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R|燃燒女子的肖像

2021-12-23 Stage 思其


燃燒女子的肖像

Portrait of a Lady on Fire

導演:Céline Sciamma

國別:法國   時長:2小時

影片類型:劇情  歷史

上映時間:2019-05-19 坎城電影節

     2019-09-18 法國

燃燒女子的肖像贏得了2019年的坎城最佳編劇獎,甚至踩著10年代的尾巴,成為了許多片單中10年代必看影片。

在為數不多的女性酷兒片中,燒女圖做到了從女性的角度,講一個關於女性的故事。

影片的劇情並不複雜。在18世紀的法國,女肖像畫家瑪麗安(諾米.梅蘭特飾)應邀為一位受母親安排,即將遠嫁陌生米蘭商人的小姐埃露依茲(阿黛拉.哈內爾飾)作畫,女畫家因小姐抗拒婚姻而隱瞞了自己的身份,白天陪著小姐漫步海灘,晚上點起蠟燭悄悄作畫。隨著畫作的完工,女畫家坦白了自己的身份。兩人在這樣的充滿教義禮節、男性凝視的世界中,隨著彼此的交流,深深走進對方的靈魂。

01|平等關係的初步形成

影片中的一個重要轉折便是畫家對小姐的凝視的變化。

這裡用一個被燒女圖核心三人組多次飲用的概念:

男性凝視(male gaze)

是指傳統中把女性當作物體,被觀看著,是不平等關係的一種展現。

畫家把小姐看作是畫中人,是一個固定模版下賢惠溫柔的形象。她變成了米蘭商人的好妻子,

未來的好母親,卻不是埃露依茲了,她失去了定義自己的權力。

在小姐看完畫像,表達自己的憤怒之後,瑪麗安意識到了這一點,並畫出了第二張肖像:

一張有靈魂的肖像,她從小姐變成了埃露依茲,從呆板籠統的溫婉形象,變為了我們在片中看到的埃露依茲,眼神深邃,聰慧獨立。

畫中的人是埃露依茲,而埃露依茲自己卻遠超越了畫中人的物化形象。很多女權運動也嘗試呼籲這一點:

拋棄女性作為連接與他人關係的物化形象,讓女性自己代表自己。

02|女性情感的刻畫

-去弗洛伊德式的互相欣賞的升級

愛情故事是很多電影的重要組成,這也是本片故事線的一大部分。與很多影片不同的是,我們能看到兩位女主隨著與對方的深入交流,在平等關係的基礎上互相欣賞,才慢慢擦出了火花。

這樣的變化是慢慢推進的,女主之間的互相試探極為細膩,能引起女性共鳴,而並不以荷爾蒙為主導。

以至於當二人第一次相擁時,一切看起來都很自然。這樣克制的慢節奏,似乎更為真實。

sex scene也是本片的一大亮點。與主流彩虹片不同的是,燒女圖用了一個並不那麼直白的方式來表現女主之間的親密時刻,很多觀眾聽了導演的訪談,才知道發生了什麼。

也許最初看到會感到困惑,不過這樣一種對性慾的全新刻畫方式,也是極為巧妙的。

弗洛伊德式的解讀存在於很多酷兒影片:角色往往是經歷了什麼,才變成了少數群體,《霸王別姬》中的小豆子程蝶衣便是一個例子,他經歷了母親的拋棄、師父師哥的毒打、公公的威脅,才到了一種跨性別的位置。

但是燒女圖中沒有。

就如阿黛拉本人所說,她在塑造一個沒有內在邏輯,沒有原則,不會因為被觀眾觀看而失去自我的角色。

影片只講述了艾洛伊茲與瑪麗安之間的互動,她們二人的選擇、她們的交流是影片之重,無須過多的解釋。就像部分平權運動所建議的那樣,沒有必要解釋為何「生來不同」而應該關注自由選擇之權力本身。

03|女權宣言

被歷史遺忘的女性活動

除了兩位女主的愛情故事線之外,影片中重要的內容便是女性的生活。席導拍燒女圖的初衷之一就是想我們展現一些當時的女畫家。女藝術家很少真正被我們了解,無論是像瑪麗安這樣的職業畫家,還是像女僕蘇菲這樣熱衷刺繡的民間藝術家。能通過熒幕看當時女性的生活,是新鮮有趣的。

