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籬」者,是「籬笆」的簡稱。中古時期,普通人家的房舍院落是非常簡樸的。幾間茅草房,幾棵楊柳桑榆樹,一圈由荊條編織而成並樹立起來的籬笆牆,構成了一戶獨立人家的生活空間。
這樣的籬笆牆並不密實,稀疏的枝條間透射著與外界的聯繫。籬笆牆上披掛著一些藤類的植物,形成了一道綠色的屏障。晨升晚落的斜陽將其光芒穿過籬笆牆的縫隙投射在這樣的院落裡,煞是溫馨。
所謂「東」者,為東邊之意。「東籬」語詞組合在一起,便是院落籬笆牆的東牆。中國古代社會以「左」為上,左者,東也。東面是太陽升起的方向,乃是生命起始的方向,所以有著積極的生命精神與意義。
於是,我們在中國古代詩歌裡,可以見到「東籬」的語詞,卻絕無「西籬」的說法,因為「西方」是生命逝去的方向。因此,僅僅是一個「籬」字,就有著人生社會的價值與意義;僅僅是一個「東」字,便充滿了生命跳躍的。
「東籬」詞境精神。「東籬」兩個字組合在一起,其構建起來的世界將是獨特的,其表現出來的精神將是突出的,而且也是深刻的。
「東籬」語詞顯現於陶淵明的詩歌裡,「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在現實社會中,我建起了我的家園,雖然身處人生社會裡,卻沒有嘈雜的喧囂。問我是如何做到的?答案很簡單:追求自然。我在東籬牆邊採菊,感悟到了自然的存在。黃昏時分多麼美好啊!飛鳥結伴歸巢。自然裡、生活中有著很樸素又很深刻的道理。我已經忘情於此了。
結語:
陶淵明的《飲酒》「結廬在人境」小詩,向我們展示了上述美好的生活圖景和詩人細微的心理波動。其「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詩句構成了「東籬」詞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