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我對【三十而已】真沒什麼期待,看簡介怎麼都是又一部【我的前半生】式的偽女性勵志劇,各種哭哭啼啼的戲碼已經提前在我心中腦補好了。
誰知道看了幾集之後,真香了。
國劇之中,真是太難得找出這樣一部女主智商在線,不腦殘不聖母不傻白甜的。
其他兩個女主先不提,單說顧佳這個角色確實圈粉。
家務上是一把好手,事業上是老公左膀右臂。能屈能伸,情商智商雙高,哄得住太太團,也鬥得過綠茶婊,簡直是「家有仙妻2.0」.
連打架她都有一套,收拾霸凌兒子的那倆媽媽那段,簡直A爆。
以往國劇裡的全職太太為什麼沒法引起共鳴?因為編劇們把最滋潤的生活安排給她們的同時,也把最大的惡意給予了她們。
這些千篇一律的人間富貴花形象,以離婚前的羅子君為代表。
養尊處優,不事生產,連家也不用打理。逛街看戲做SPA聊八卦就是全部的日常,長期與社會脫節,毫無自己的人生價值,蠢到連角膜和腳模都分不清,全國觀眾都在等著看她們被老公拋棄的戲碼。
這也是世人長期以來對全職太太的偏見與刻板印象。
但顧佳的身上,處處體現著一個「難」字。
為了讓兒子進頂級幼兒園,她焦頭爛額。為了給老公找生意,她逼自己混進闊太圈。夜裡夢見獨居的老爸突發心臟病,嚇得幾乎丟了魂。
三十歲上有老下有小是一份艱難,頂流的中產階級墊著腳尖想要去實現那一步近在眼前的階級跨越,又是另一份艱難,關關都是升級打怪。
我能從顧佳身上看到自己好幾個朋友的影子:家裡好幾個保姆,每天照樣從早忙到晚,既要照顧老公孩子,還要負擔年邁的父母,只有深夜才有喘口氣的功夫。
就連劇中太太圈明裡暗裡的刀光劍影,也有現實中的影子。
顧佳想在富豪的世界通關,王太就是最好的入門卡。
王太是個典型的傻白甜,表面高傲,內裡草包,自負又自卑,窮得就剩錢。
顧佳耐著性子隨叫隨到任王太差遣,這段不平等的關係像極了當年的希爾頓和卡戴珊。
有錢人也是分鄙視鏈的,New money出身的卡戴珊家底再厚,在老牌貴族希爾頓家族面前也不值一提。
卡戴珊還是小透明那會兒,天天跟希爾頓廝混在一起,名為閨蜜,實為跟班,每天任勞任怨幫希爾頓拎包收拾房間,忍受她的呼呼喝喝,就為了打進對方的圈層。
劇中太太們拎著愛馬仕合照的場面,幾乎是當年某名媛飯局的神還原。
顧佳拎著被炒到了6w+的限量版2.55參加聚會,結果羞得拿不出手,拼命往後邊塞。
合影裡的顧佳,因為打扮「寒酸」直接被其他太太嫌棄地裁掉。
這種騷操作在現實裡亦有原型,想當年蘇芒曬參加時尚活動的合影,微博上PO圖時毫不留情就截掉了洪晃。倆人的故事要是細聊,那又是一部大戲。
顧佳後來豁出全部身家買了個特殊皮的kelly,總算能「同框」了。
這一段,編劇大概是從那本【我是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中得到的靈感:
耶魯人類學博士本是標準的「上等人」,但是帶著老公孩子搬到上東區後卻發現自己受盡歧視,為了順利融入上流圈層,她排除萬難買到了一隻愛馬仕的birkin(鉑金包)。
其實有錢女人也不是只背愛馬仕,不然LV 香奈兒都賣給誰?背什麼包,要看她走什麼路線。
「大女主」路線的女性就不會太把愛馬仕當愛馬仕,她們穿搭的首要標準是舒適得體而不是炫富,birkin自重太沉,並非最佳出街選擇。
