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停大陸電影參加金馬獎,請不要讓電影藝術成為犧牲品!

2021-01-15 風光影視文化傳媒


我相信時隔九個月,大部分電影人還會記得這件事

2018年11月17日晚,臺北國父紀念館中剛剛憑藉紀錄片《我們的青春,在臺灣》獲得最佳紀錄片獎的導演傅榆,在發表獲獎感言時說出了這樣的話:


「青春很美好,青春卻也是最容易犯錯的時候,也是容易把錯誤的期待投射在別人的身上,也有可能發生在人對人、或是國家對國家,希望我們的國家可能被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來看待,這是我最大的願望。」


鏡頭切回現任金馬執委會主席李安的時候,他的雙手仿佛黏在了一起,表情尷尬不安。


而後發生了影帝塗們強調兩岸一家親,評委會主席鞏俐拒絕上臺頒獎,大陸藝人集體缺席慶功宴等事件。


如今據中國電影報,國家電影局消息,暫停大陸影片和人員參加2019年第56屆臺北金馬影展。香港一眾影視公司也被爆出拒絕參加臺灣金馬獎,《使徒行者2》《繼園臺七號》、《掃毒2》等優秀影片無緣金馬獎。這其中有什麼原委我們不敢妄論,但可以看到的是——電影藝術已經成了犧牲品!


有些人會覺得,即使大陸與香港電影不參加金馬獎,依然還有金像獎,金雞獎、百花獎、華表獎等等電影盛會,為何要在乎金馬獎一家?


回顧金馬獎的歷史,尤其是2000之後,金馬獎逐漸成為了華語電影最具權威的獎項,成為這樣的獎項這要克服觀眾粉絲的輿論幹擾,需要拒絕審查的內容幹擾,需要排除商業資本的市場幹擾,需要克制本土保護的情緒幹擾。而以上這些要求,其他電影獎都無法做到。


著名的百花獎,作為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聯聯合主辦,由周恩來總理髮起的電影大獎。百花獎代表觀眾對電影的看法和評價,並由觀眾投票產生獎項,因此又被稱為「觀眾獎」。

百花獎的投票的過程為「初選電影—觀眾投票—現場投票」,名副其實的觀眾獎。由觀眾投票就自然不可避免粉絲經濟,所以我們近年來在百花獎的獲獎名單中看到了李易峰、angelababy、黃曉明等演員,也看到了《捉妖記》、《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戰狼》等電影,這其中想必無需多言。


中國電影金雞獎一直成為中國大陸電影最權威的獎項。評獎風格和評獎宗旨為:


學術、爭鳴、民主

六親不認,只認作品

八面來風,自己掌舵

不抱成見,從善如流

充分協商,顧全大局


2005年起,金雞獎將申報範圍擴大到港澳臺地區 。2011年,金雞獎全新開放政策,凡是在大陸取得龍標(上映許可證)的華語電影都可以參加金雞獎評選,不再具有地域保護。


可是金雞獎的評選越發離譜,比如第2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頒出獎項,當年口碑爆棚的《唐山大地震》《鋼的琴》通通讓位,反而《飛天》《歲歲清明》《愛在廊橋》等主旋律影片分享大獎。影帝影后也出人意料,給了娜仁花和孫淳,而不是呂麗萍徐帆秦海璐王千源朱旭郭富城。


《鋼的琴》當年獲得了好多獎項的肯定,不過那年也是華語電影大年,優秀影片爆發。臺灣金馬獎選出了自己的《賽德克·巴萊》,香港電影金像獎選出了自己的《桃姐》,而後金雞獎的提名與評選仍舊讓人唏噓。


中國電影華表獎其前身是中國文化部優秀影片獎,始評於1957年,每年評選一次。中斷了22年後,從1979年繼續進行評獎活動,一年一屆。2005年,後經文化部正式改革後,2005年後正式改為兩年一屆。

2005年後的華表獎的參評資格具體提出三條標準:

1、影片的總成本與市場的總收入持平。(含電影後產品)持平,即投入與產出比為1:1。

2、票房總收入達到500萬元。

3、電影頻道或其他電視頻道的觀眾收視人次達2200萬。(國內外)達到300萬元人民幣,並且在電視臺的電影頻道或其他電視頻道的觀眾收視人數達2200萬。(標準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變化)


