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田園沐清風 美麗鄉村展新顏

2020-12-23 四川新聞網綿陽頻道

四川新聞網消息(杜暢)金秋時節,北風吹紅了楓葉。走進遊仙鄉野,但見古樹婆娑、溪流清澈,青瓦白牆的川北民居錯落有致,蜿蜒的水泥便道四通八達,一塵不染的小庭院綠蔭環繞……滿眼都是讓人陶醉的田園韻味。如今的遊仙農村,隨處可見「古樹高低屋,斜陽遠近山,林梢煙似帶,村外水如環」的鄉野盛景。

近年來,遊仙區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圍繞農業廢棄物處理、廁所革命、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等主攻方向,高質量打好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首場硬仗,穩步推進宜居鄉村建設。

廢棄物處理資源化秸稈每噸身價400元

秋收已過,遊仙區忠興鎮蠶絲村的田野裡瀰漫著作物收穫後的清香。整潔的田壟上,除了新播種的麥苗,看不到任何堆積的秸稈。

秸稈,長期以來是鄉村環境汙染的「主力軍」。秸稈禁燒政策施行以來,村民們大多使用「集中堆放--催化腐爛--還田再利用」的方式處理秸稈。不僅增加了工作量,腐爛的秸稈還一定程度汙染了生產生活環境。

更高效清潔的秸稈處理方式在遊仙區實現。在該區中科國興公司的廠房裡,一堆堆秸稈經物理處理後,變成纖維絲,再被製作成物流紙箱,主要供應給中國郵政。

此舉,不僅將農戶棄如敝履的「廢物」變成工業原料,更是賦予了秸稈每噸400元的「新身價」。

為保障秸稈工業化利用的順利推行,遊仙區在政策保障、經費支撐方面下足了功夫。

遊仙區在國家惠農財政補貼的基礎上,列支區級財政對秸稈前端收集設備(秸稈拾撿、打捆機)針對性予以補貼,每臺套打捆機補貼額度高達4萬餘元。該區還培育了一批專業回收隊伍,引入社會投資進行回收作業。同時,為便於秸稈轉運,該區還引導原料需求企業投資4億元在8個鄉鎮設立秸稈纖維絲生產基地,採取靠前加工模式,生產企業原材料。今年,該區全年預計生產秸稈纖維絲2萬餘噸。

不止於此,作為全國秸稈全域全量綜合利用示點縣的遊仙區,將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作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通過實施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項目,大力推廣秸稈肥料化、飼料化、基化、原料化等綜合利用,大力加強對秸稈綜合利用企業的幫扶力度,有效促進了農村生態環境改善、農民增收和農業可持續發展。

2019年,遊仙區農作物播種面積6.4萬餘公頃,秸稈可收集資源量26.92萬噸,綜合利用量25.85萬噸,綜合利用率96%。

糞汙處置無害化居民獲得感顯著提升

秸稈全域全量綜合利用有效解決了農村面源汙染,對於普通農村居民來說,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的直接獲得感體現在一間間小小的廁所裡。

在忠興鎮鯉魚村,村民王國永正從沼氣池裡將發酵好的糞肥施到房前種植的果樹下。去年,鯉魚村被確定為全省五個沼改廁試點村之一,包括王國永在內的11戶農戶實施了沼改廁試點工作,通過將廁所糞汙、圈舍糞汙通過管網與沼氣池聯通,對人畜糞汙進行無害化處理,發酵產生的沼渣沼液成了生態有機肥,可直接用於果樹和蔬菜的灌溉。

廁所雖是小事,卻關乎民生大事,是衡量社會文明進步的標誌,更是是鄉村振興中生態宜居工作的重要一環。據悉,截至今年9月底,遊仙區已新改建衛生廁所1.06萬戶。

今年,遊仙區還大力實行「三格化糞池」廁所無害化處理工程。這種採用「中層過糞、沉澱蟲卵、厭氧發酵降解有機物」處理機制的糞汙無害化處理方式,成本低廉,易於在農村地區推廣。同時,遊仙區還對申請「三格化糞池」建設的農戶實行每戶1500元補貼。今年1-10月,已累計補貼1614戶。全區無害化廁所覆蓋率達90%。

在畜禽糞汙治理方面,遊仙的成績單仍舊亮眼。該區分類施策推進糞汙綜合治理,以中小規模養殖場(戶)標準化升級改造為重點,推廣幹清糞、微生物發酵等清潔養殖技術,並依託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整體推進項目,協同推進農作物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

