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網訊 (通訊員 袁長明 記者 吳忠祥)「你看,這就是我們公司研發的液壓卡瓦新產品。最近,這個產品獲得了6項專利。今年初,由揚州市、邗江區工信部門推薦,這個產品申報認定江蘇省首臺套重大裝備,目前公司正在做迎接第三方鑑定機構江蘇省機械行業協會專家綜合評審工作。」昨天,在江蘇誠創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董事長唐東嶽指著眼前的一個「大塊頭」對記者說。
卡瓦究竟是什麼呢?「卡瓦就是油田在鑽井過程中起下鑽時用於卡住和懸持鑽臺塔架上超長鑽柱的工具。」唐東嶽介紹,過去石油鑽井隊的卡瓦安裝和拆卸都由人工操作,由於鑽臺上常有泥漿噴淋人身,鑽臺面泥濘打滑,加之卡瓦重達3噸多,工人操作時具有極大危險性。此外,由於手工操作效率低,延長了鑽井周期,使鑽井成本大幅增加。當時,國內還沒有更好的辦法改變人工操作局面,畢業於西南石油大學的唐東嶽決定率先「破局」。
憑藉多年來的校企合作優勢,江蘇誠創與揚州大學、西南石油大學等多所機械製造和石油專業院所開展合作,2004年,由江蘇誠創研製的WQ型氣動管柱卡瓦「面世」,並獲得國際專利與名牌博覽會金獎、首個氣動卡瓦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這款氣動卡瓦由空壓機提供的壓縮空氣作為動力源,取代了原先人工搬動的傳統作業模式,提高了生產效率。」唐東嶽說,市場訂單紛至沓來。
然而,唐東嶽發現,當鑽井架懸掛的鑽柱偏離井口中心,就會限制氣動卡瓦的應用。「去年8月份,我們聯手院校,克服產品承重重量大、露天作業零下幾十度惡劣天氣、產品形狀複雜難以加工等諸多困難,生產出全國首臺液壓卡瓦。」唐東嶽介紹,這款液壓卡瓦由液壓站提供液壓動力源,以最大近8噸的徑向推力,把偏離井口中心位置的懸掛鑽柱居中。「這款液壓卡瓦克服了氣動卡瓦的產品缺陷,僅此就申請了6項專利。」唐東嶽表示,目前公司擁有近60項發明及實用新型專利,已有10個以上省級高新技術產品,鑽臺面機械手、高可靠性快速安裝分體式鑽具動力卡瓦兩個產品獲得揚州市科技進步獎。
創新永無止境。目前江蘇誠創對於鑽井管柱作業關聯的液壓吊卡、二層臺機械手、鑽臺面機械手、液壓卡瓦等已全部自主研製生產,並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採用可編程序控制器,大大提高了井口裝備智能化水平。「今年開票銷售將實現翻番。我們的目標是做井口自動化集成裝備自主研發生產供應商。」唐東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