當然,影片還有一個各個時代女性都有可能經歷的事:墮胎。

不難發現,墮胎這一話題很少被展現出來,即使被提到了,也往往是從男性視角去看的:孩子的父親是誰?誰應該對這個孩子「負責。」

但是片中沒有解釋這一切。因為生育權是在女性手中的。蘇菲自己選擇了結束腹中孩子的生命。

瑪麗安和 也在深夜畫下了墮胎這一幕,是讓我們正視女性自己的權力,不迴避關於女性生活的任何話題,即使它是痛苦的,即使它有爭議性

兩位女主的愛情伴著她們從那個小島走向米蘭,甚至超越了時代,讓屏幕前的我們為之震撼。相信這是一份真正熾熱,真正平等的情感的魅力。

那個年代並不缺乏像瑪麗安一樣的女性。印象派著名女畫家、女權運動者卡薩特就是其一。

這位終生未婚的女畫家曾說:「畫家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易行的通衢大道,另一條則是坎坷的羊腸小路。」她在自己熱愛的道路上行出了人生的精彩。

不只是上世紀的女性,在今天,也有很多女性為挑戰不正義的權威而走上了那條更為難走的路。

本片的女主之一阿黛拉哈內爾就在今年二月份的凱撒獎現場因性侵幼女導演波蘭斯基的獲獎而憤然離席,為自己心中的正義發聲。隨她一起離開的,還有燒女圖主演諾米梅蘭特,導演瑟琳席安瑪以及其他影界女性。