金雞獎標榜專業性,是專家獎。

百花獎來自民意投票,是觀眾獎。

而華表獎政治色彩更濃,是政府獎。

這三個獎是經中共中央批准的三項常設全國性文藝大獎。分別代表我國最高藝術水準、最高觀眾認可、最高政府鼓勵的三大電影獎項。


香港電影金像獎則見證了香港電影的波瀾,香港電影金像獎的入圍電影必須是香港電影,只有滿足

導演須是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的香港居民,出品公司須有一間為香港合法註冊公司這兩個條件的電影才可以入選。

近年來港片市場並不景氣,香港金像獎的質量自然有目共睹,期望今年的《掃毒2》和《使徒行者》能夠讓港片回春吧。


說回金馬獎

創辦於1962年。當年主要是為了促進臺灣地區電影製作事業和表揚對華語電影文化有傑出貢獻的電影人。長期以來,因為海峽兩岸立場不同,使得金馬獎在2000年之前,多偏重於臺灣電影及香港電影的鼓勵。但是臺灣電影工業的衰弱,香港電影工作人員大量的流失,使得本獎項逐漸開放中國大陸電影進入,並參加競賽項目。當時的金馬獎主席焦雄屏為打破壁壘,為了兩岸三地電影人共同的發展,做了很多貢獻,居功至偉。


焦雄屏做了金馬主席之後,逐漸開放大陸電影進入金馬獎的評選。這樣使得金馬獎的範圍一下子擴大到了整個華語圈。在華語電影獎項中,也只有金馬獎最能海納百川,完成了從臺灣本土電影到香港,再到大陸電影,直到將馬來西亞、新加坡電影也涵蓋進來的「華人電影節」的概念塑形。而且金馬獎能在一片商業洪流中,為獨立製作和獨立電影人提供一個展示的機會,這一點即使放在今日也是難能可貴的。



坦白的說,我們內地電影的發展速度太快了,這導致了金馬獎上出現了保護本地電影的呼聲,但這更令人感激焦雄屏等臺灣前輩影人的胸懷。希望金馬獎能夠繼續開放包容,尊重專業,它能獲得的將遠遠比「臺灣電影」多得多。


而如今的金雞百花獎,上海、長春等各大電影展都無法與發展迅速的內地電影相匹配,金馬獎也因種種原因被限制參加,內地就沒有希望打造一個更權威的華語電影獎項嗎?有的,現在最有希望的就是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


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由西寧市人民政府、中國電影評論學會主辦。致力於推廣青年電影人首作或早期作品,鼓勵評獎為主,是具有國際性質的電影賽事。我們熟悉的《一個勺子》、《心迷宮》、《暴裂無聲》、《中邪》等電影,都是從FIRST青年電影展走出來的優秀影片,並且在華語電影市場大放異彩。

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第九屆開幕電影《一個勺子》


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有著亞洲一流電影人評審團, 2012年以來歷屆電影節主席有:徐楓、許鞍華、謝飛、姜文、王家衛。歷屆大使有:徐崢、秦海璐、鄧超、黃渤、陳坤。十多年來,已有數百位電影新銳力量在FIRST影展收穫了電影藝術上的尊重和肯定。這些人構成了華語電影的未來,而FIRST電影展也構成了華語電影節的未來。

西寧first第一部在大陸大面積公映的電影《四個春天》


FIRST電影展也有一定的弊端,同樣也是華語電影的一個弊端——電影與觀眾距離太遠。FIRST青年電影節尤為明顯,入圍的影片基本上觀眾很難有一個渠道來看到那些優秀的作品,幸運一點的作品可能一兩年後會院線上映,比如當年的《心迷宮》《黑處有什麼》觀眾看到的時候已經過了一年多了,若是不幸,就像電影《中邪》一樣無緣大屏幕。


在這方面其實奧斯卡做的是最好的,在頒獎季有大批入圍電影上映,獲獎電影還可以延長放映。其實華語電影也可以借鑑這種方式,不奢求延長放映時間,起碼保證獲獎影片在上映許可方面各地都不再狹隘的限制,這才是華語電影節的希望


電影的魅力在於構建現實無法抵達的烏託邦,但是當光影落幕,觀眾離座,電影人還要回到現實世界。為了在遍布衝突的世界中尋找一方屬於電影人的淨土,金馬獎的執委會和兩岸三地的電影人,小心翼翼地保護著這個平臺的純淨。



