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暑退茅齋靜。初秋的周末早晨,陽光格外恬靜。我披了一件薄外套,和朋友相約到海邊走走。
「姐姐早晨(早安),買支旗啊!」我低頭一看,一個扎著小辮子的小女孩踮著腳尖,把頭一歪,用期待的眼神看著我,雙肩上還背著一個小企鵝書包。
我蹲下身,掏出了錢包。小女孩雙手捧著錢袋,伸直手臂向我遞上。脹鼓鼓的錢袋和女孩的小手形成強烈對比。我把錢幣投進錢袋,小女孩撕下一張貼紙,貼在我身上,緊接著又用力拍了幾下,確保貼紙不會輕易掉下。
我說了一聲「謝謝」,她剛張嘴要笑,突然想起自己缺了兩顆門牙,趕緊捂住小嘴,吐了吐舌頭,連走帶跑追向下一個目標。小女孩身旁的男士拍了拍她的小腦袋,笑著對我點點頭。
對香港人而言,這一幕一點都不陌生。每逢周三或周六,大街小巷都會見到有大人帶著小孩或身穿校服的學生在「賣旗」。或許太習以為常了,我到最近才意識到,這種名為「賣旗」的慈善募捐活動竟是香港獨有的本土文化。「二戰」時大量難民湧入香港,香港保良局收容人數大增,向華民政務司反映希望增加撥款。對方建議賣花籌款,將籌到的款項收容難民。初期賣花籌款賣的是婦孺製作的紙花,後來改為由工廠製作。但由於成本昂貴,保良局在50年代把「賣花」改為「賣旗」。志願者在街上提著鐵錢箱,收到市民捐款後,便會向捐款人回贈一面紅色小旗,作為已捐款的標誌。
隨著時代變遷,紅色小旗變成「羽毛」,慈善機構在羽毛上附上大頭針,方便捐款者扣在衣服上。再後來,加入「賣旗」的慈善機構越來越多,「羽毛」變成印有慈善團體標誌的愛心貼紙,鐵錢箱也演變成方便攜帶的錢袋。時至今日,慈善機構只要向香港社會福利署提交申請並獲批,就可以在指定日期和地區「賣旗」。
我從小就有「買旗」習慣。
媽媽說,那張小小的貼紙是一個「愛心徽章」,可以幫助有需要的人。於是每逢周六,我都會嚷著要媽媽陪我「買旗」。把錢幣投入慈善錢袋那刻,我會感到很神聖、很自豪,自覺做了一件很有意義很偉大的事。那些志願者姐姐把小貼紙貼在我的衣服上,我就會昂首挺胸,回家後還久久不願意把貼紙撕下。後來爸爸給我買了一本貼紙本,我把每周「買旗」的貼紙都貼在上面,整整貼滿了好幾本。
記得我第一次「賣旗」,穿著校服,一開始和同學一直湊在一起,不敢單獨走向陌生人,深怕會被拒絕。一位中年阿姨看出我們的膽怯,主動走到我們跟前,向幾個同學的籌款錢袋裡各投了一個硬幣,鼓勵我們分散到不同街口籌款。
後來我們開始分頭行動。有些市民會很熱情地走上來打招呼,有些家長會把錢幣交給孩子投入錢袋。儘管偶爾也會遇到一些態度不佳的路人,甚至一看到我拿著錢袋就低頭繞開,但大多數人都會放緩腳步,主動掏出錢幣。
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位男士被我截停後,男士摸了摸口袋,尷尬地發現自己沒帶錢包。我說,有心做善事沒關係的,說罷照樣在他衣服上貼上貼紙。未幾,男士喘著氣折返,「太好了,你還在這兒!我回家拿錢包了。」然後把錢幣塞進我的賣旗錢袋裡。
還有一次,我和幾個同學分別在一個十字路口的不同街角「賣旗」。遠遠看到一位老師向我們走來,我們如覓到獵物般一窩蜂湧上前,爭先想要老師把錢幣投進自己的籌款錢袋裡。「別急別急,一個一個來!」老師一邊說,一邊把錢幣逐一投進我們的籌款錢袋裡。不到一分鐘,老師的黑色T恤就布滿了「波點」圖形,那是我們貼上的愛心貼紙。很多年後,老師告訴我們,其實那天他知道我們在「賣旗」,特意假裝路過來為我們打氣的。
香港有一句俗語,叫「多多益善,少少無拘」,意思是捐款越多越好,但少少的也無妨。香港「賣旗」並沒有特定金額,大部分人都會捐出一兩元硬幣,有些會捐出10元20元,或者一百港元紙幣。賣旗專用的錢袋開口處設計很窄,只夠投進一個硬幣或一張紙幣,而且徒手不能把錢取出。
香港特區政府有關部門對慈善籌款的監管非常嚴格。慈善組織一般由民間主導,但管理架構要由公眾代表、行政管理人員和政府代表聯合組成。行政管理人員負責慈善團體的運作管理,並要向由公眾人士組成的管理決策機構報告工作情況;政府代表則需要解釋相關政策並提供資助。
為了確保透明度,賣旗日籌得的善款,要由第三方人士見證點算,再按照活動指引公布款項及用途。「賣旗」成本開支不得超過籌集到款項的一成,主辦團體必須就籌款及支出制定結算表,由執業會計師核證,並將核證副本呈交社會福利署。福利署通常會在每年上半年公布下一年度的售旗日數及申請細則等。
以前香港的「賣旗」活動只限於星期六上午進行,每個團體只能在香港島、九龍或新界進行,但隨著慈善團體機構增多,香港政府將「賣旗日」增添為星期三和星期六,較大規模的慈善機構更可以在全香港進行「賣旗」籌款。
微風拂過,搖曳著樹梢,帶起簌簌輕響,樹葉緩緩落下。又一個「賣旗日」,街上的路人衣服上都貼了愛心小貼紙。空氣中傳來陣陣花香,蟋蟀在鳴叫,似乎在訴說一個美麗的故事。我輕輕踩在鋪滿金黃葉子的小徑上,發出吱吱響聲,這是秋天的交響樂。
這是一個收穫的季節,這是香港街頭一道美麗的風景。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黃芷淵
(作者系鳳凰衛視高級記者)
微信編輯:納米
上海遊客在香港:在蒙面黑衣人經過的街頭,仍有人演奏《我的中國心》
擔心出現嚴重暴力行為,香港警方對「10·20九龍遊行」發出反對通知書
上觀直擊香港|香港立法會瞠目結舌的一幕,如果發生在美國,佩洛西會放過這些人嗎?
「嗯,這篇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