不管什麼年代,什麼國家,永遠都有這樣的女性,為自己的選擇走上那條羊腸小道。希望燃燒女子的肖像和它背後的女性,可以為你帶來堅定前行的勇氣。

--END--

Author:Celeste

Designer:Jin & Jason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要燃燒女子的肖像?
    瑟琳·席安瑪意識到了這一點,於是她自編自導的《燃燒女子的肖像》所展現的,更多是愛情的本身。01這是一段愛情故事的記憶。主劇情通過閃回的形式講述。女畫家Marianne在教授學生的過程中,因為那幅《燃燒女子的肖像》勾起了她的回憶。那是一個墜入愛河的過程。1760年,法國布列塔尼。
  • 麥田觀影分享| 《燃燒女子的肖像》
    燃燒女子的肖像 Portrait de la jeune fille en feu (2019)導演: 瑟琳·席安瑪編劇: 瑟琳·席安瑪主演: 諾米·梅蘭特 / 阿黛拉·哈內爾 / 盧安娜·巴傑拉米 / 瓦萊麗亞·戈利諾 / Christel Baras / 更多...
  • 《燃燒女子的肖像》:不止於女同的愛
    文/夢裡詩書宛若油畫般的電影質地,在《燃燒女子的肖像》中是如此的賞心悅目。而在這個帶有西方古典美學的優雅氛圍中,女性導演瑟琳·席安瑪對同性之愛的聚焦,兩位女主間謹小慎微且又纏綿悱惻的愛意流露,則使電影之美不僅源於外,更修於內。
  • 法國女同片《燃燒女子的肖像 》
    燃燒女子的肖像 Portrait de la jeune fille en feu (2019)類型: 劇情 / 愛情 / 同性官方網站: www.portraitmovie.com製片國家/地區: 法國語言: 法語 / 義大利語上映日期: 2019-05-19(坎城電影節) / 2019-09-18(法國)片長: 120分鐘又名: 浴火的少女畫像(港) / 燃燒女子的畫像(臺) / 燃燒的女子肖像
  • 《燃燒女子的肖像》影評:深刻烙印在心底的容貌
    入選今年坎城影展主競賽的《燃燒女子的肖像》,不僅受到影展場刊的高分評價推薦,以女同志愛情為主題的故事也讓身兼編劇與導演的瑟琳·席安瑪拿下最佳劇本,更成為主競賽之外的坎城酷兒金棕櫚的女性導演,如此亮眼成績讓本身就非常優秀的電影增添更多風採。《燃燒女子的肖像》好看嗎?
  • 坎城電影節:法國影片《燃燒女子的肖像》競逐金棕櫚獎
    法國影片《燃燒女子的肖像 》將與其他20部電影一起競逐電影節最高獎金棕櫚獎。 新華社記者 張鋮 攝新華社照片,坎城,2019年5月20日 (國際)(3)坎城電影節:法國影片《燃燒女子的肖像 》競逐金棕櫚獎 5月20日,在法國坎城,法國影片《燃燒女子的肖像 》導演瑟琳·席安瑪亮相拍照式。
  • 我們秘密的第二十八頁——《燃燒女子的肖像》
    今天聊聊電影《燃燒女子的肖像》。片名Portrait de la jeune fille en feu / Portrait of a Lady on Fire(2019),別名浴火的少女畫像(港) / 燃燒女子的畫像(臺) / 燃燒的女子肖像 / 火吻女孩的肖像 / 浴火女孩肖像畫 / 年輕女孩的肖像畫。
  • 《燃燒女子的肖像》導演新作開機 片名《小媽媽》
    《燃燒女子的肖像》工作照>1905電影網訊 《燃燒女子的肖像》導演瑟琳·席安瑪新片《小媽媽》(Petite Maman)近日在法國巴黎開機,影片故事將圍繞兩個8歲左右的小女孩展開,具體劇情暫未公開。《小媽媽》是瑟琳·席安瑪的第五部劇情長片,她以《女孩幫》《燃燒女子的肖像》成為當下世界影壇新一代崛起的女性導演,她在2019年執導的《燃燒女子的肖像》獲得第72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編劇,該片獲邀參展世界各大電影節,同時入圍多項獎項和年度十佳榜單,是近年來女性情感題材的熱門話題之作。
  • 電影《燃燒女子的肖像》色卡 ​​​​
    《燃燒女子的肖像》是由瑟琳·席安瑪執導,阿黛拉·哈內爾、諾米·梅蘭特主演的劇情片,於2019年5月19日在坎城電影節首映。該片講述了18世紀的法國一位不情不願的新娘洛伊斯與委託來畫她肖像的女性藝術家瑪麗發展出一段感情的故事。
  • 《寄生蟲》登頂 影片 《燃燒女子的肖像》斬獲 外語片
    《寄生蟲》登頂最佳影片 《燃燒女子的肖像》斬獲最佳外語片時間:2020-02-01 13:28   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寄生蟲》登頂最佳影片 《燃燒女子的肖像》斬獲最佳外語片 新京報 1月31日,第40屆倫敦影評人協會獎(LFCC)獲獎名單揭曉。