藝術就是藝術,很純粹的。希望大家可以給電影人一些尊重。」——李安

相關焦點

  • 暫停大陸電影參加臺灣金馬獎.這意謂金馬將黯然失色了嗎?
    還有人聚焦兩岸電影產業問題,臺灣的網友希望臺灣電影不要閉門造車、夜郎自大。當大家還在猜測時,中國電影局乾脆叫停了大陸電影和人員參加第56屆臺灣金馬獎。這樣的消息,必然第一時間跨越海峽,引起臺灣輿論關注。
  • 大陸影片暫停參加金馬獎,臺灣導演朱延平稱要讓電影回歸電影
    近日官方宣布,大陸影片暫停參加金馬獎,引發了網絡熱議。
  • 大陸影片暫停參加金馬獎, 臺當局公然玩「雙標」
    【文/觀察者網 趙挪亞】 《中國電影報》今早(8月7日)引述中國國家電影局的消息指出,將暫停大陸影片和人員參與2019年第56屆金馬影展。 消息一出,激起臺灣千層浪。藍綠營媒體都大力報導此事,但表態大相逕庭。 綠營媒體渲染,這是大陸方面「卡臺下重手」。
  • 大陸影片暫停參加金馬獎 臺當局公然玩「雙標」
    [文/觀察者網 趙挪亞]《中國電影報》今早(8月7日)引述中國國家電影局的消息指出,將暫停大陸影片和人員參與2019年第56屆金馬影展。  消息一出,激起臺灣千層浪。藍綠營媒體都大力報導此事,但表態大相逕庭。  綠營媒體渲染,這是大陸方面「卡臺下重手」。
  • 大陸影片暫停參加金馬獎,「電影回歸電影」說來容易做來難
    2018年,第55屆金馬獎頒獎典禮現場,臺灣導演傅榆發表獲獎感言事件,引發眾人關注,隨後各方言論紛紛擾擾。時至2019年,第56屆臺北金馬影展舉辦在即,各方消息再次引人注意,「大陸影片是否會參加金馬影展」的問題更是數次出現在網友面前,而就在今日,國家電影局發布最新消息:暫停大陸影片和人員參加2019年第56屆臺北金馬影展。
  • 大陸影片和人員暫停參加金馬獎 「臺獨」又毀了一座「橋」
    臺灣電影金馬獎創辦於1962年,是中國臺灣地區舉辦的電影獎項,與中國電影金雞獎、香港電影金像獎並稱「華語三大電影獎」第56屆金馬獎頒獎典禮將於2019年11月23日於中國臺北舉行,據國家電影局消息,暫停大陸影片和人員參加2019年第56屆臺北金馬影展。
  • 國家電影局暫停大陸影片和人員參加金馬獎 網友怒贊:讓臺獨涼涼
    你好臺灣網8月7日消息 大陸影片、人員暫停參加金馬獎。臺灣導演朱延平今稱「希望儘快讓電影回歸電影」。
  • 大陸影片和藝人暫停參加金馬獎,臺當局又「賊喊捉賊」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韓林】今年早些時候,一則「金雞百花撞金馬檔期」的新聞引起兩岸電影人的關注。7日,大陸方面正式宣布暫停大陸影片和藝人參加今年的金馬獎,眾多島內媒體與影迷的擔憂變成了現實。沒有大陸參與的金馬獎,自己還能走多遠?
  • 2018金馬獎事件到底是什麼?大陸影片為什麼暫停參加金馬獎?
    據最新消息報導,國家電影局宣布,大陸的一切影片和人員將暫停參加第56屆金馬獎。而2019年臺灣舉行的金馬獎聽說會在11月23號左右進行。而且中國電影第28屆金雞百花獎的進行時間又正好宣布會在11月19日到23日在中國廈門進行頒獎典禮。所以說2019年的金馬獎會和金雞獎會同時在一天舉辦。
  • 大陸影片和人員暫停參加金馬獎,「臺獨」又毀了一座「橋」
    第56屆金馬獎頒獎典禮將於2019年11月23日於中國臺北舉行,據國家電影局消息,暫停大陸影片和人員參加2019年第56屆臺北金馬影展。
  • 多部香港電影退出金馬獎! 大陸影片和人員暫停參加2019年第56屆臺北金馬影展
    第56屆金馬獎頒獎典禮將於2019年11月23日於中國臺北舉行,據國家電影局消息,暫停大陸影片和人員參加2019年第56屆臺北金馬影展
  • 大陸影片、人員暫停參加金馬獎,「禍根」去年就已種下?
    今天一大早,中國電影報就在其微信公眾號推送了一句話:國家電影局消息,暫停大陸影片和人員參加2019年第56屆臺北金馬影展。7月31日,文化和旅遊部在官網發布了《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關於暫停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的公告》,稱決定自2019年8月1日起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
