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國好聲音》第五期收視率出爐,雖然比起第四期有所下降,但依然高達百分之2.427,排名第一。這樣的成績足以說明今年《中國好聲音》很受觀眾歡迎。口碑方面,第五期因為穆蘇的淘汰引來一些質疑,但是口碑並沒有受到影響。豆瓣評分依然有6.4分。收視率和口碑都在說明這季《中國好聲音》盲選階段非常成功。
說實話,從第三期開始那種特別想看《中國好聲音》的感受再次出現,讓我自己都感覺驚訝。這麼多年除了《中國好聲音》前三季以及《我是歌手》已經沒有什麼綜藝能讓我有這種感受了。真的很難想像這已經是一檔九年的音樂綜藝。出於喜愛,對《2020中國好聲音》盲選階段進行了總結,發現今年的《中國好聲音》解決了節目長期以來的兩大痛點。
01優秀學員去哪找
《中國好聲音》之所以一屆不如一屆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優秀的學員越來越少。並不是音樂人才少了,而是給這些人的選擇多了。現在的網絡綜藝遍地開花。選團綜藝,選秀綜藝中都有很多優秀的音樂人才。不但有實力還很年輕化。比如:《明日之子》前三季就有很多有實力的選手,毛不易就是第一季的冠軍。因此優秀學員並不少,《中國好聲音》要做的是讓他們選擇自己。可是與網絡綜藝比較,《中國好聲音》的造星能力要弱些,因此在搶奪優秀音樂人才方面並不佔優。
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做出取捨。要知道《中國好歌曲》與《中國好聲音》是同一個公司製作。在《中國好歌曲》長期停播的情況下,把那些優秀的原創學員請到《中國好聲音》舞臺上來就能很好的解決學員的問題。於是今年觀眾看到了原創賽道,聽到了很多優秀的原創歌曲。
02是突出真人秀還是突出比賽
隨著《中國好聲音》不斷更新,越到後期導師的重要性越是突出,盲選階段也在一點點變味。去年的盲選就如果是一場鬧劇。多了「閉麥」健後,只看到了導師為搶學員不守規則,學員沒有記憶點,反而是導師的真人秀搶風頭。之所以這樣是節目定位的問題。去年強調真人秀,所以剪輯方面也多表現導師。而今年強調比賽。所以今年的賽制非常殘酷,剪輯也多表現學員之間的battle戰,導師方面明顯變少,取而代之的是導師非常專業的點評。雖然鏡頭少了,但是更能體現導師的專業性。同時因為重點放在了學員比賽上,因此整個節目的節奏非常緊湊,通過精彩刺激懸念迭起的比賽讓觀眾有一種參與感,比賽結束還是依依不捨。
今年的賽制也在證明比起導師的真人秀觀眾更愛看學員之間的battle。可以說今年《中國好聲音》對自己的定位非常準確。
《2020中國好聲音》通過取捨獲得更多優秀學員,通過準確的定位制定合理的賽制和剪輯,非常好的解決了兩大痛點(優秀學員少,看點集中在導師身上)後,迎來了一場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