目前,遊仙區畜禽糞汙綜合利用達80%以上;90%以上的專業戶和散養農戶都按規定配備了糞汙收集、貯存和處理設施和糞汙消納的種植地;大型規模養殖場糞汙處理設施配套率達100%。全區年畜禽糞便產生總量約46萬噸,畜禽糞便綜合利用量約37萬噸,資源化利用率達80.4%。

農業生產綠色化有機產品賣上好價錢

每到夜晚,在遊仙區小梘鎮遇仙村滿山遍野的柑橘樹林裡,一盞盞滅蟲燈像螢火蟲般閃爍。每到植保高峰期,村裡的大喇叭裡一遍遍播放著「農藥瓶瓶莫亂扔,妥當收置集中處理……」的聲音。

這是遊仙區農藥減量控害成果的生動呈現。

為子孫謀。自2014年以來,以「減少農藥用量、提高防治效果、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為目標的農藥減量控害行動在遊仙如火如荼展開。

隨著大力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著力加強生態調控、物理防治、生物控制、科學用藥等綠色防控技術集成應用。2019年,遊仙全區推廣實施非化學防控技術覆蓋面積15.6萬畝,三大糧食作物專業化統防統治面積累計達68萬畝,建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示範區3個,示範區核心示範面積1萬畝,輻射帶動面積達15萬畝,減少化學農藥商品用量2.3噸。通過農藥廢棄包裝物進行統一回收工作機制,農藥廢棄包裝物回收率達70%以上。

一斤葡萄能賣多少錢?遊仙區仙鶴鎮菩提莊園給出的答案是40元。「價格自信」,來源於該園採用的水肥一體化技術灌溉施肥體系。這種一體化精準輸送生物養料的設施,比常規施肥節省肥料50%至70%,節水率達33%;同時還大大降低了因過量施肥而造成的水體汙染問題。

這是綠色生產帶來的深刻蝶變。

「通過3到5年的努力,遊仙不生產一般的農副產品」這是遊仙區喊出的響亮口號。

全面推行標準化生產,規範農業生產行為,控制農藥殘留、淨化產地環境。目前,遊仙區綠色防控面積達5萬畝,停用國家禁用和限制使用農藥39種,全區8個鎮統一配置了農藥殘留快速檢測儀及設施設備,建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速測室。一批批綠色有機農產品正從這裡走向市場。

