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鎧甲的防禦力真的像電視劇裡那樣弱麼?
和制甲師傅聊了一會~
聽了一個黑段子
他們去央視《我愛發明》講漢甲的時候,做到筒袖鎧(按照節目要求是第二套),結果節目組拿弓弩長槍都不能破防~~
結果導演強行要求,一定要破防
所以就把甲冑胸前的繩子解鬆了一點
再拿剪刀把裡面的內襯剪開了
再捅
成功的捅穿了
結果還是沒有傷到裡面的肉~~
談話中,制甲師傅還談到各種奇葩,例如:
某道具組~
「我道具費是一千萬,就要你做那種黃金聖鬥士型的」
鎧甲師傅「我建議您做靠近史實的,也可以做的很好看」
「不,就要做那種」
。。。。。。。。
某藏家~
「中國鎧甲醜」
鎧甲師傅:「看我們的復原」
「那個。。。就是醜,能不能做日式的?」
。。。。。。。。
某導演~
鎧甲師傅:「我做的鎧甲道具。。。弓箭打不穿。。。長矛刺不穿」
導演:「那我怎麼演,現在都喜歡看仙俠,豬腳不能隨便打穿鎧甲怎麼演?」
。。。。。。。。
某「鬧眼子」的:
「你能不能做明甲」
做了明甲
「你能不能做唐甲」
做了唐甲
「你能不能做漢甲?」
做了漢甲
「你能不能做五套?」
做了五套
「你能不能做五百套,要現貨」
(然而前幾套都沒付錢)
。。。。。。。
小編語:中國鎧甲的防禦力還是挺靠譜的,唐朝以後的金屬甲多是由小塊的鐵片疊放排列組成,例如扎甲,山紋甲,對於刀劍以及弓箭的防禦力相當好,例如薊遼督師袁崇煥曾在城樓上被清軍射成刺蝟,脫下鎧甲一看所有的留在鎧甲上的箭都被卡在甲縫中,連內襯都沒有穿透。當然中國鎧甲並不是完美的,其重量較大,非常消耗體力,所以才有將領甲冑在身不用對皇帝行全禮的典故,而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開始裝備的板甲則通過科學的關節設計大大的降低了鎧甲對於人體的壓迫感,達到了古典鎧甲的巔峰。
最後附上幾張按照中國傳統樣式打造的鎧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