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寫篇公眾號,是因為我發現關注我的用戶有很多都是95後,00後。還有一大部分人是想和95後00後交朋友的。
有了這篇文章你們和95後00後談戀愛問題不大了,包括做朋友也可以如魚得水了。
有的人說,為什麼要和年輕人做朋友,我就呵呵了,不都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嗎?你要知道後浪是怎麼樣的,你才不會被淘汰啊。
為了能讓大家深入的了解,我特地找了幾個比較有特點的95後做了採訪,和大家聊一聊他們認為的愛情價值觀
曉芸1996年 女 戀愛沒有定義 舒服的戀愛才是適合自己的
曉芸和男友的模式是跨國戀,但是他們卻很開心。
男朋友在歐洲讀博士,女生在沿海城市的公司工作,基本上都是半年見一次,見的這一次,會在一起生活一陣子。
很多人說會,你覺得很不錯,但是這樣不是長久之計,要麼你去國外陪他,要麼男孩兒回國找工作,你們這樣下去是不可能結婚的。
女孩兒說,她並不是這麼認為的,她說他們因為分開,所以在一起的時候,陪伴都是高質量的,正是因為知道在一起的時間短暫,沒在一起的時候,就會開始規劃,在一起後是去迪士尼還是去老北京的胡同裡喝杯咖啡。
平時不在一起的時候,也會一起同步生活
愛情對於我來說,並不是死去活來的,而是我能先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我要的感情不是來填補生活的,而是真正找那個屬於你靈魂相伴的人。 我用加分的心態看待愛情。我已經開始期待下一個夏天我們的生活了。
志超1999年男 好的愛情是共同成長
我和女朋友相識是在他們學校,雖然我們不在一個學校,但是卻經常去彼此的學校一起聽課,一起吃飯。
我是一個很普通的男孩子,在遇到女朋友之前,我是不太注重生活細節的男生。我熱愛心理學,覺得內在無比重要,經常就呆呆的一個人看書。甚至覺得生活有點無聊,覺得人生太長
而我的女朋友卻截然不同,她喜歡一片雲,都可以靜靜的欣賞很久,看到食堂有了自己喜歡吃的美食,也會多打一些,都能讓自己開心一中午。
而我就在她的帶動下漸漸的開始熱愛生活。
也會努力尋找一些生活的快樂,關注每一個小細節,讓生活變得有儀式感。
而她也經常問我心裡學的東西,就這樣我們每天在一起很簡單,但也很快樂。
男生說,我知道校園戀愛未來是有可能分開的。
有位心裡學家說過一句這樣的話 對人類的福祉來說,在每一個生命階段適時投入,至關重要。她進入我的生活,我們都很年輕,當然可能分開,但她改變了我和生活的關係,這一點我會一生感激。
問了很多人,故事不可能一次講完,但是和95後溝通的過程當中我發現,這一帶的人,遠比我們更清楚自己需要什麼,他們獨立而理性,對自己的生活和命運有著一種主宰的自信。
他們是更有力量的一代,他們從出生就比我們擁有更多物質及精神資源,他們更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也更勇敢的說出自己想要什麼。
可以說他們是更懂得愛自己的一代人,也因為愛自己,我也相信他們會成為更有能力愛他人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