相關焦點

  • 雄安新區:村民富生態好,美麗鄉村展新顏
    村民富生態好,美麗鄉村展新顏——雄安新區雄縣黃灣村蝶變綠樹環繞下,一排排紅牆灰瓦的樓房格外漂亮,街道乾淨整潔,村委會前寬敞的水泥廣場上,一面紅旗在旗杆上高高飄揚。這個美麗鄉村,就是雄安新區雄縣黃灣村。該村在縣城西南3.5公裡處,西距白洋澱溫泉城旅遊碼頭2公裡。曾幾何時,村裡坑窪不平,破爛不堪,是不折不扣的落後村。
  • 樂山井研:鄉村振興展新顏 百裡橘香「話新風」
    《百裡橘香話新風》MV場景 供圖 井研縣委宣傳部  近年來,在四川省、樂山市農業部門的關心支持和指導下,井研縣大力實施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政策,將推動鄉村移風易俗、抓好文明鄉風建設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 青島華僑城蓮花山項目亮相華僑城美麗鄉村答卷——「大地的迴響...
    近日,由華僑城集團主辦、華僑城海南集團承辦的華僑城美麗鄉村答卷——「大地的迴響」美好生活節在深圳歡樂海岸創展廣場盛大啟幕。青島華僑城攜蓮花山鄉村振興項目亮相盛會,展示階段性建設成果。   中國鄉村美學和東方鄉村生活方式示範者   當華僑城集團依託「優質生活創想家」的理想,不斷開創中國美麗鄉村的當代新風貌,華僑城北方集團也秉承著華僑城的創想基因,在綠色生態發展觀的指引下不斷描繪著北方鄉村振興的時代畫卷。
  • 杭州餘杭中泰街道楓嶺村:垃圾分分類,庭院變變美,美麗鄉村展新顏!
    浙江在線8月25日訊(通訊員 洪飛)為了更好的推進「全域美麗大發展」建設,近日,杭州餘杭中泰街道楓嶺村組織開展了「垃圾分分類,庭院變變美,美麗鄉村展新顏」宣傳培訓活動。活動邀請了村民代表,學生代表,垃圾分類代表戶及美麗庭院代表戶等共同參與。
  • 打開寄情田園之門 開闢全新美麗之路——「一帶一路」美麗鄉村建設...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王朝霞 薛硯 陳多一個個美麗村落掩映在綠水青山之間,一座座青瓦白牆的房舍民居融於自然環境中,展現著餘韻悠長的鄉居圖景,蘊含著詩意棲息的田園風情。康縣岸門口鎮朱家溝村。12月23日上午,嘉賓們又匯聚在武都區參加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分論壇——「一帶一路」美麗鄉村建設論壇,緊扣「開發鄉村價值、建設美麗鄉村」主題,圍繞發掘綠水青山、田園風光、鄉村文化等資源建設美麗鄉村的理念,把脈探因,建言獻策,共商美麗合作、共建美麗事業、共創美麗未來。主持人宣布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建設論壇開幕。
  • 富裕縣2020年全國鄉村網絡春晚"五穀豐登辭舊歲 富裕大地展新顏"完美直播
    全國「鄉村春晚」網絡聯動,「五穀豐登辭舊歲 富裕大地展新顏」黑龍江省富裕縣專場網絡直播於2020年元月9日完美落下帷幕。此次演出的演員是來自富裕縣轄區內各個鄉村的文藝人才,充分展示我縣鄉村「紅色文藝輕騎兵」小分隊、草根優秀文藝人才、鄉村文化志願者以及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聘用在鄉鎮文化站員和90個行政村文化管理員的作用。所編排的節目幾乎都是原創,自編、自演、自導原滋原味具有富裕家鄉特色、民族情調、東北風格的「年夜飯」節目。
  • 餘杭徑山啟動雙溪集鎮「美麗鄉村」建設
    餘杭徑山啟動雙溪集鎮「美麗鄉村十年前,雙溪小鎮的房屋參差不齊,外觀形式不一,與這裡美麗的自然環境差距甚大;近年來,隨著徑山日新月異的發展,這裡的生態人居環境越來越和諧、村民生活品質愈來愈高……雙溪集鎮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後,這裡更將被打造成餘杭區「美麗鄉村」的典範。  10月26日上午,雙溪集鎮「美麗鄉村」建設開工儀式隆重舉行。
  • 打造文化IP,賦能鄉村振興!梅州梅縣區深挖鄉村文化底蘊,讓美麗鄉村...
    初秋,梅縣區大地上悄然展開一幅「田園幽美、人文醇美、經濟富美、生活和美、村莊秀美」的美麗畫卷。 梅縣區遍布眾多山清水秀、民風淳樸的美麗鄉村。近年來,梅縣區找準鄉村特色資源優勢,發掘鄉村吸引人的獨特魅力和文化底蘊,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鄉村文化IP,為美麗鄉村建設注入文化內涵。
  • 【「十條戰線」暨社會治理現代化】燕郊鎮:鄉村煥新顏 向美惠民生
    作為南黃辛莊村人居環境整治工程中的村容村貌提升項目,塗鴉畫作把街道點綴得煥然一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開展以來,燕郊鎮以建設清潔村莊、宜居村莊、綠美村莊、智慧村莊為目標,向農村生活垃圾汙水治理、「廁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發力,黨群力量不斷凝聚,人居環境持續提升,一幅魅力鄉村的和諧畫卷徐徐展現在人們面前。全域整治,全員參與,美好生活願景變現實「『斷頭路』存在好幾十年,還坑坑窪窪,原本幾分鐘的路程要走上半小時。
  • 王壇:美麗經濟助力鄉村振興
    王壇:美麗經濟助力鄉村振興 發布日期:2020-08-25 11:28 瀏覽次數: 字體:[ 大 中 小 ]
  • 龜山村獲批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
