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看點,有溫度 | 請戳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我們~
來源∣吐槽電影院
(ID:tcdy007)
什麼樣的作品稱得上「完美終章」?
《馴龍高手3》給出了一個示範。
影片在北美上映後,爛番茄新鮮度開局為100%,目前仍維持92%的新鮮度,口碑驚人。
票房上,它以3天入帳5552萬美元的成績拿下系列最佳開局,並成功打破今年北美院線首周末票房的紀錄。
叫好又叫座的表現,令無數內地影迷對《馴龍高手3》期待值爆表。
昨天影片終於在內地上映,果然,同樣票房口碑雙豐收——
豆瓣評分7.8,淘票票9.0分,貓眼高達9.2分。
無論評分人次還是分數,都是同期電影中最高的一部。
網友們的評論也寫得格外走心。
許多文字都讓我想起看電影時的心情,笑中帶淚,不舍離別。
有粉絲直截了當的誇讚:
有人猛吃一把「龍糧」,走進了愛情的檸檬山:
沒牙仔都從小可愛長大成龍談戀愛了,你還沒對象…
我真的酸了…
很多人猝不及防地暴哭(包括院長~):
淚水中,大家有許多不舍,但更多的是祝福。
就像電影裡那個略傷感卻充滿美好希望的結尾,它不僅讓小嗝嗝進一步成長,也教導觀眾勇敢打破對未知的恐懼。
作為看著《馴龍高手》系列「長大」的人,院長對所有喜悅感傷都感同身受。
十年前,系列第一部首次登陸國內院線,就驚豔了萬千觀眾。
豆瓣評分高達8.7,位居豆瓣電影Top250之列。
那張男孩與龍凝視彼此、小心觸碰的劇照,也成為無數粉絲常年不變的桌面壁紙。
對許多觀眾來說,影片代表著愛與勇氣。
而在院長看來,《馴龍高手》能成為絕無僅有的動畫系列,還在於它塑造了一個危機四伏卻有趣溫暖的世界,擁有著發人深省的世界觀。
在別的動畫作品裡,英雄和反派通常涇渭分明,一眼就能分辨正義與邪惡。
人類往往代表耿直正義,所以才會誕生「勇者」;而龍則象徵毀滅與災難,經常被定義為「惡龍」,會遭到驅逐。
而在《馴龍高手》的世界裡,龍乍看上去暴躁兇猛,其實秉性純良忠誠;反倒是人類,有不屈不撓、驍勇善戰的一面,也有性情偏激、難以溝通的一面。
維京人世代與龍為敵,以追捕飛龍為榮。
沒人知道為什麼,沒人願意探尋龍究竟是好是壞,只知道照著「傳統」去做。
正是在這種尖銳的對立中,奇蹟發生了。
傳說中的loser小嗝嗝,遇到了一頭受傷的飛龍。
他不惜破壞部落多年的屠龍傳統,選擇幫助它,甚至漸漸馴服了它。
一人一龍建立起跨越種族的情誼。
小嗝嗝還給龍起了個可愛的名字,「沒牙仔」。
與此同時,他也意識到世間的飛龍並非皆是邪惡,人類與龍族並無必要鬥個你死我活。
是否可以創造一個人與龍和諧共存、彼此理解的世界?
人與龍的關係,又該是怎樣呢?
這個問題貫穿《馴龍高手》系列始末,也為觀眾留下很多值得思考和回味的地方。
如果說前兩部中,小嗝嗝與沒牙仔是從「馴服」到「戰友」的關係,那麼《馴龍高手3》的故事,則讓我完全忘記「馴」這個字眼。
影片滿溢的是陪伴的溫情,是成長的勇氣。
當年懦弱的小嗝嗝已經獨當一面,成了聚落的酋長。
他率族人治理歷代祖先的故鄉「伯克島」,過著遠離世俗紛擾的生活。
而且,不只小嗝嗝一個人在成長,沒牙仔的成長也十分顯著。
它不再是一個被視為寵物的存在,而是一位值得信任、值得依賴的獨立個體。
它與小嗝嗝的友誼,是建立在雙方平等的基礎上的。
同時,族人和飛龍也化敵為友,和諧共處。
他們會前往世界各地,解救那些被人類捕獲的飛龍。
影片呈現人與龍之間平等友愛的氛圍,讓龍從撒嬌賣萌或者神秘兇狠的標籤變成活生生的「人」,實屬難能可貴。
伯克島成了飛龍居住的烏託邦,然而隱藏的威脅卻無處不在——
一方面,島嶼外的人類依然對龍族充滿敵意和恐懼;另一方面,伯克島目標太大,島上龍實在太多,早就被屠龍騎士們盯上了。
屠龍騎士中不乏冷酷專業、不擇手段的傢伙,很可能會帶來巨大威脅。
如今島內島外都不安全了,若想保住成千上萬條龍,只能去尋找一個「地圖不曾標記」的避難所——
隱密之境。
這個地方只存在於神話傳說中,據說在世界盡頭之外,也是龍族起源之地。
只要找到隱密之境,伯克島上的龍就能得到妥善安置。
忍不住插一句:
電影院裡隱密之境一出現,全場觀眾爆發驚嘆聲。畫面美哭了!
