去,這樣她就迷路了,再也不回家了,這樣她就可以被拒之門外了。但每個好孩子都有自己的保護天使。天使沒有拋棄她,每次都給她指明回家的路。
有一次好像守護神不在她面前,小女孩找不到走出森林的路。她一直走到天黑。這時,她看到前面有微弱的燈光,就跑到一間小木屋前。她敲了敲門,門就開了;她走到第二扇門,又敲了一次,一位留著白鬍子的可敬老人為她開了門。不是別人,正是聖約瑟夫本人。老人和藹地對女孩說:「進來吧,我親愛的孩子,坐在爐火邊我的小椅子上取暖。你渴了吧,我給你拿點水喝。森林裡沒有別的東西給你吃了。只有幾個胡蘿蔔。你得先把它們刮乾淨再煮。」
聖約瑟把蘿蔔遞給了她,小女孩仔細地把它們刮淨了,然後拿出母親要她帶的薄餅和麵包塊。她把所有的東西都放在鍋裡,熬了一鍋粥。粥做好後,聖約瑟就開口道:「我很餓,給我點粥喝吧!」小女孩非常樂意地給老人倒了一大半。可是有上帝的祝福,她仍舊吃飽了。吃完飯,聖約瑟說:「現在該睡覺了,可我只有一張床,你到床上去睡吧,我就在地上的草上睡好了。」「噢,不,」小女孩說,「還是您到床上睡吧!草鋪對我來說已是夠軟和的了。」但約瑟抱起了小女孩,把她放在了床上。女孩做完祈禱後,就進入了夢鄉。第二天早上她醒了,本想對老人道聲「早安」卻發現他已不在了。她趕忙起床去找,但哪兒都沒有他的影子,最後她發現門後留下了一袋錢,剛好夠她提得動。上面寫著:給昨晚上在這兒睡覺的女孩。看到這些字後,小女孩才背起錢袋回家了。她又平安地回到了母親身旁,把所有的錢都交給了母親,母親也沒辦法,只得對她表示滿意。
第二天,二女兒也興致勃勃地想進森林去。母親給了塊大得多的煎餅和麵包。她所遇到的情況和妹妹的一樣,晚上,她也來到了聖約瑟的小木屋前,老人把蘿蔔遞給她,讓她做粥。等粥做好後,老人也同樣對她說:「我餓極了,把你的一份給我一點喝吧!」小女孩說:「一塊兒喝得啦!」飯後聖約瑟把他的床讓給她,自己要睡在草上,女孩說:「不,還是躺到床上來吧,這床夠咱們倆人睡的。」聖約瑟把她抱了起來放在床上,自己卻躺在草地上睡了。
第二天早上,女孩醒來找聖約瑟,他已不見了。但在門的後面女孩發現了一個巴掌大的錢袋,上面寫著:給昨晚在這睡覺的孩子。女孩拿起錢袋小跑著回了家,把錢袋交給了媽媽,卻私自留了兩塊。
大女兒早就起好奇心了,第二天也堅持要進大森林。她要多少煎餅母親就給她多少,另外還加了些麵包和奶酪。晚上像兩個妹妹一樣,她也發現聖約瑟的小木屋。粥做好了,聖約瑟說:「我餓極了,把你的飯給我一點吧!」得到的回答是:「急什麼!急什麼!等我吃飽了,你再吃也不遲!」可她吃得幾乎一點不剩,老人只能刮盤子底了。飯後,老人讓她睡在自己的床上,自己準備睡在草地上。女孩毫不推辭,自顧自地躺到床上睡了,把硬梆梆的草鋪留給了老人。第二天早上她醒來了,也發現老人已經不見了。
她也沒費心去找,就徑走直到門後去找錢袋。她仿佛發現地上有件東西,但因為分辨不出到底是什麼,就彎下腰去,一不小心鼻尖觸到了那東西。她站起了身,看到另一個鼻子與自己的連成了一塊,她一時驚恐萬狀,開始號啕大叫起來。但那根本沒有用,那鼻子伸得老長老長的,不想看它也得看著。她不停地尖叫著從屋裡跑了出來,又遇到了聖約瑟。她跪在老人的腳下不斷地求情,最後出於同情,老人給她取下了鼻子,並給了她兩個硬幣,她這才返身回家。母親正站在門前,一見她就問:「你得到了什麼?」她趕快撒了個謊,說:「一袋金子,我得到了一袋金子,不過我在路上又把它給丟了。」於是母親就拉著她的手要她一起去找回金子,起先她哭著不願去,但後來還是去了。哪知路上有許許多多的蜥蜴和蛇向她們撲來,她們一點也沒有辦法,最後它們把這邪惡的孩子給咬死了,母親的腳也被咬傷,因為她沒有教育好自己的女兒。
今日推薦TED精彩演講:壓力太大怎麼緩解?Kelly是斯坦福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世界級暢銷書《自控力》的作者,她鼓勵人們用更積極的態度看待壓力,並且介紹了一種從未被提及、但極其有效的減壓方式。如果你經常被排山倒海的壓力所折磨,那麼可以嘗試著用這個方式來讓自己得到緩解。
閱讀【森林中的聖約瑟】英語版請點擊閱讀原文
感謝關注格林童話館,微信公號內容為格林童話館版權,歡迎轉發,轉載需註明出處,未經授權盜用將追究法律責任,轉載或版權合作歡迎聯繫:cooperation@fairytale.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