    近日省第五批次特色田園鄉村名單公布老子山龜山古村順利通過驗收被正式命名為「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千年龜山裡 淮上第一村老子山龜山村地處淮河入洪澤湖口,四面環水,因形若巨龜浮於水面而得名近年來,在省、市、區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支持下,龜山村大力發展特色田園鄉村建設,逐步修復傳統民居和文物古蹟,著力打造具有鄉愁、鄉情、鄉音濃厚的特色田園鄉村,建設有民宿體驗區、漁業體驗區、垂釣休閒區、生態採摘區、集生態漁業觀賞和綠色餐飲為一體的特色農家樂等,同時還定期舉辦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動,讓遊客充分領略龜山古村的迷人魅力,享受詩意與遠方。
  • 全域治理 湖北打造美麗田園枝江
    全域治理 湖北打造美麗田園枝江發布時間:2020年12月23日 17:06 來源:中新網湖北 近年來,枝江市以建設現代化田園城市為目標,實施全域人居環境整治,先後創成國家園林城市、全國文明城市。枝江推進農村人居全域治理 打造「最美田園水鄉」 周星亮 攝  全域治理,一把掃帚掃城鄉  針對村莊髒、亂、差的環境「短板」,湖北省枝江市實施全面整治,讓全市村莊舊貌換新顏。
  • 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開幕!
    世界旅遊聯盟主席段強,法國「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聯盟主席丹尼斯·嵐明,法國美麗鄉村聯盟副主席弗朗茲·吉諾,法國著名經濟學家克裡斯蒂安·德·波瓦西厄,農業農村部原黨組副書記、副部長、中國農業綠色發展研究會理事長餘欣榮,尼泊爾駐華大使馬亨德拉·巴哈杜爾·潘迪,巴基斯坦駐華大使莫因·哈克,烏克蘭駐華大使謝爾蓋·卡梅舍夫,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諾羅夫·弗拉基米爾·伊馬莫維奇,聯合國糧食計劃署駐華代表屈四喜
  • 牽手「一帶一路」 共建美麗鄉村
    劉煥鑫:推動美麗鄉村高質量發展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劉煥鑫致辭中指出:推動美麗鄉村更高層次、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發展,在思路上,要突出「三個共」,建設「五個鄉村」。  「三個共」:一是共享美麗資源。發展基於良好生態條件的鄉村產業,應以生態本底為產業背書,使消費者願意付出更高價格,把生態價值內化於產業之中;二是共商美麗合作。
  • 文明花開香滿園 鄉村舊貌換新顏
    馬佳 攝     姚麗麗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徐舉    莊河市堅持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推動形成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文明風尚、行為規範,不斷提升人民群眾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和全社會文明程度,文明花開香滿園,鄉村舊貌換新顏。
  • 全面提升美麗鄉村風貌
    《中山市城市管理重振虎威「五化」提升專項行動方案》中提到,農業農村局的工作重點是圍繞農村門口、路口、村口、溪口「四口」等關鍵點,屋邊、路邊、水邊、田邊「四邊」等重點區域,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紮實推進「美麗家園」「美麗田園」「美麗河湖」「美麗園區」「美麗廊道」等「五大美麗」行動。
  • 標本兼治除舊貌 隴原鄉村煥新顏——我省建設美麗鄉村全力改善農村...
    標本兼治除舊貌 隴原鄉村煥新顏——我省建設美麗鄉村全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綜述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王朝霞 薛硯特色民居連片林立、平坦村道戶戶直通、農家小院溫馨別致、濃厚鄉韻令人流連……如今的隴原大地,一個個精心打造的美麗鄉村正在詮釋著農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的豐富內涵。
  • 樅陽縣山河村:美麗鄉村解鎖「蝶變密碼」
    美麗鄉村市級特色自然村建設點樅陽縣白柳鎮山河村,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的幸福感越來越強。「迎來送往,見識過山山水水,最美的還是我們村。」54歲的山河村村民高厚旺是一名計程車司機,日常工作就是載著乘客東奔西走,見識過大城市的繁華,小城市的宜居,他的內心始終縈繞著對家鄉的深情。樅陽縣白柳鎮山河村怎樣留住鄉愁?
  • 三河燕郊鎮:鄉村煥新顏 向美惠民生
    一幅幅創意塗鴉將傳統與現代結合,把藝術與鄉村融合,生動演繹著美麗家園的「田園夢想」。作為南黃辛莊村人居環境整治工程中的村容村貌提升項目,塗鴉畫作把街道點綴得煥然一新。近年來,南黃辛莊村在美化村容村貌的同時注重結合村莊特色,栽植各類風景樹、行道樹,修繕道路、美化家園,努力把「美麗資源」轉變為「美麗經濟」,走上了一條傳統農業與現代農業相得益彰、共同發展的特色之路。
  • 打卡網紅村丨大餘旱田村:奏好田園曲 綠色奔小康
    打卡網紅村丨大餘旱田村:奏好田園曲 綠色奔小康 2020-10-19 16: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