郭晶晶夠有錢吧?整天拎個龍驤出席活動。俞渝夠有錢吧?去法院也拎個龍驤。
董明珠在女企業家之中算露臉最頻繁的,最有名的那幾個大牌包一個都沒出現過。
相傳某大咖,老四旦之一,看上個五萬的包都嫌貴,想讓品牌直接送。
不是買不起,而是沒必要。
但如果是走人間富貴花路線,就一定得上birkin或者kelly。因為她們存在的價值就是告訴外界:我,有,錢。
不求最好,但求最貴。
像王漫妮建議的那樣,普通款還不行,得拼特殊皮、限量版。
不過從技術層面講,靠買個限量版融入闊太圈只是編劇的一廂情願。
因為闊太們有一柜子的愛馬仕,赤橙黃綠青藍紫天天不重樣,你每次都拎同一隻,照樣寒酸。
尤其是限量版意味著只有幾個月的「保鮮」期,過了季還拎出來,臉上就帶著大寫的「窮」字。
而且對於闊太來說,愛馬仕只是最低標配,包包本身就是奢侈品金字塔裡的最底層,頂級富豪圈沒人拼這個。
要是拼起珠寶手錶跑車遊艇私人飛機甚至哪個無人島的歸屬權,顧佳直接就game over。
所以她即便買了包,也只是勉強擠進了個合影,依舊不會被其他闊太視為同類。
圈子不同,以顧佳的能力都很難強融,普通女孩就更別想了。
穿著體面是應該的,但真的不要指望靠省吃儉用刷爆信用卡買幾個大牌包去提升自己的level。
如果你自身沒有價值,你的包不但沒有分毫價值,連真假都會被懷疑。
而且即便進圈了又怎樣呢?被踢出來依舊是分分秒秒的事。
曾經的京城頭號名媛趙欣瑜就是最好的例子,風光時生活那是何等奢華。王菲那英全是「閨蜜」,踩在章子怡頭上對方都不敢吭一聲。
可是一朝出了權貴的大門,立馬又被打回了原型,在微博上委屈吧啦地手撕個不起眼的小角色都沒人搭理。
王漫妮想拿著自己手機裡十幾個大客戶資源威脅店長,被店長兜頭潑了一盆冷水:客戶消費衝著的是品牌不是你,離開品牌你什麼都不是。
這句話放在這群闊太身上同樣適用:她們自身的價值是很低的。
恰恰因為自身價值低,所以才拼命要在奢侈品和其他女性身上尋找存在感。
看上去,好像是顧佳一直以來卑微地討好闊太們。事實上,這群闊太才是真正低到塵埃裡的那一群。
王太因為淺薄被兒子和其他闊太們看不起:
於太連零花錢都要找老公要,被三歲的繼子打罵不敢出聲,幾萬塊的鐲子都只能去買二手。
光鮮背後,誰比誰更容易呢?
區別只是:她們可以沒有底線,但她的所有忍耐都建立在底線之上。
顧佳可以低聲下氣哄老公的合作夥伴,但是面對對方的輕薄,她毫不留情罵回去。
她可以放低尊嚴幫王太拎鞋,但是對方攻擊一句自己的兒子,她立馬懟回去。
她對幼兒園家委會的主席言聽計從,但是當對方想把有癲癇病的小朋友趕出校園時,她第一個站出來反對。
無論她對上流社會流露過多麼強烈的渴望,都不肯丟掉「體面」兩個字,這是顧佳讓人尊重的地方,也是她註定沒法融入闊太圈的理由。
愛馬仕好買,價值觀難改。
就像王太說的:我以為咱倆是同一類人,但其實不是。
潛臺詞是:你還是太要臉了,我能豁出去的,你不能。這背後藏著千言萬語不為人道的故事。
今天有多亢,曾經就有多卑。
大女主和富貴花,誰不是血路裡淌出來的?只不過各有各的路。
她們瞧不起她,她更瞧不起她們。
真正鐵了心想融入闊太圈,走富貴花這條道路的,是李可這樣的女孩,她選了條看似簡單的路,該付的代價也一點沒有少付。
而顧佳對李可的鄙夷,就是對闊太們態度的折射。
所以無論太太團裡有多大的利益誘惑,她註定還是要分道揚鑣。
因為她一早就選好了自己要走的路。