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聯4已經上映有些天了,但影迷們還對鋼鐵俠的犧牲的場景還歷歷在目,不妨思考一下,若結局真的是要某位英雄打響指來消滅滅霸,最合情合理的兩個人選便是鋼鐵俠和美國隊長了,首先兩個人在漫威的合約都結束了,他們總得以一種方式告別觀眾。在者兩個都是凡人之軀,但卻比肩神明,這樣的行為讓人感到偉大感,所以漫威並沒有安排驚奇隊長來打響指,否則就太沒意思了。
那麼為什麼不安排美隊打響指呢?美國隊長這個名字就代表著美國精神,若是美隊犧牲也符合美國人向來喜歡在電影中輸出的美國精神。在復聯4的觀影過程中,其實可以發現,最後的決戰中,美隊一直是戰鬥主c。這裡並不是說美隊戰鬥力最高,而是導演的鏡頭語言告訴我們,他是這場戰鬥的主角,這樣的情況和復聯3中鋼鐵俠是戰鬥主c一樣的。這樣就能發現從某種角度上看復聯3和復聯4就是鋼鐵俠和美國隊長輪番主c的電影,所以復聯4讓這兩位英雄離去了。而作為元老三巨頭之一的雷神,顯然又沒當戰鬥c位,又沒和我們告別。
由於復聯3上鋼鐵俠已經大秀肌肉了,所以復聯4安排美隊作為戰鬥主c,所以犧牲這樣討好觀眾惹人淚目的戲碼當然得是鋼鐵俠了,不然什麼都是好處都讓美隊佔了,這會讓粉絲們感到,鋼鐵俠還是不是漫威的頂梁柱了?
其實,英雄之所以為英雄,那就是會不顧自己的安危而拯救世界,犧牲是每個英雄都提前做好準備的。但是呢犧牲也得看突不突兀,鋼鐵俠和美隊打響指犧牲了,大家會覺得偉大,但若是鷹眼當時拿到了手套,打個響指犧牲了,大家就會覺得這也太突兀了,敢情為了消滅滅霸,找個人來背下犧牲的這鍋,然後皆大歡喜了。同樣是犧牲,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呢,這就是人物刻畫的是否立體的問題了,我們回顧之前的電影,在復聯1上鋼鐵俠就做過扛著核彈同歸於盡的舉動,在美隊1上美國隊長為了不讓飛機墜入城區,也自我犧牲了一回。
為了提醒觀眾鋼鐵俠是一個甘於奉獻,不畏犧牲的人,在片頭時邊有個細節展現出來了,那就是鋼鐵俠在食物耗盡之時,仍主動把食物讓給星雲,雖是簡單的行為,但細想其實很偉大,在歷史上的很多事證明,人在饑荒面前很難保持理智,甚至喪失人性,而導演安排這樣的鏡頭是不是在提醒觀眾,鋼鐵俠是勇於犧牲的。所以最後犧牲的是鋼鐵俠了。大家對鋼鐵犧牲是什麼樣的看法呢,是最好的告別方式還是難以接受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