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之夏》是出版了10多年仍擁躉眾多的愛情小說,講述了經典的『灰姑娘與王子』式愛情故事,新版《泡沫之夏》融合了青春校園劇和職場劇元素,它的創作定位不僅僅是愛情偶像劇,更是女性成長勵志劇。」導演於中中如是說。
5月8日,由愛奇藝、耀客傳媒聯合出品的青春純愛劇《泡沫之夏》於愛奇藝「愛青春劇場」和浙江衛視「中國藍周播劇場」播出。該劇由同名原著作者明曉溪擔任總編劇,青年編劇李田、賈彬彬共同改編,於中中執導,張雪迎、秦俊傑、黃聖池等主演。該劇講述尹夏沫、歐辰、洛熙等幾位年輕人的戀愛和成長故事。《泡沫之夏》在愛奇藝的排播策略為:會員每周二、三、四22:00各更新2集,非會員24點更新,VIP會員搶先看6集。
小說《泡沫之夏》於2006年出版,曾在2010年被改編為同名電視劇,由大S(徐熙媛)、黃曉明、何潤東等主演;2016年同名電影登陸銀幕,由梁詠琪擔任製片人;此外還有同名漫畫、同名手遊等衍生作品。「《泡沫之夏》是出版了10多年仍擁躉眾多的愛情小說,講述了經典的『灰姑娘與王子』式愛情故事,新版《泡沫之夏》融合了青春校園劇和職場劇元素,它的創作定位不僅僅是愛情偶像劇,更是女性成長勵志劇。」導演於中中如是說。
明曉溪表示,從舊版電視劇《泡沫之夏》到此番新版翻拍,內容改編上都尊重了原著小說的內核和氣質。「《泡沫之夏》中不僅有三位主角的愛情線,也是一部尹夏沫的奮鬥史,她身上具備當下年輕人的優秀品格,懂得追求愛情,追求自己的夢想。曾經有讀者給我發私信,她覺得我故事裡的女主角無論在愛情中還是在生活中,都堅強獨立,以一棵樹的蓬勃形象存在。所以,這樣的情感價值觀是符合大眾需求的,順應了整個時代的發展趨勢。」
如何恰到好處地創新,是《泡沫之夏》改編中遇到的最大挑戰。於中中告訴《綜藝報》,新版《泡沫之夏》保留了原著的核心設定,力求尊重原著讀者的感受;同時對人設做了更加符合當下價值觀的「升級」。劇中尹夏沫的人生目標更具有現代女性精神,尹夏沫與歐辰的故事更貼合當下年輕人的生活和關注熱點。他們高中相識,大學相戀,因為一系列事件分手後,尹夏沫以練習生出道進入娛樂圈。新版中增加了歐辰的事業線,他不再是眾人仰視的「少爺」,也不再是家族企業的繼承者,而被設定為夏沫的師哥,是留學歸國的遊戲公司創客新貴。洛熙也不再是被夏沫爸媽收養的孤兒,而是寄宿在夏沫家的轉校生。同時,與2010版採取倒敘的敘述方式不同,新版《泡沫之夏》採取原著小說的正敘敘述方式,並對小說中部分小情節進行了擴展。
為了避免劇中關於「娛樂圈文化」的呈現懸浮化和套路化,劇組花了很長時間梳理夏沫成為明星的過程。於中中表示,「我和編劇反覆討論了當下娛樂圈的現狀和10年前原著創作時代的不同狀況,甄選會讓觀眾更感同身受的設定,確保劇中娛樂圈的氛圍更真實。」
新版《泡沫之夏》的演員選擇備受矚目。於中中介紹,「我們選擇演員的唯一標準就是『適合』,核心主演都是主創團隊共同決定的。張雪迎不僅是形象上的契合,她演繹的尹夏沫讓我很感動,是更現代、更具獨特愛情觀的女性角色;秦俊傑把歐辰很多複雜細微的情緒都抓得很準;黃聖池為了貼合洛熙這個角色成功瘦身。我相信年輕演員們的付出和努力,會被大家看見。」