  • 《燃燒女子的肖像》:如畫般的禁忌愛情
    我認為2019年歐洲有兩部重要的LGBT電影,一部是阿莫多瓦的《痛苦與榮耀》,另一部是《燃燒女子的肖像》。電影《痛苦與榮耀》《燃燒女子的肖像》,是法國女性導演Céline Sciamma的作品,此前並沒有了解太多關於她的作品
  • 《燃燒女子的肖像》,用情至深、絕美動人的年度代表作.
    在古典的框架中訴說永恆的故事,在節制的情感裡展現愛情的無限魅力,法國名導瑟琳·席安瑪新作《燃燒女子的肖像》描述在十八世紀的歐洲,年輕女畫家瑪莉安受僱在對方不知情的狀況下,完成富家小姐艾洛伊茲的肖像畫以幫助艾洛伊茲安排婚事,原本便已頗具難度的案件在兩人關係日漸升溫下更顯複雜,而當畫作一步步接近完成,彼此的欲望與渴求亦改變了兩人的生命。
  • 豆瓣電影日曆 2021 年 1 月 3 日《燃燒女子的肖像》
    ·梅蘭特、阿黛兒·艾奈爾獲獎芝加哥影評人協會2019年12月14日最佳攝影克萊兒·梅託恩提名最佳服裝設計《燃燒女子的肖像》提名最佳外語片提名達拉斯—沃斯堡影評人協會2019年12月14日最佳外語片《燃燒女子的肖像》第五名波士頓影評人協會2019年12月15日最佳影片《燃燒女子的肖像》亞軍最佳外語片亞軍最佳攝影克萊兒·梅託恩獲獎聖路易斯影評人協會2019年12月15日最佳外語片《燃燒女子的肖像》提名IndieWire
  • 《燃燒女子的肖像》的唯美愛情故事
    在我心中,《燃燒女子的肖像》是2019年當之無愧、數一數二的好電影。油畫般的質感電影油畫般的質感、夢幻的調色我們帶入到18世紀的歐洲。我們與作者一道,以一個獨特的視角去思考女性主義的議題。導演用平等的女性凝視,以一種全新的被大多人忽視的女性視角重新定義了電影。
  • 《燃燒女子的肖像》,畫作凝視之外的性別凝視
    羅丹著名雕塑Danaid的模特一般被認為就是卡蜜兒[燃燒女子的畫像]裡,畫家為小姐繪製了三幅肖像,可後者才不是誰的「繆斯」。本片在2019年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獲得最佳編劇獎及酷兒金棕櫚獎▼小姐艾洛伊茲拒絕被注視。
  • 曾沿銳 |《燃燒女子的肖像》: 電影與繪畫的美學共鳴
    繪畫和電影作為造型藝術的重要表現方式,在藝術和美學思想上具有諸多共性,本文試從影片的影視造型藝術,以及電影畫面與繪畫之間巧妙的美學關係進行分析和研究,淺析導演瑟琳·席安瑪於電影《燃燒女子的肖像》中獨特的女性主義和視聽語言表達。
  • 《燃燒女子的肖像》:極簡敘事下的多重隱喻
    文 :飛鳥編輯&排版 :綠麥▲ 《燃燒女子的肖像》的海報《燃燒女子的肖像》是法國導演瑟琳·席安瑪2019年的作品,1 孤島敘事·極簡風格影片是通過女畫家瑪麗安為貴族女子艾洛伊茲秘密畫畫這個引子來展開故事的。為了隱秘地畫下艾洛伊茲的樣子,她不得不一遍遍用目光來描摹她的輪廓,無論是她優雅的姿勢、柔軟的耳垂還是那敏銳的眼神。這並不是愛戀的目光,卻因為心虛而顯得曖昧。同時,瑪麗安也為艾洛伊茲帶來了自由的氣息,她告訴她管弦樂的美妙,帶給她俄耳甫斯與歐律狄刻的故事。
  • 《燃燒女子的肖像》:情,是燃燒的畫像;愛,在第28頁
    火光燃燒間,女子的裙擺染上了火焰,但她正專注地凝視著對面的愛人。微風乍起,吹起了燃燒著的裙擺,這無疑是本季度最美的畫面。這一幕出自法國電影《燃燒女子的肖像》,講述了畫家瑪麗安接近小姐愛伊洛斯以完成畫像,但情愫卻在悄無聲息間慢慢滋長的故事,由由瑟琳·席安瑪執導,阿黛拉·哈內爾、諾米·梅蘭特主演的影片是一場禁忌之戀,也是寫給藝術片的最好的情書。
  • 《燃燒女子的肖像》它絕對是今年最美、最有味道的作品
    《燃燒女子的肖像》是一部於2019年上映的法國愛情劇情片,由Celine Cianma執導,Adela Hanel主演。Nomi Melante和Valerie Golino,關於18世紀歐洲女畫家Marion,誰需要在埃洛伊絲小姐結婚前,在對方不知情的情況下完成畫像。
  • 個人意見|《燃燒女子的肖像》:當你凝望愛情的時候,愛情也在凝望你
    瑟琳·席安瑪執導的新片《燃燒女子的肖像》,沒有成為本屆法國申報的最佳國際影片,錯過參與角逐的機會。在2019年的坎城電影節中,該片與《寄生蟲》共同入圍主競賽單元,獲得最佳編劇和同志金棕櫚兩個獎項。《燃燒女子的肖像》由瑟琳·席安瑪自編自導,故事發生在18世紀的法國,一名希望繼承知名畫家父親衣缽的年輕女畫家瑪麗安,獨自乘船來到一座孤島上的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