畫面逼真且動感十足,有條件的話儘量選IMAX觀看。
不過,隱密之境雖美,也意味著,回歸的飛龍不會再返回人類世界。
相伴多年的小嗝嗝與沒牙仔,終於也要互道離別了嗎?
故事設定至此,世界觀再次閃光——
可以說,整個系列最打動我的地方,在於接納,在於探討一個「粉碎偏見、撕掉標籤」的主題。
而《馴龍高手3》將主題再度升華。
影片中,所有飛龍誕生於「隱密之境」,從源頭來講,它們並不屬於我們的世界,是遠道而來的「客人」。
它們其實個性十足,掌握非常複雜的語言,也擁有喜怒哀樂各種情緒……
伯克島的人們了解龍之後,知道它們並不可怕,可以和平共處。
而對島外的人類來說,這些秉性卻無關緊要;很多人拒絕和這種神秘生物進行溝通,只簡單粗暴地把它們歸為「異類」,歸為「侵犯者」。
如此看來,電影裡人類對待龍族的方式,不正是一種縮影嗎?
膚色歧視、地域歧視、性別歧視,還有因貧富差距、生活習慣不同、職業不同等催生的種種偏見。
而這一切歧視和偏見背後,其實都藏著傲慢。
不願意「屈尊」接觸,也不願意花時間了解,乾脆輕易給別人貼上標籤,打到對立面。
不覺得有任何不妥,因為「異類」本身就是罪。
這些偏見不僅會讓衝突升級,更可怕的,它會傳承下去。
電影中,人類視龍族為死敵,認為它們是邪惡的、毀滅性的。「惡龍必除」的觀念就這樣經祖祖輩輩傳下來,在人心裡扎了根。
幸好,幸好有小嗝嗝出現,打破人與龍之間的僵持。
可為什麼是小嗝嗝?
原因並不複雜——
因為,小嗝嗝自己也是族人眼中的「異類」。
他是維京族最勇猛的族長的兒子,卻身體瘦弱,行動遲緩。
眾人都認為他是廢物,沒有價值,甚至連他本人也如此認定。
因為切身體會過不被眾人接納、也無法自我認同的痛苦,善良的小嗝嗝才會嘗試接納被世人當成「惡龍」又受了傷的沒牙仔。
他們同樣弱小、無助,在這個充斥著飛龍和暴躁勇者的世界裡,獨木難支。
能夠成為夥伴,或許是在對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另一方面,向來崇尚武力和體能的族人,見證小嗝嗝馴龍的才華,與他運籌帷幄的能力後,也表現出心悅誠服的接納。
即使後來小嗝嗝依然不夠強壯,甚至還在大戰中失去一條腿,族人也不再拿身體缺陷取笑他了。
伯克島的族人其實也在成長,學習與自己不相似的人平等交流。
十年時光,從忐忑試探到彼此凝望
在多數情況下,溝通與接納並非輕而易舉,甚至要付出極大代價——
小嗝嗝要和沒牙仔成為夥伴,便意味著他很可能和族人、甚至和全人類為敵;
伯克島收容全世界的飛龍,就有可能被世人當成「惡魔的巢穴」,族人會被當成邪魔歪道。
……
但好在,電影始終懷揣一份善意。
它讓每個願意放下自傲、理解他人的角色,最終都實現自我價值,同時也告訴觀眾:
遵循內心正直的聲音,去傾聽世界上形形色色個體的心聲吧。
他們並不可怕,說不定,可愛得要命。
《馴龍高手》小說的結局,是所有龍回歸隱密之境,徹底從世界上消失。
但改編成電影後,主創們溫柔地呈現給觀眾一個童話感的留白。
院長不劇透,只能告訴你:
一想起來,我這個老淚啊就忍不住了
《馴龍高手3》延續以往風格,有許多輕鬆幽默的情節和腦洞大開的場面,但我最喜歡也是印象最深的,總是人與龍之間相處的細節。
小嗝嗝教沒牙仔撩妹的蠢萌橋段,小嗝嗝與沒牙仔並肩作戰的勇猛姿態,還有,小嗝嗝與沒牙仔最後的擁抱……
還記得他們最初相遇時,小嗝嗝試圖觸碰沒牙仔,卻連對視的勇氣都沒有。
如今,他們都成長了,學會了接納,同時也明白了:
我們的手,除了用來工作、戰鬥,還有一項最偉大的功能——擁抱,不是嗎?
快去擁抱你愛的人,你感受到的,便是這部《馴龍高手3》的溫度。
原標題:等了10年,完美結局看得我暴哭
~都看到這了,還不給一個「好看」麼~
—推薦閱讀—
父母是我們和死神之間的一堵牆,你懂了,你也就老了
董卿談產子:對孩子負責任的最好方式,就是先成為最好的自己
陳坤寫給17歲兒子的一封信:很短,卻說透了成年人的一生
微信改版之後,用iPhone小夥伴可能找不到影視獨家了,在此告知小夥伴們置頂的方法。點擊上方 「影視獨家 」 → 點擊右上角「...」 → 點選「設為星標 ★ 」,每天22:00等你啦!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涉及版權請告知刪除,本文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影視獨家立場。
「 影視獨家 」專注於影劇與新媒體的行業觀察 ,與「 廣電獨家 」共同由北京中廣傳華影視文化諮詢有限公司運營,長按下方二維碼可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