在新版《泡沫之夏》的拍攝中。於中中嘗試了新的鏡頭表達語言,他將故事「前史」進行了影像化設計,借鑑電影的表現手法令男主角的回憶更有戲劇感染力,讓觀眾更有代入感;他還運用一鏡到底的長鏡頭,將時空串聯。「當代年輕觀眾是看美劇、韓劇、日劇長大的,對於影視作品的品質十分挑剔。國產偶像劇應該有更高的製作水準,而不應僅僅追求服飾造型審美的提高。」
新版《泡沫之夏》由明曉溪擔任總編劇,她撰寫的《旋風少女》(《旋風百草》)、《烈火如歌》《會有天使替我愛你》《明若曉溪》等小說均被改編成影視作品,且獲得良好反響。眾多讀者留言,閱讀明曉溪的小說很有漫畫鏡頭感。明曉溪介紹,自己在構思小說時腦海中會出現類似影視劇的一幀幀畫面組合,「故事中的人物各自成長,又互相接觸,他們有交流、有生活、有情緒,我會捕捉這些畫面、細節,令人物活起來。」
明曉溪笑言,此次擔任《泡沫之夏》總編劇耗費了不少心力,一整年的各個節日,包括跨年都在「小黑屋」中度過,「從最初的精神抖擻,到後來甚至覺得吃飯都是個體力活兒。」明曉溪感慨,「在2010版拍攝時,國內青春劇處於起步階段,市場上比較受歡迎的是日劇、韓劇作品。近年來,我聽到身邊的朋友開始討論起國產青春劇,直到參與新版《泡沫之夏》,我親眼看到國內青春劇製作日趨成熟。我相信,我們的青春劇會越來越好看。」
於中中曾執導《親愛的,公主病》《狐狸的夏天》《端腦》等人氣青春網劇。「必須要給觀眾一些不一樣的體驗。」這是於中中創作的座右銘。「我沒有導演『爆款青春劇』的制勝法寶,只會滿懷創作熱情迎接挑戰,每個作品都是一次自我突破。比如《親愛的,公主病》和《狐狸的夏天》的挑戰是: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很多人說我是『反套路導演』,其實不論是『公主病』還是『狐狸小姐』,我依然遵守著傳統偶像愛情劇的核心套路:先從人設出發。成功的影視作品前提一定是成功的人物塑造,首先要讓觀眾喜歡人物。再比如《端腦》帶來的不僅僅是漫畫改編的挑戰,更是國產科幻劇的挑戰,它的題材是懸疑推理。」這次的《泡沫之夏》對於中中而言又是全新挑戰——經典IP再創作。「我希望未來還可以挑戰職場、古裝、現實生活等題材。」
於中中認為,小而美的創新作品會是青春劇未來的發展趨勢。現在的創作環境給予了影視劇創作者更多機遇和無限可能。同時,觀眾的觀看方式發生改變,審美品位不斷升級,這對整個影視產業都提出更嚴格的要求。於中中表示,很多當代年輕人被稱為「金魚系」,記憶仿佛只有7秒,作品如果7秒抓不住他們的眼球,可能就被殘酷拋棄了。同時,國產大劇、美劇、韓劇、日劇等為年輕人提供了太多選擇,製作「爆款」作品的難度在不斷提升。「青春片作為永恆的市場主題,不僅需要提高劇本質量、提高製作品質,更需要精準的受眾定位和大膽的風格創新;青春類影視作品可以嘗試融合更多類型片基因,不僅僅有青春甜寵、青春懷舊,也可以有青春懸疑、青春科幻、青春治癒等。」
改革春風吹大地,朝鮮人民喜歡什麼電視劇?
詳解戶外真人秀、棚內綜藝剪輯|硬幹貨
孟京輝工作室旗下最年輕、一個不走尋常路的劇團,了解一下
如需轉載請在文章開頭註明來源,並附上原文連結。更多資訊請登錄手機版「綜藝+」m.zongyij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