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0 0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高敏 全現在 收錄於話題#中國新聞63個
專注深度報導的新媒體不多,請關注全現在
作者 | 高敏
12月7日,#大學女足省賽因染髮球員過多被判負#的話題登上了微博熱搜,截至19時,相關話題閱讀已超1.2億,並不斷發酵。
最早爆出該話題的是@校園足球聯盟。其於12月5晚間發布微博稱,在福建省大學生高水平女子組集美大學(下稱「集大」)對陣福州大學(下稱「福大」)的比賽前,因有多名球員染髮、燙髮、頭髮不是烏黑色而不能出場,雙方教練組現場只得湊出7名頭髮為烏黑的隊員參賽,並緊急向附近髮廊購買黑色染髮膏應急。然而,集大教練組在7人恢復比賽後,提出「福大其中一名場上隊員頭髮不夠黑。」裁判組核實後勒令球員出場,最終福大因不足7人比賽被強制判負。
福州大學體育教學研究部官網對此次比賽的報導。圖片:網頁截圖
全現在了解到,該比賽為2019-2020福建省大學生足球聯賽(超級女子組),集大對陣福大的比賽為該組首賽,於11月30日在福建省三明市沙縣舉行。此次聯賽共分六組,分別為高職高專組、校園組和超級組,其中每個組別再分男女組。
從青少年賽事直播平臺茄子TV上的直播畫面來看,該場比賽全程時長僅49分14秒。全程只有球員熱身和走動的畫面,並未開始比賽。在第48分04秒,哨聲響起,解說員驚訝表示「不比了」並反覆確認,兩隊的球員也四散離去,直播隨之結束。福大體育教學研究部官網12月4日的動態文章裡,對該場比賽亦有所提及,稱 「因故未賽判負」。
比賽直播畫面。圖片:視頻截圖
根據福建省教育廳發布的《2019-2020年福建省大學生足球聯賽暨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大學生組)福建省賽區競賽規程》(下稱《規程》),在比賽中,如果某一個隊在場上隊員不足7人時,則本場比賽自然中止,視該隊為棄權,判對方3:0勝。因而,該場比分被判為福大0:3負於集大。
針對校園足球聯盟微博中所稱「球員頭髮不是烏黑色不能上場」的說法,該比賽理事會賽事管理部的工作人員在中國新聞網的採訪中進行了否認,稱 「只要頭髮顏色與原發顏色一致即可。有的球員天生頭髮就發黃、發灰,這種情況不可能不讓球員上場。」而校園足球聯盟亦在晚上19時26分進行了澄清,稱「參賽隊員頭髮黑色與否不屬於判斷染髮的依據」。
一位參加此次校園組比賽的球員向全現在證實,該場比賽因染髮問題未順利進行的情況屬實。她透露,在福大和集大比賽結束當晚,球員即收到通知,稱首場超級組女子比賽中,因為雙方頭髮顏色問題,導致比賽未順利進行,並要求「各位教練抓緊時間去處理隊員頭髮,否則明天將無法上場」。她的頭髮原本是棕色,當晚去理髮店染黑時,碰到了七八位來染髮的球員。
上述球員告訴全現在,在比賽前的資格審查和比賽當天熱身中,球員的發色都可以被組委會和裁判組看到,但當時並未被勒令染髮。「之前除非特別誇張的顏色,其他都可以參賽」,她此前參加過兩屆省大學生足球聯賽,也未被要求染黑過。
福州大學體育教學研究部的一位工作人員回應「果然視頻」稱,是有不能染髮的規定,而在實際執行中簡單或局部染色沒問題,怪異的顏色不可以,「我們一個學生全頭都染了,對方(集大)嚴格追究了這件事……因為人數不足,我們輸給了最差的一個隊。」
的確,根據《規程》中競賽規則第10條,參賽運動員,均不得染髮、蓄長發(男生)、留怪異髮型以及佩帶任何飾物。否則,取消比賽資格。
該聯賽組委會相關人員於7日下午回應中國新聞網稱,聯賽系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的一部分,不能染髮也是執行教育部的比賽規程。根據教育部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發布的《2019-2020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大學組)競賽規程》,各階段參賽運動員不得紋身、染髮、留怪異髮型以及佩帶任何飾物,否則取消其比賽資格。
相關話題登上微博熱搜。圖片:微博截圖
截至12月7日晚19時,微博上相關話題#因為染髮影響比賽結果合理嗎#也登上了熱搜,且瀏覽量超過1.3億,有網友認為「競技比賽的結果因為其他非競技因素受到影響,是對比賽、對競技、對選手的不尊重」,並反問道:「大學生愛美,燙頭染髮不是很正常嗎?」也有人對此表示支持,認定既然有規定就要遵守。
「有點矯枉過正了,連棕色頭髮都不行。」上述球員稱。
全現在了解到,本次福建省大學生足球聯賽(超級女子組)共三所高校參加,除福大和集大外,還有福建師範大學(下稱「師大」),12月1日第二場比賽中,福大2:1贏了師大,12月2日的最後一輪比賽中,師大又以3:0勝了集大。最終,師大獲小組第一,福大和集大獲小組第二。
據福大體育教學研究部官網,此次是該校高水平足球隊女隊首次參加福建省大學生足球聯賽,稱其「雖然因故未賽判負,但她們吸取教訓,調整心態,為球隊和學校榮譽努力拼搏,於次日力克福建師範大學這支曾獲三屆冠軍的強敵,取得了本次省賽女子組二等獎的佳績。」
關鍵詞 >> 大學生,女足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