  • 大陸影片暫停參加第56屆金馬獎,金馬獎只剩下自娛自樂的「狂歡」
    而沒有了大陸眾多優秀電影的參選,金馬獎將會成為一個自娛自樂的獎項,含金量將迅速下降,沒有了大陸影片的支持,此刻的金馬獎金馬獎只剩下自娛自樂的「狂歡」創辦於1962年的金馬獎,截至到2018年11月已經創辦了共55屆,金馬獎設立的初衷就是為了鼓勵華語電影文化,所設獎項也都是為對華語電影文化有傑出貢獻的電影人而設立,而評選的對象更是面對所有的華語電影和華語電影人。
  • 大陸影片暫停參加金馬獎,金馬影展方回應,表示遺憾
    2019-08-07 11:39:03 來源: 溫翔話娛 舉報   國家電影局通知:暫停大陸影片和人員參加
  • 大陸影片和人員暫停參加臺灣金馬獎!臺導演傅榆去年言論惹爭議
    臺灣電影金馬獎與中國電影金雞獎、香港電影金像獎並稱「華語三大電影獎」。事後,李安也對媒體表示,希望就藝術論藝術,不希望有任何的政治事件或其他的東西來幹擾,請大家給電影人一點尊重。BBC中文對傅榆專訪中稱,有人批評她打破了金馬獎長期以來不談政治的默契,可能會毀了金馬獎。
  • 大陸暫停影片和人員參加金馬獎是打壓行為?國臺辦回應
    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30日表示,民進黨當局不斷製造事端破壞兩岸關係,幹擾兩岸交流,這是大陸電影業界暫停參加2019年金馬影展的唯一和根本原因
  • 大陸暫停參加金馬獎是為什麼 去年頒獎一幕曾令眾人憤怒
    大陸影片暫停參加金馬 去年頒獎一幕曾令眾人憤怒據國家電影局消息,暫停大陸影片和人員參加2019年第56屆臺北金馬影展。第56屆中國臺灣電影金馬獎將於11月23日舉行頒獎禮。去年的第55屆金馬獎頒獎典禮,網友曬出頒獎典禮上一段視頻,內容是中國大陸演員怒懟不當立場的影人,短短幾句話,不但獲得現場支持的掌聲,更是被網友狂贊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就大陸影片暫停參加金馬獎消息作出回應:「如果屬實,當然遺憾。目前金馬獎已進入評審階段,各項金馬活動也會照常舉辦。」
  • 大陸暫停影片和人員參加金馬獎是打壓?國臺辦回應
    中新網10月30日電 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30日表示,民進黨當局不斷製造事端破壞兩岸關係,幹擾兩岸交流,這是大陸電影業界暫停參加2019年金馬影展的唯一和根本原因。資料圖:馬曉光。中新社記者 張宇 攝在當日的例行發布會上,針對有記者提問,日前島內有綠媒在炒作,今年金雞獎和金馬獎撞期,大陸暫停影片和人員赴臺參加金馬獎,是大陸的「打壓」行為,馬曉光作出上述表述。另有記者提問,據報導,演員劉若英等臺灣電影人及相關作品入圍今年電影金雞獎,這是「31條措施」發布實施之後,首次有臺灣影人和合拍作品報名及入圍金雞獎,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 大陸暫停參加金馬獎,去年一幕令人憤怒,網友紛紛力挺國家電影局
    第56屆金馬獎頒獎典禮將於2019年11月23日於中國臺北舉行,據國家電影局消息,暫停大陸影片和人員參加2019年第56屆臺北金馬影展。第56屆金馬獎將於2019年於10月1日揭曉提名名單,頒獎禮將於11月23日在臺北舉行,與同樣在11月23號頒獎的第32屆金雞獎撞期,這是金馬獎方面故意的還是要跟金雞獎隔空對壘嗎?
  • 56屆金馬獎成了笑話,大陸影片人員都不參加金馬獎
    眾所周知,金馬獎在我國電影評選中還是佔有一定分量的,也是很多藝人或者導演都會參加的一個評選。不過,最近的金馬獎卻面臨了一個尷尬的境界。雖然第56屆臺灣電影金馬獎將於11月舉行,但是由於某些原因,國家電影局於8月7日公布,暫停大陸影片和人員參加本屆金馬影展,別看這項公告看起來很有強制性,但卻在消息公布後,獲得了網友大力支持,畢竟去年金馬獎發生的事情大家也不會輕易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